朱國棟 介評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泌尿外科,陜西西安 710061)
局限性腎腫瘤患者的外科手術,需要很好地把握患者的腫瘤學控制效果、腎臟功能的保存、圍手術期并發(fā)癥的降低這三方面因素,也就是所謂的“三連勝”。由于腎部分切除術(partial nephrectomy,PN)具有與根治性腎切除術(radical nephrectomy,RN)類似的腫瘤學控制效果,同時還可保存殘存的腎臟功能,降低患者術后慢性腎臟疾病的發(fā)生率,從而使患者心血管系統(tǒng)及總生存期方面獲益。因此,多項國際指南均推薦在術者手術技術能力可及的前提下,對局限性腎腫瘤患者優(yōu)先考慮施行PN,特別是對于cT1期的患者。但目前尚不清楚PN對于腎腫瘤患者腎功能保存獲益與其帶來的潛在手術風險相比,哪方面更加重要。本文[BHINDI B,LOHSE CM,SCHULTE PJ,et al.Predicting renal function outcomes after partial and radical nephrectomy.Eur Urol,2019,75(5):766-772]旨在研究一種術前風險預測模型,分別對接受PN或RN的腎腫瘤患者,術后30 d以及長期以后,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估計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進行預測。
點評:本文作者開發(fā)了一套用于預測接受RN或PN的腎腫瘤患者術后長期腎功能水平以及術后早期腎功能衰竭風險的模型。作者對超過3 000例腎腫瘤患者,術后30 000個以上的eGFR數(shù)值進行分析,不僅限于對患者術后早期(術后30 d內(nèi))發(fā)生腎功能衰竭的風險進行預測,而且對術后長期(術后30 d以后)的腎功能也可進行預測。這一風險預測模型有助于腎腫瘤患者在接受RN或PN術前了解術后腎功能恢復情況,并有助于臨床醫(yī)師優(yōu)化治療決策方案,特別是對于那些復雜的腎腫瘤患者而言,到底選擇PN還是RN具有較強的參考價值。但是,與本文類似的大多數(shù)同類研究僅對術后早期腎功能進行評價,側(cè)重術后單一時間點的腎功能測定,未能對手術一段時間窗之后的腎功能進行深入探討與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缺陷在于為單中心研究,結(jié)論需經(jīng)其他研究中心的隊列研究進行檢驗;另外,本研究缺乏患者腎臟腫瘤復雜程度方面的數(shù)據(jù);作者沒有對患者的腎臟體積因素進行分析,因為腎臟體積也會影響術后腎臟功能;研究隊列中有大約30%的患者缺乏術前蛋白尿結(jié)果;沒有記錄術中冷缺血或熱缺血時間,這些因素對于患者術后腎功能具有一定影響;最后,作者不能控制患者在測定eGFR的進飲食狀態(tài),這也會影響患者eGFR的測定結(jié)果??傊?,本研究雖然有許多不足之處,但作者通過大樣本的回顧性數(shù)據(jù)分析,為接受RN或者PN的腎腫瘤患者術后長期腎功能情況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風險預測模型;特別是該模型可對那些復雜性腎腫瘤患者,是否應該選擇接受PN,提供了良好的術前風險預測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