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穗 趙新茹 周聰
528000中山市中醫(yī)院,廣東中山
麻醉復蘇室是為手術麻醉患者提供的監(jiān)測術后生命體征場所,直至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指標恢復穩(wěn)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麻醉復蘇室是患者從手術室至病房的中轉站。而全麻手術患者受到麻醉藥物和手術應激的影響,患者術后1 h內(nèi)病情變化快,其呼吸、循環(huán)和神志方面會發(fā)生變化,此類患者多需要在手術結束后停留在麻醉復蘇室一段時間,以預防手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2]。對麻醉復蘇室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可以輔助提高蘇醒效果,減少相關并發(fā)癥。本研究收治接受全麻手術進入麻醉復蘇室的患者100例,旨在評價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應用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2019年1-6月收治接受全麻手術進入麻醉復蘇室患者100 例,采用數(shù)字隨機表法分為兩組,各50例。觀察組男26例,女24 例;年齡12~84 歲,平均(45.63±2.58)歲。對照組男27 例,女23例;年齡12~84 歲,平均(45.63±2.5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指標進行密切監(jiān)測,及時清除呼吸道和口腔內(nèi)分泌物,同時為患者提供舒適、安靜的休息環(huán)境。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①心理護理:手術結束后由麻醉復蘇室護理人員和麻醉師迎接患者,護理人員與患者家屬溝通交流時要保持微笑,語言要親切、和藹,當患者麻醉清醒后第一時間告知患者手術順利完成,叮囑患者不要過度緊張和擔心,指導患者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完成術后治療和護理。②體位護理:患者術后麻醉完全清醒后,及時指導患者保持自由體位,讓患者及時更換體位,減輕受壓部位的負荷。③疼痛護理:通過患者的表情和姿勢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遵醫(yī)囑給予患者鎮(zhèn)痛類藥物,以減輕患者的疼痛感。當患者主訴有疼痛感時,指導患者掌握正確的深呼吸方法。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引流管活動增加患者的疼痛感。④體溫護理:全身麻醉患者的全身神經(jīng)傳導會受到阻斷,機體無法根據(jù)環(huán)境調節(jié)自身溫度,此時患者身體容易受到溫度的影響。麻醉復蘇室內(nèi)要保持溫度恒定,以23℃左右為適宜,同時為患者做好保暖工作,定時測量體溫。⑤呼吸道護理:患者進入麻醉復蘇室后,要去枕平臥位,讓患者的頭部偏向單側,并及時清理患者呼吸道的異物,及時吸痰。若患者發(fā)生舌根后墜等嚴重并發(fā)癥,則及時使用口咽通氣管。
表1 兩組患者蘇醒時間、留室時間比較(±s,min)
表1 兩組患者蘇醒時間、留室時間比較(±s,min)
組別 n 蘇醒時間 留室時間觀察組 50 13.58±2.63 48.53±2.67對照組 50 16.47±2.49 54.48±2.74 t 5.642 10.997 P 0.000 0.000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舒適度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舒適度比較(±s,分)
組別 n 護理滿意度 主觀舒適度觀察組 50 93.26±2.25 94.17±2.13對照組 50 85.45±2.34 86.33±2.22 t 17.011 18.019 P 0.000 0.000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觀察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術后蘇醒時間和留室時間。評價標準:①采用問卷的形式調查兩組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情況,問卷總分為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越高[3]。②運用問卷調查了解兩組患者在麻醉恢復室的舒適程度,評分范圍為0~100 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主觀舒適度越佳[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蘇醒時間、留室時間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蘇醒時間、留室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舒適度比較: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舒適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麻醉復蘇室是手術室與病房之間的中轉站,全麻手術患者術后送至麻醉復蘇室留觀,可密切患者術后生命體征的變化,以便于及時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處理。在麻醉復蘇室實施護理干預,對于患者術后的蘇醒和康復有輔助效果[5]。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麻醉復蘇室護理工作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其護理效果遠遠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①在客觀方面,可以縮短患者的術后蘇醒時間和留室時間。②在主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同時可以提高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本結果從客觀和主觀兩個層面上體現(xiàn)出了麻醉復蘇室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原因:綜合護理是一種綜合性、整體性的護理方法,是以常規(guī)護理為基礎,在此基礎上進行完善,更加側重于對患者的心理干預,同時也側重于預防性護理,可以積極預防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縮短患者手術后的蘇醒時間[6]。接受綜合護理干預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度更高,這說明綜合護理可以讓患者感受到來自醫(yī)院醫(yī)護人員的關心,主觀上更加認可護理方式和護理內(nèi)容,這為麻醉復蘇室日后護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綜上,全麻手術患者在麻醉復蘇室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有顯著意義,可縮短患者術后的蘇醒和留室時間,患者主觀舒適,且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更高,可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