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國炎·
內容提要 《水滸傳》包含兩重矛盾:一重是國家民族內部的階級矛盾,平民百姓與貪官污吏的矛盾。另一重是對外的國家民族矛盾,關聯(lián)家國情懷和民族利益。國內矛盾中《水滸傳》維護平民百姓利益,對外矛盾中《水滸傳》在國家民族立場上維護朝廷。當對外矛盾緩和國內矛盾激烈時,《水滸傳》容易受到否定;當對外矛盾激烈民族危亡之際,《水滸傳》容易受到肯定。兩重矛盾轉換碰撞,造成復雜多變的評價態(tài)度,造成作品傳承的起伏式進展。對此,擴展文化傳承研究視野,展開還原性梳理,剖析因果脈絡,是深化作品解讀的合理路徑。
《水滸傳》包含兩重矛盾:一重是國家民族內部的階級矛盾、平民百姓與貪官污吏的矛盾。這重矛盾關聯(lián)著強烈的自我意識、反抗斗爭精神,追求公平正義,維護個體利益和尊嚴,敢于對抗邪惡勢力,敢于反抗官府。面對貪官污吏、土豪惡霸各種壓迫凌辱,勇于抗爭,揭竿而起,不畏朝廷王法,不畏流血捐軀。人生態(tài)度,快意恩仇,向往大碗酒,大塊肉的生活。敢于殺官造反,甚至取而代之。書中敢于反抗斗爭、鋌而走險者很多,“逼上梁山”是主要模式。也有主動出擊者,主動劫取官府不義之財,或行俠仗義打死惡霸者。也有歷經猶豫徘徊,幾度反復之后才逼上梁山者。伴隨他們走上反抗斗爭之路,他們體現(xiàn)出個性人格的傲岸和個體生命的尊嚴。
《水滸傳》另一重矛盾是對外的國家民族矛盾。這重矛盾關聯(lián)家國情懷和民族性格?!凹覈閼选笔且环N家國同構、休戚與共的情懷。傳統(tǒng)血緣宗法社會培養(yǎng)出家國一體的人生使命感,期望承擔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梯次性人生使命。歷經社會戰(zhàn)亂、國破家亡、百姓涂炭、民族苦難之后,人們痛定思痛,家國情懷進一步升華,會聯(lián)系人生態(tài)度,睹黍離而生悲,感家國之痛而傷懷,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家國情懷可以融入人們血液,化為人生態(tài)度。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茍利國家生死以,匡扶天下是男兒。當家國情懷遭遇外敵侵略和民族危難,最容易激發(fā)人的民族感情,激蕩民族熱血。須要指出,對外的國家矛盾和民族矛盾,是一種歷史范疇的概念。歷史上漢朝與匈奴政權,宋朝明朝與遼金元和清朝政權的矛盾,曾是國家矛盾對外矛盾。對外矛盾激發(fā)民族感情,主張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民族大義,至高無上。小我榮辱,可以舍棄。
國內的階級和階層矛盾始終存在,平民百姓與貪官污吏的矛盾始終存在。對外的國家民族矛盾卻常有變化,矛盾對象、矛盾程度都可能變化,這類矛盾經常有階段性特征。理解把握兩類矛盾的轉換碰撞,是中國社會文化發(fā)展史上一個難點。
《水滸傳》的發(fā)生發(fā)展,與以上兩重矛盾緊密相關。英雄好漢反抗貪官污吏,揭竿而起,劫富濟貧,不畏官府和王法。這方面特性,容易得到后人理解和認可,本文不作展開。而《水滸傳》能夠成為我們民族的文學經典,是因為這部作品更為厚重,其產生和發(fā)展,緊密聯(lián)系家國情懷與對外矛盾。
長期以來人們用“農民起義”來解釋《水滸傳》,但這令人疑慮:若講農民起義,有很多規(guī)模浩大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赤眉綠林、黃巾之亂、黃巢之亂,乃至北宋的方臘起義,在規(guī)模氣勢、時間跨度、地域范圍各方面都遠遠超過水泊梁山。很多農民起義建號稱尊,甚至一度奪取天下。相比之下,宋江一伙時間太短規(guī)模太小。然而,眾多大型農民起義得不到古代文學的反映;即便少數作品有反映,也是根本否定態(tài)度,如《三國演義》否定黃巾起義,《五代史平話》否定黃巢起義,《水滸傳》否定方臘起義等等。大型農民起義被忽視被否定,規(guī)模很小的《水滸傳》卻受重視受肯定,根本原因就在于《水滸傳》的特殊性?!端疂G傳》包含兩重矛盾,反映對外矛盾、家國情懷,反映外敵欺凌、民族危難深重時,怎樣對待外敵,怎樣對待朝廷?!端疂G傳》及其續(xù)書《后水滸傳》《水滸后傳》等,一致思考和回答這些問題,這在中國文學史上絕無僅有。《水滸傳》能成為中國文學經典,原因就在于此。
《水滸傳》產生和發(fā)展的主要時間段,在南宋和元代。北宋末的宋江事件并不算歷史大事,但特殊的時代背景使這個故事在南宋迅速發(fā)展。國家殘破,人心思變,北方難民,大量南下,社會上流民和游民激增,推動通俗文藝粗豪尚武的審美傾向。人們渴望收復失地,渴望宋朝軍事力量壯大,對草莽武裝持有特殊關注和期待,產生新的描繪和評價。這種背景下,宋江集團的故事得到快速發(fā)展?!端疂G傳》中雖然大大小小故事很多,但是另有一個關注焦點,就是邊疆事務和民族矛盾。宋江從一開始就反復策劃強調:好漢們暫且棲身山寨,等待朝廷招安,到邊上一刀一槍報效國家,搏個封妻蔭子。甚至早在上梁山之前,他就對武松等人這樣策劃過。宋江這番話在宋代很真實也可行。宋代國土淪喪國防孱弱,受遼國和西夏欺侮,年年給對方納貢,自稱子侄之國,這是愛國志士痛心之處。到邊上一刀一槍,就是切身參與保衛(wèi)國防、收復失地的戰(zhàn)爭。這種說法在北宋現(xiàn)實具體,具有感召力。宋江對接受招安、去邊疆抗敵,確實長期策劃。他為此多次主動聯(lián)系朝廷大臣,還冒險潛入京城直接向宋徽宗陳情。宋江接受招安屬于史實,近年來隨著李若水《捕盜偶成》等詩歌的發(fā)掘研究,宋江接受招安的實際情形竟與小說中具體描寫一致。
宋江故事的傳播,南宋皇家畫院待詔李嵩有很大推動作用,他為宋江36人一一繪圖,這樣容易擴大影響。李嵩是宋光宗、寧宗、理宗三朝皇家畫院待詔,資歷很深而且藝術高明,有可能接近皇帝。他為宋江36人繪圖,這可能須要皇帝授意,或者皇帝知情認可。這件事在《水滸傳》發(fā)展史上意義重大。這也反映宋江故事南宋后期已經成型,傳播于整個社會?!洞笏涡瓦z事》中記載的宋江故事,是說書人講故事風格,應當傳播于社會下層。
宋末元初,龔開進一步擴大宋江故事的影響。龔開給李嵩的宋江36人畫像逐一配寫詩贊,用詩贊文字介紹并評價人物,還寫了總序,這就是《宋江三十六贊并序》。文字介紹與評價,與繪畫功能不同,二者結合進一步推動水滸故事的發(fā)展。龔開是南宋后期抗元中樞揚州幕府重要官員,在幕府中他與淮南同鄉(xiāng)陸秀夫是莫逆之交。南宋滅亡時,已經擔任宰相的陸秀夫背負小皇帝悲壯跳海。龔開與揚州軍隊一路轉戰(zhàn)南撤,部隊在泉州被打散,龔開返回江浙,進行秘密串聯(lián)和文化宣傳活動。他為陸秀夫所作傳記,后來成為《宋史·陸秀夫傳》的底本。龔開是元初文壇領袖,詩文繪畫影響很大。他以畫馬畫人物見長,大不同于后來元代四大家畫凄涼空曠山水的畫風。龔開畫作收藏于故宮博物院、美國弗利爾美術館和日本大阪等多家美術館。所畫鐘馗,目光灼灼欲捉鬼;所畫瘦馬,鐵骨錚錚思戰(zhàn)斗。元明著名文人題詠其畫作者不下數十家。倪瓚題《瘦馬圖》詩中說:
淮陰老人氣忠義,短褐雪髯當宋季。國亡身在憶南朝,畫思詩情無不至。宋江三十肖形模,鐘(中)山鬼隊尤可吁。高馬小兒傳意象,詩就還成瘦馬圖。
此詩贊美龔開堅定遺民情操和詩文繪畫。“宋江三十肖形?!币痪洌叨瓤隙忛_的宋江三十六人詩贊。龔開為36人畫像所作詩贊第一個寫宋江,明確肯定宋江“不假稱王,而呼保義”。宋江綽號及時雨呼保義,其內涵逐漸模糊,讀者不清楚準確意思。及時雨是針對及時助人、行俠仗義而言。保義指保義郎。保義郎是宋徽宗時才設定的武官名稱,級別很低,但屬于皇帝侍衛(wèi),緊密跟隨皇帝。宋江綽號呼保義,呼字強調他自稱保義郎,反映他對皇帝的態(tài)度。龔開概括36人的總體特點是:“一歸于正,義勇不相戾。”這些評價長期有重要價值。在南宋和元代,肯定宋江和水滸英雄的,既有李嵩龔開這種上層人士,有眾多文人士大夫,也有廣大民間藝人書會才人,有《大宋宣和遺事》中的民間水滸故事,兩方面共同推動這部文學經典的發(fā)展。水滸故事長期處在發(fā)展變動中,如梁山受招安之后的征遼,這個故事情節(jié)最早可能出現(xiàn)在元代。
水滸故事的發(fā)展,在南宋和元代受到多方面力量一致支持,然而,這只是在國破家亡、民族危難背景下出現(xiàn)的全民族一致現(xiàn)象。當民族危機過后,伴隨國內矛盾的發(fā)展,《水滸傳》會受到不同類型的批評否定。主要的否定來自封建統(tǒng)治階級,《水滸傳》寫個人和群體反抗黑暗欺壓,占山為王,對抗官府。接受招安之后則成了朝廷官兵、朝廷官員,這是封建正統(tǒng)人士不能容許的。明代正統(tǒng)文人對《水滸傳》及其作者的責罵詛咒不斷。批評《水滸傳》誨盜,詛咒施耐庵或者羅貫中三世皆啞,是最常見說法。這類批評者是保守的正統(tǒng)人士,如錢功甫、莫是龍、鄭暄之流。也有田汝成等一般文人記載這類批評。
通過朝廷禁令來禁毀《水滸傳》,這與批評指責《水滸傳》,是不同性質的事情。從批評到禁毀,是逐漸發(fā)展的過程。明朝社會相對安定,《水滸傳》長期合法傳播,也有不少人喜愛這部作品。然而明末農民起義規(guī)模越來越大,直接威脅到明朝統(tǒng)治。李自成、張獻忠縱橫數省,社會影響越來越大。而在水滸故事的“故鄉(xiāng)”山東梁山,以李青山為首的造反隊伍,公開占據梁山對抗官府,襲擊城市,影響漕運。山東籍著名官員左懋第上書朝廷,主張嚴厲禁毀《水滸傳》。左懋第指出《水滸傳》:“以破城劫獄為能事,以殺人放火為豪舉”,“世之多盜,弊全坐此,皆水滸一書為之祟也”。左懋第的奏折得到朝廷批準,下令全國各地地方官收繳《水滸傳》,并收繳板片燒毀。這是《水滸傳》傳承史上第一次遭受朝廷明令禁毀。
中國文化素重夷夏之防。明清易代,民族矛盾激化,顧炎武、王夫之一批學者痛心疾首,指出有亡國,有亡天下,亡于異族即亡天下。
當國家民族危難之際,朝廷軍隊抗敵不力,總有一批文人士大夫對綠林武裝投去期盼目光。而綠林武裝中也有人關注國家民族命運,愿意與朝廷合作。這基本成為我們民族在危難情勢下常有的情形,宋金易代、明清易代之際俱如此。外敵欺凌和民族危難造成《水滸傳》內容復雜,題旨深刻,激發(fā)人們的創(chuàng)作想象和審美激情,這是理解《水滸傳》內涵的關鍵所在。獨特的家國情懷和民族精神貫注于作品的解讀闡釋、改編續(xù)寫整個過程中,貫注于作品的傳播接受過程中,形成更宏闊的水滸文化,形成無法抹去、無法忽略的民族特色。
晚明時期,明朝受到滿族政權的威脅不斷加重。隨著滿族勢力迅速擴張,明朝損兵折將、領土失陷,形勢危急。這時候刊刻的《鐘伯敬評忠義水滸傳》,有著名文人鐘惺署名的序言,序言中說:
噫!世無李逵、吳用,令哈赤猖獗遼東!每誦《秋風》、思猛士,為之狂呼叫絕!
《秋風》可能是《大風》之誤,漢高祖《大風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序言以李逵、吳用代表理想的猛將謀臣,感慨朝廷缺少這類猛將謀臣,才讓努爾哈赤猖獗遼東。對李逵吳用們的殷切期待,給人印象深刻。這一時期有出版商刊刻《水滸傳》與《三國演義》的合刻本,題名為《英雄譜》。這種新版本的獨特題名及其序言,迎合當時人們的焦慮心態(tài),聯(lián)系危機重重的對外戰(zhàn)局,批評朝廷官員腐敗無能、朝廷軍隊毫無戰(zhàn)斗力,同時努力張揚家國情懷英雄情結,主張草莽力量為國效力,挽救時局,對《水滸傳》的贊許和期盼態(tài)度異常強烈。明清易代,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民族苦難深重。愛國志士通過文學創(chuàng)作表達理想,展示思路,以《水滸傳》續(xù)書形式出現(xiàn)的《后水滸傳》《水滸后傳》都深刻表現(xiàn)了對個人、群體、國家民族多層關系的思考,以及對《水滸傳》的反思認識,具有深刻獨特的思想深度和表述方式。
《后水滸傳》題青蓮室主人著,作者不詳。寫梁山宋江、盧俊義等人投胎轉世。宋江為楊幺,盧俊義為王摩。當時正值遼兵南侵,百姓逃亡,楊幺王摩都是自幼從北方顛沛流離逃到南方成長起來。轉世后的梁山弟兄逐漸聚集到一起,反抗社會黑暗,揭竿起義。最后他們占據洞庭湖君山,力量強大。有人開始考慮政權問題,建議楊幺稱王,先占領楚地,進一步奪取天下。然而此書也一直緊密關注并反映遼金南侵、國家殘破與百姓苦難。楊幺的思想與眾不同,他有濃重的家國天下情懷,愿意為了國家和天下百姓而放棄個人利益、集團利益。他親自潛入皇宮,仔細觀察皇帝動向。隨后直接說明自己身份,與宋高宗展開談判性質的交談。宋高宗保證抗金,邀請楊幺投靠朝廷。楊幺則要求宋高宗先殺掉秦檜等奸臣,他才可以投靠,如果奸臣一直在朝廷,那他不敢投靠。此前楊幺與王摩等人討論時,他表示過要掌握自己命運,不能受制于人;甚至表示政治清明與否,要看皇帝本人,皇帝才是關鍵。楊幺的意見最終被兄弟們接受,為國家大局民族大義他們放棄奪取政權,不與官軍作戰(zhàn),士卒遣散,首領潛藏。最后結局是象征性情節(jié):楊幺王摩眾弟兄深入軒轅古井,天罡地煞魔星化作星云凝聚,不再出來?!逗笏疂G傳》敘述情節(jié)與描寫人物的藝術水平一般,但是思想深刻敏銳,看問題透徹,明確反思宋江盧俊義們的悲劇。奸臣在朝掌權,忠義志士接受招安,沒有安全保障。即使沒有奸臣,也要看皇帝是否清明。這些反思議論出自轉世之后的宋江和盧俊義本人,別有一種深刻,一種刻骨之痛。家國天下的民族價值觀、個人得失榮辱態(tài)度、自我保護意識,都異常冷靜地展示出來。
《水滸后傳》藝術水平高,影響也更大。作者陳忱是浙江湖州著名遺民文人,曾與顧炎武等同組驚隱詩社。民族危亡之際東南地區(qū)愛國文人把眼光投向綠林力量。明亡后顧炎武在晉陜地區(qū)活動十幾年,有意組織武裝反抗,包括聯(lián)合草莽力量。陳忱續(xù)寫《水滸傳》,把理想愿望化為小說中人物和情節(jié)?!端疂G后傳》是陳忱精心打造之作,全書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遭遇、人物性格和都緊接著《水滸傳》故事續(xù)寫,不但延續(xù)原有的故事,也合理增添新的人物,更引出時代性新問題。增添的人物主要是水滸英雄的后代,以及原書中存在線索的人物。時代性新問題即怎樣應對外敵入侵、國家淪亡的新局面,這正是《水滸后傳》寫作的動力。作品語言生動活潑,新鮮曉暢,有很多民間口語。陳忱本人文史修養(yǎng)很高,他用心采取通俗淺顯的寫法。
綠林武裝成為民族危難中最可依靠的“忠義”力量。小說中朝廷放逐蔡京、高俅、童貫之類奸臣,梁山英雄抓住機會處死他們。梁山余部奮起抵抗金兵,同時對宋朝帝王給予保護。《水滸后傳》第二十四回,徽欽二帝被金兵俘虜北上,境遇悲慘之極。這種情況下竟有梁山英雄燕青和楊林冒險潛入金營探望二帝,還送上青果和黃柑。宋徽宗對自己往日糊涂,受奸臣蒙蔽,對宋江等人含冤而死,深表懺悔痛悼。宋徽宗把一柄扇子贈給燕青,還在扇面上題寫一首七絕小詩,詩的第二句是“普天僅見一忠臣”。這句話有強烈對比效果,令人聯(lián)想廣泛,在血腥殘酷民族斗爭考驗之下,草莽英雄的忠義本色更能顯現(xiàn),帝王對草莽力量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變化。
小說第三十七回,宋高宗趙構被金兵追殺,在今寧波地區(qū)乘船出海逃亡。金兵船隊緊追不舍,最后緊緊圍住宋高宗。宋高宗身邊只剩下幾百個衛(wèi)兵、十幾個隨從,而且已經絕糧。在此危急關頭李俊等梁山英雄冒險來救。宋高宗見殺聲震耳、火光沖天,以為金兵發(fā)動總攻,絕望中準備自盡,不料卻是梁山英雄來救。宋高宗對梁山英雄表達了深深懺悔和感激,稱贊梁山英雄是:功垂竹帛,百世流芳!最后李俊派柴進等人把宋高宗護送回臨安,這支海外綠林力量,竟然成了宋朝皇帝的依靠。
值得注意的是,《水滸后傳》竟多次描寫梁山好漢與倭寇的斗爭。第三十回,在山東地區(qū)的李應、欒廷玉、呼延灼、關勝、燕青、戴宗一伙好漢共三十多人,率領三千精裝士卒,從登州即今煙臺乘船南下,準備與海上的李俊一伙會合。他們駕著一百條配備火炮的大船,力量夠強,竟然被倭寇攔截搶掠。倭寇駕三五百條小船,持長刀撓鉤,從各個方向不要命地蜂擁而來,雖然被炮打箭射殺死不少,卻毫不退縮,等到距離近了火炮打不著更難對付。小船快捷,在大船間鉆來繞去,舍命糾纏。倭寇還擅于潛入水下鑿沉別人船只。最終梁山英雄無奈交出“買路錢”——給倭寇綢緞布匹各五百匹。這一回也特意寫出倭寇本性:“貪婪無厭,只要東西,不要性命,不怕殺,只怕打”。得到東西后,倭寇自己互相爭奪,互相廝殺拼命。
第三十五回,李俊等人剛在海外取得立足之地,倭國竟趁他們立足未穩(wěn),派出大批軍隊進攻。小說鄭重指出:倭國的國君權貴一向殘暴不仁,貪婪成性,向外侵略殺戮、掠奪別國以自肥是倭寇本性。還鄭重寫出倭寇作戰(zhàn)特點:擅長長途偷襲,水戰(zhàn)擅長鑿沉別人船只。明代倭寇長期殺掠我國沿海,甚至深入內地,殘暴兇狠貪婪至極,湖州及東南沿海長期深受其害。陳忱因而對倭寇本性與作戰(zhàn)特點有深刻認識,有長遠眼光和很強警惕性,才在《水滸后傳》中特意寫出倭寇之害和倭寇陰毒作戰(zhàn)特點。不宣而戰(zhàn),突然襲擊,炸毀張作霖列車,炮轟沈陽北大營,襲擊珍珠港,襲擊香港南洋,倭寇一貫如此。幾百年前陳忱的警告,雖然是小說家言,卻異常深刻足夠前瞻,文學不僅深刻認識已經發(fā)生的事物,還能總結規(guī)律,預見將來可能發(fā)生的事物,這才是文學經典的價值。
陳忱寫梁山英雄打敗倭寇并不容易。梁山首領李俊就是水軍出身,手下水軍頭領很多,仍然吃了大虧。倭寇水鬼鑿沉梁山船只,水寨陷落,梁山軍隊只好退到岸上,分別守衛(wèi)要害地點。好在大家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斗智斗勇,舍命抗敵,終于消滅這批倭寇。
《水滸后傳》表現(xiàn)出鮮明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傾向,雖然沒有這個詞匯,但是這種傾向很明顯。從現(xiàn)實來講,民族危難使聯(lián)合統(tǒng)一成為可能,李自成死后,大順軍余部分為多股,受南明湖廣總督何騰蛟節(jié)制。有的部隊只是名義上受節(jié)制,而郝?lián)u旗等人率領的部隊卻成為何騰蛟的重要主力部隊。大順軍余部與南明兵部尚書堵胤錫合作,曾經使抗清局面大為好轉。大順軍余部抗清斗爭后期即夔東十三家時期,郝?lián)u旗的軍營中經常有北方的明朝藩王或者藩王的代表出沒。清朝官府檔案里有晉陜等地官府審訊“謀逆”分子的口供,相關材料近些年來受到研究者重視,材料質實比較可信。永歷帝遠在云南,北方明朝藩王或其代表南下“找組織”,在鄂西川東找到郝?lián)u旗,并在郝?lián)u旗處領到永歷朝廷發(fā)給的“龍票”信印。這反映農民軍在很多方面與南明朝廷合作。張獻忠之后的大西軍,即便孫可望,也曾經表面上臣服于永歷帝。至于李定國,可謂鞠躬盡瘁支撐永歷帝政權多年。李定國被稱為民族英雄,反映李定國已經不單代表大西軍,反映民族內部存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曾經是客觀現(xiàn)象。梁山英雄營救宋高宗并派柴進等人護送皇帝回臨安,儼然成了宋朝的可靠盟友。
梁山英雄在隊伍建設方面,也很能體現(xiàn)統(tǒng)一戰(zhàn)線思想。如《水滸傳》中有線索,當時是梁山死敵的祝家莊教師欒廷玉,如《水滸傳》里不曾上梁山,而遠走西北投軍的王進,在《水滸后傳》中都加入梁山隊伍?!端疂G傳》里扈家莊被李逵殺掉一家大小,唯一逃走的扈成,在《水滸后傳》中也加入梁山隊伍。作品對此用了很多筆墨,努力寫得合情理。扈成原是少莊主,但漂泊多年,吃苦受累,接觸各類人物,深入了解社會,思想性情變化很多。他出海經商歷經坎坷積攢了一擔昂貴的奇珍貨物,象牙犀角香料之類,準備回鄉(xiāng)恢復家業(yè),但路經登州被土豪毛豸奪去并遭到毆打。他痛恨對方簡直想同歸于盡,這時遇到阮小七、顧大嫂、孫新、鄒潤等梁山舊人,大家竟同仇敵愾。毛豸是當年陷害解珍解寶的毛太公之子,現(xiàn)在身有官職,氣焰超過其父,他一心鏟除梁山余黨報仇。顧大嫂孫新等人與他早就是仇敵。顧大嫂孫新阮小七扈成鄒潤等夜入毛家復仇,殺盡其全家。案子發(fā)作,大家上鄒潤的登云山躲避。扈成原本痛恨李逵,但世事變化太大,立足現(xiàn)實,他愿意留在山寨,而且成為善于謀劃的文武全才。登州統(tǒng)制欒廷玉帶兵攻打登云山。扈成當年曾拜欒廷玉為師,這時出一條計謀對付欒廷玉。他們守住山口不交戰(zhàn),出奇兵夜襲登州城,救出被關押的孫立,殺死登州太守,致使欒廷玉軍心渙散潰敗。欒廷玉進退失據,這時扈成來拜見并勸說他:太守被殺,師傅必定要被上司問責治罪,不如上山,眾人都很尊敬他。隨即眾人都來拜見,請他做山寨之主,于是欒廷玉上山做了大頭領。到后來暹羅國王李俊封欒廷玉為樞密使,扈成為副使,仿佛國防部正副部長。
王進長期在西北做軍官,積累軍功升為大將。北宋滅亡時成為防守黃河的十將軍之一,由于賣國賊獻出防區(qū),金兵過河突襲,宋朝軍隊大敗。王進全軍覆沒,被梁山人物解救。他也是進退失據,汴京混亂,已經回不去,即便回去,也要被問罪,于是他也加入梁山隊伍。小說結尾暹羅國五虎上將為:王進、關勝、呼延灼、李應、欒廷玉。聯(lián)合一切可以聯(lián)合的力量,甚至創(chuàng)造條件聯(lián)合,是這部小說的特色。李俊曾經搞過太湖小聚義,新聚義的弟兄,后來都成為頂用的頭領。《水滸傳》中地位不高、未展示才干的頭領,《水滸后傳》中都能發(fā)揮才干。喬鄆哥、唐牛兒之類《水滸傳》中曾經露過面的小人物,在此書中都發(fā)揮比較重要的作用。陳忱刻意這樣寫,應該有血淚教訓的反思。明朝滅亡,內耗太嚴重,僅福王小朝廷內,東林黨閹黨的爭斗就始終不絕;馬士英、史可法、江北四鎮(zhèn)矛盾不斷;左良玉揮兵東下,幾乎要徹底毀掉這個政權。其后江河日下,唐王魯王靖江王還要對峙摩擦。桂王肇慶小朝廷稍獲喘息之機,黨爭就立即爆發(fā)。至孫可望李定國的矛盾,直接兵戎相見,明朝滅亡的歷史可以說是內耗的歷史?!端疂G后傳》經歷深刻沉痛的反思,把統(tǒng)一戰(zhàn)線思想化為具體情節(jié),化為生動的人物故事。
在明代批評《水滸傳》的大都是不太知名的正統(tǒng)人士。清代則有不少著名人物激烈批評《水滸傳》,如中興四大名臣“曾胡左李”之胡林翼說“一部《水滸傳》,教壞天下強有力而思不逞之民”。如禮親王昭梿的《嘯亭雜錄·續(xù)錄》中有不少否定批評文字。
《水滸傳》在清代幾次受到朝廷禁毀,不準翻譯成滿文傳播。有些重要官員如江蘇巡撫丁日昌禁毀《水滸傳》,積極主動認真,與以往官員禁書的應付作風不同,而且對小說戲曲和說唱文藝全面開刀。然而時至清代,水滸故事早已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各種刊本流傳已久,查禁收繳效果有限。于是有人創(chuàng)作新小說來否定《水滸傳》,通過文學批判徹底打垮《水滸傳》,這就是俞萬春的《蕩寇志》,也稱《結水滸傳》。俞萬春生活在清代中后期,他是浙江紹興人,官宦子弟,曾跟隨做官的父親去廣東,鎮(zhèn)壓過粵省民變,了解那里農民起義和少數民族起義有山雨欲來之勢。他用多年時間精心寫成《蕩寇志》。此書接著《水滸傳》金圣嘆本續(xù)寫。梁山英雄不曾被招安,大聚義之后就遇上了真正對頭?!妒幙苤尽肥且徊刻幪幣c《水滸傳》對著干的“誅心”之作。書中以陳希真、陳麗卿父女、祝永清、祝萬年、欒廷玉為核心的地方武裝集團,是剿滅梁山的主力。祝永清、祝萬年和欒廷玉、欒廷芳等人,都是《水滸傳》三打祝家莊之后殘余的祝家莊力量,陳麗卿則嫁給祝永清,這支隊伍簡直有點“還鄉(xiāng)團”味道。
《水滸傳》108將是天罡地煞星宿?!妒幙苤尽逢愊U娓概妥<倚值苓@支隊伍,則是道教神譜雷霆部36神將下凡,氣勢壓梁山魔星一頭。故事曲折,戰(zhàn)役很多,梁山諸人被寫得丑陋狼狽,最終被徹底消滅。宋江、盧俊義、吳用、公孫勝等多人都被活捉,押送到東京凌遲處死。也有很多人戰(zhàn)場上被殺,或者是其它狼狽死法。俞萬春精心安排針對性的“一對一”復仇。神醫(yī)安道全困守一城,得了瘟疫無藥可治,活活病死。會寫字刻字的蕭讓和金大堅被活捉拷打,交待梁山石碣是他們偽造的,仍然被繼續(xù)拷打而死?!端疂G傳》中,欒廷玉作為祝家莊武功教師,本領很強。梁山大費周折,請來他的師兄弟孫立做臥底,攻破祝家莊?!妒幙苤尽穼憴柰⒂窕钭降綄O立,把孫立千刀萬剮直接剮死。王進和林沖原來都是八十萬禁軍教頭,都受過高俅迫害,王進最終參加討伐梁山的隊伍。他與林沖在戰(zhàn)場上,主要不是兵器分勝負,而是辯論見高低。作者寫王進滔滔不絕,罵得林沖啞口無言,羞愧難當,回到軍營倒頭不起,最終郁悶而死。王進的主要說法是:你我都是禁軍教頭,都受高俅陷害,但是我遇到事情有見識,及早離開,沒有受他凌辱。而且離開之后,我不走邪路歪路,現(xiàn)在還在正道上,仍然可以光宗耀祖。你沒有見識,深陷他的圈套,臉上被刺字,人稱賊配軍?,F(xiàn)在你走上邪路歪路,下場悲慘,辱沒祖宗。諸如此類一番責罵,竟然把林沖罵倒。俞萬春可能太想模仿《三國演義》諸葛亮罵倒王朗的情節(jié),但卻不顧情理。高俅對王進,只想為難他羞辱他而已,他自己跑掉,丟了職務,也就可以了。高衙內對林娘子害上相思病,林沖就是領著老婆離開,他們也會想辦法追趕。林沖已經流放,但是林娘子堅貞不屈,鐵心要等林沖回來。高俅父子于是又派人去殺害林沖。二人處境不同,王進的吹牛,未免空口說大話。但是俞萬春大概很得意自己的“一對一”設計,這類設計的情節(jié)不少??戳诉@類情節(jié),能感受俞萬春對《水滸傳》的仇恨有多強烈。
小李廣花榮與陳麗卿比射箭,竟然被陳麗卿一箭射死。陳麗卿在戰(zhàn)場上生擒矮腳虎王英,用一只手夾住王英回歸本陣,不料王英還有一只手亂抓,碰到陳麗卿下巴。陳麗卿大怒,抓住這只手猛擰,王英胳臂骨折痛得昏迷。陳麗卿回到中軍,把王英摔到地上,已經七竅流血死去。扈三娘與陳麗卿拼命,拋出絲絳套索,套索上有很多鋼鉤,陳麗卿急忙架住。兩人爭奪打斗中一起摔下馬去,陳麗卿扼住扈三娘脖子,竟生生把扈三娘掐死。陳麗卿戰(zhàn)場上槍挑孫二娘落馬,當場活捉。又在戰(zhàn)場上斬殺顧大嫂、孫新夫婦。梁山三個女將全由陳麗卿處治,作者有男女之間不得交手的道學家傾向,這很做作,不合情理。戰(zhàn)場上別人不要動手,都等著陳麗卿嗎?作者又很愛寫陳麗卿作戰(zhàn),乘機描繪詠嘆陳麗卿的美色風姿。《蕩寇志》的戰(zhàn)場經常有點怪誕,陳麗卿不但處治了梁山三個女將,還處治了大批男性將領。而她的丈夫祝永清只生擒一名敵將,祝永清、祝萬年地位很高卻沒有多少戰(zhàn)績,而有一種道學家氣味??傮w看來,《蕩寇志》堪稱《水滸傳》的死對頭,對梁山人物的下場一一作出殘酷的精心安排?!妒幙苤尽穯柺乐螅》晏教靽鹆x在廣西金田爆發(fā)并迅速擴展。太平天國研究資料記載,當時廣東等地的鄉(xiāng)紳團練曾經集資趕印大批《蕩寇志》廣為散發(fā)。這是圍繞農民起義和《水滸傳》展開的思想文化交鋒。
中國文學名著中《水滸傳》命運最為獨特,一方面歷經坎坷,否定批評甚至咒罵很多,幾次遭受禁毀;另一方面,生命力很強,贊揚肯定也很多,傳播越來越廣,涉及作品及承載這些作品的文藝形式也在不斷擴展,水滸文化越來越壯大。
歷史車輪駛入近現(xiàn)代,《水滸傳》獨特的傳承規(guī)律依舊延續(xù)。梁啟超、嚴復一派社會改良思想家兼小說界革命倡導者,對《水滸傳》的基本評價不過是誨盜二字。梁啟超《譯印政治小說序》對《水滸傳》表示輕蔑“不屑道焉”。而社會革命一派文人王鐘麒、黃人、燕南尚生等人,對《水滸傳》的肯定則無以復加,稱贊《水滸傳》為舉世第一小說,甚至說它最能體現(xiàn)社會主義原則??隙ǚ穸▋膳膳u,都大膽褒貶,隨心所欲立論。這種評論風氣延續(xù),還出現(xiàn)新的批評角度。過去否定《水滸傳》,主要指責誨盜,可以說意見來自右翼。現(xiàn)代否定《水滸傳》,更多指責它反抗斗爭不堅決,招安就是投降,可以說意見來自左翼。隨著社會文化生活變化,有人發(fā)現(xiàn)新的批評焦點,批判鋒芒集中于李逵,把李逵批成野蠻文化的化身,反文明的代表。曾幾何時,人們批評宋江接受招安時,曾經熱情贊揚李逵是反招安的硬漢,至于鐘伯敬期待李逵抗擊努爾哈赤的猖獗,也是并不遙遠的記憶。實際上,中國人的“水滸記憶”本來穩(wěn)定,思維模式也基本相通,評價差異緣于批評環(huán)境的變化。
日寇侵華十四載,大半國土淪喪,民族危亡迫在眉睫。對外矛盾激烈時《水滸傳》受到肯定和弘揚的特征再次顯露無遺??箲?zhàn)期間,除了淪陷區(qū),其他地方的愛國戲曲包括水滸戲都相當發(fā)達,解放區(qū)水滸戲演出和創(chuàng)作活動則掀起高潮,在全國范圍獨占鰲頭。這種現(xiàn)象或許也與進步青年大量奔赴解放區(qū)有關,解放區(qū)戲曲演出團體大量涌現(xiàn)。延安的戲曲團體主要有魯藝實驗劇團、軍委平劇團、八路軍一二〇師戰(zhàn)斗平劇社。這幾家劇團主要演京戲,后來還組建延安平劇研究院。另外有八路軍留守兵團烽火劇團、西北戰(zhàn)地服務團、抗大總校文工團,這幾家劇團京戲話劇兼演。晉冀魯豫根據地京劇團有:十八集團軍政治部實驗劇團、一二九師野火劇社、建軍劇團、太行四分區(qū)鐵騎劇社。一二〇師戰(zhàn)斗平劇社京戲水平很高,后來長駐延安。抗大總校文工團則從延安挺進太行山,演出劇目也改為傳統(tǒng)戲為主。山東抗日根據地有文協(xié)勝利劇團、文協(xié)平劇實驗劇團。蘇皖抗日根據地著名劇團有拂曉劇團、淮海實驗劇團等?;春P惺鹬魅卫钜幻ナ莿?chuàng)作改編高手,他指導下水滸戲的加工改編和演出活動,取得全面豐收。
京劇當時稱為平劇,因為重視,延安成立了平劇研究院。延安的京劇活動集中于水滸戲,重視演出,首先重視創(chuàng)作改編。延安演出的水滸戲,都是經過創(chuàng)作改編的。當時演出最多的是《打漁殺家》,屬于傳統(tǒng)戲,由京戲《慶頂珠》中兩折構成?!稇c頂珠》寫阮小七反壓迫的斗爭故事,由陳忱《水滸后傳》發(fā)展而來。延安演出的改編本為《松花江上》,是由魯藝干部王震之改編。故事地點和時代背景改變,改為“九一八”之后的東北松花江畔,漁霸及大小狗腿子依仗日本人的勢力,欺壓漁民更兇殘。肖恩改為漁民趙瑞,女兒仍然叫桂英。他們的反抗斗爭更堅決,最后他們殺掉漁霸和狗腿子,走上抗日道路?!端苫ń稀窌r代感強,反抗斗爭更火爆。這兩種版本在延安和很多根據地都演過,因為《打漁殺家》不用改動原詞,原唱詞臺詞更成熟,人們也更熟悉,后來演出逐漸還是演《打漁殺家》。
近代河北武強年畫《慶頂珠》,屬于很受歡迎的民間年畫
《逼上梁山》和《三打祝家莊》都是在延安集體創(chuàng)作的大型京劇,都經過反復研究修改,注重思想性藝術性。中共領袖毛澤東多次寫信,參與并支持這類編創(chuàng)?!侗粕狭荷健吠怀隽譀_與高俅原來就有尖銳矛盾,林沖主張堅決抗擊外敵入侵,高俅對外極力妥協(xié)投降,二人沖突已久。高衙內騷擾林娘子,是附屬性的次要矛盾?!侗粕狭荷健吠怀鰧ν饷?,但是與明代李開先《寶劍記》有很大差別,《逼上梁山》強調群眾斗爭,增添很多生動又重要的下層人物,營救林沖,反抗高俅,全力對外,大家集體上梁山?!度蜃<仪f》強調斗爭藝術和群眾路線。為寫好內外結合打下祝家莊,曾作過地下工作的重要領導彭真、劉寧一等人,專門參加編寫討論。這部戲與傳統(tǒng)水滸戲風格不同,但是演出后很受歡迎。
《打漁殺家》梅蘭芳飾蕭桂英、周信芳飾蕭恩
《打漁殺家》周信芳飾蕭恩、 童芷苓飾蕭桂英
《打漁殺家》長短適中,劇情有波折。戲中主要人物肖恩、桂英、教師爺、漁霸、賬房先生、狗腿子等等,角色類型多,對比鮮明,唱念做打齊備。唱詞情緒飽滿,激蕩感慨,很能反映生活處境和人物性情。辭句雅俗咸宜,歷來受人喜愛,很多京戲名家演過此劇。《松花江上》于1938年7月7日在延安紀念抗戰(zhàn)一周年大會上演出,又在當年中共六屆六中全會時演出,都非常成功。女主演演出此劇后調動工作崗位,命運發(fā)生巨變。另一主要演員阿甲解放后長期擔任中國京劇院總導演。改編《打漁殺家》為《松花江上》的王震之建國后在電影局擔任要職,足見這部戲深受重視。
梅蘭芳和周信芳合作劇目不多,業(yè)界以為南北兩位頂級巨星本當如此。他們如果合作,則應當是頂級劇目。他們二人同庚而且是喜連成班同科,1946年為紀念二人從藝四十周年兼紀念抗戰(zhàn)勝利,決定二人合作演出。經田漢策劃襄贊,二人選擇《打漁殺家》在上海演出,梅蘭芳演桂英,周信芳演肖恩。這部京劇也被人們看作中國第一劇,這有助于認識水滸戲的地位。
縱觀《水滸傳》的傳承,雖然有不少批評否定,但也有更多肯定贊賞。波瀾起伏,不斷向前,不斷壯大,形成水滸文化。對水滸文化內涵復雜,對其傳承中充滿轉換碰撞,充滿起伏等現(xiàn)象,應該擴展文化研究視野,展開還原性梳理,剖析因果脈絡。這是深化作品解讀的合理路徑。
注釋
① 此詩李日華《六研齋筆記》卷四引錄,轉引自袁世碩、阿部晉一郎《解識龔開》,載《文學遺產》2003年第5期。
② 引文出龔開《宋江三十六贊并序》,載于周密《癸辛雜識續(xù)集》。轉引朱一玄劉毓忱編《水滸傳資料匯編》,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年版,第21頁。
③ 《兵科抄出刑科右給事中左懋第題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清史料乙編》第十本收錄,商務印書館1936年印本。轉引朱一玄劉毓忱編《水滸傳資料匯編》,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年版,第512頁。
④《鐘伯敬評忠義水滸傳》四知堂本,藏法國巴黎圖書館。石昌渝主編《中國古代小說總目》白話卷介紹此版本并全文載入鐘伯敬這篇序言?!吨袊糯≌f總目》白話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48頁。
⑤ 《胡文忠公遺集》卷七十一,清同治六年刊本。轉引自朱一玄劉毓忱編《水滸資料匯編》,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年版,第37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