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琨
關鍵詞:信任 ? 成才 ? 成績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經濟初見端倪,各國競爭、各業(yè)競爭日趨激烈。于是,教育工作者無不期望自己的學生成為國家棟梁之材;做父母的無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出息。普天下的父母均有一個共同愿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p>
這些美好的愿望使部分老師和家長對學生更加嚴厲,對學生的成績要求更高,特別是中小學教育,甚至達到“分分計較”的程度。學生家長問老師最多的問題是:“孩子的成績怎么樣?這次考了多少分?”考分的高低成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認為如果成績不好,孩子長大后就沒出息,不能成才。事實果真如此嗎?筆者不敢茍同。
成績固然重要,我們看重成績是無可厚非的。畢竟在一定范圍內,成績與成才的希望成正比。但也不需將成績的地位抬高到至高無上,“唯我獨尊”的地步。更不能以分數來判斷孩子能否成才。因為既使分數不高孩子將來也未必不成才。自古以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其中蘊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人人都能成才。斯皮爾曼教授說過:“每一個人都可能是天才,每一個人都可能是白癡。一個人不可能在同一職業(yè)上又是天才又是白癡。換句話說,人人是天才,人人是白癡?!睂W生在學業(yè)上不也是如此嗎?古今中外,有很多人在中小學階段被認為平庸之輩,甚至是前途無“亮”之人,后來卻成了著名人物??茖W家愛迪生曾因學習不好被趕出校門。牛頓小時候因智力平常沒少挨批。達爾文被他所有的老師和長輩認為資質平庸,與聰明沾不上邊。毛澤東小時候也沒被列入聰明之伍。但他們最終成為世界知名人士。
毋庸諱言,未來的社會充滿競爭。但競爭的內容不僅僅是成績,還囊括許多種素質。而中小學教育只是人生的序幕,其發(fā)展和高潮部分有待于以后的展現。也就是說,中小學時期的成績并不代表學生一生的成績。何況,在日新月異的時代,社會的發(fā)展變化比學校的發(fā)展變化要快很多倍。今天剛學會的新知識可能明天就會過時。因此,現有考試分數無法決定學生未來發(fā)展狀況,人才的成長最終需在社會實踐中和自身不斷努力中來實現。社會是一部大機器,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陳景潤、袁隆平是人才,雷鋒、李素麗同樣是人才。無數事實證明,凡事業(yè)輝煌者,其成功關鍵不在中小學時期的成績,而是品德高尚,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克服困難的勇氣,樂觀幽默的性格,有親和力并能與人和睦相處的綜合能力。
最近一些年教育事業(yè)在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相對于成績來說,在教育過程中我們應該更看重學生的正能量,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生活習慣于學習習慣,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使健康的、積極的。在大量的教學經驗中我們不難發(fā)現,學生成才的關鍵,或許成績占有一部分的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信任,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成才。
首先,我們應該足夠信任學生,幫助學生揚起自信的風帆,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遇到困難和疑惑,我們給他們足夠的信任,他們就會很努力的解決困難。在我剛剛接觸過的一個班級中常出現這樣的狀況:有一名男同學固定在數學課上睡覺。我找他談話的時候他告訴我,數學課上的內容他聽不懂,不愿意聽,還必須要在教室里待著,那就只能睡覺了。但是,我卻發(fā)現這名男同學其他學科的成績是比較理想的,我嘗試問他為什么其他一些更難的學科能有好成績,但是數學就不行呢?隨后我告訴他,這些科目一些名列前茅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會感到困難,他卻能取得這樣好的成績,那么是不是可以嘗試拿出學習其他學科的毅力來學習數學呢?我向他表示我非常欣賞他的學習精神,并相信他數學也會同樣取得好成績。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fā)現這名男同學數學課上睡覺的次數逐漸在減少,在幾次月考中也能明顯看出他的成績在不斷上升。那么,我認為在學生的學習出現問題時,我們要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衡量出與該學生匹配的開導方式,給予學生足夠的鼓勵和信任,使學生能夠明確自身具有的優(yōu)勢,讓學生待著成功的喜悅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這樣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其次,給予學生自信實質上是幫助學生塑造個人尊嚴,提升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若是在某一階段出現學習成績下降,那么就會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彌補,更嚴重的是有一些學生因為自我約束力較差,成績一落千丈后很難做到奮起直追。每一次考試、測評對于他們來說,都是自信心的挫敗與打擊,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學習失去積極性、主動性,甚至對學習喪失信心與興趣,在學習過程中會感到茫然、迷惘。針對這類型的學生,我們要給予一定的關心與尊重,幫助學生建立信心,讓他們敢于面對學習過程中的失利。我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名學生:他總是上課遲到,最嚴重的一段時間基本達到了每一節(jié)課都遲到,甚至會遲到二十分鐘左右。幾乎每一個學科的教師都跟他單獨談過,但并沒有任何成效,也許是因為談話次數過于頻繁,他曾經質問一名教師,他的遲到沒有妨礙別人,為什么要不停找他談話?這名學生讓很多科任教師焦頭爛額。在我接觸到這名學生的時候,我也找他談了一次話,我告訴他我明白他的遲到并不是短時內形成的習慣,所以我不要求他短時間內做出改正。我給他制定了“每周遲到計劃”,允許他每周遲到5次,逐周遞減,若是在計劃實施過程中他違反了規(guī)則,那么我會做出相應的處罰。同時,我告訴他,我知道他一定會珍惜這一周僅有的遲到機會,也相信他一定會做到逐周遞減。那次談話我能從他的眼神中看出驚訝,所以在我敘述完我的觀點之后他很認同的點頭。讓我驚喜的是他在第一周僅遲到兩次,我私下找到他并給予了表揚,逐漸地他遲到的次數越來越少,偶爾又遲到的現象,也會主動向教師致以歉意。
最后,作為教師要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給予足夠的信任,這樣會讓學生心生感恩,這樣學生會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進步。實質上,我們成年人也是一樣的,在生活中時常會遇到不想做或自認為做不好的事情。但若某一位朋友誠信托付給自己一件事,我們就會非常努力的把這件事做好,其實這就是因為我們感受了來自朋友的信任。我們要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衡量出與該學生匹配的開導方式,給予學生足夠的鼓勵和信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遇到困難和疑惑,我們給他們足夠的信任,他們就會很努力的解決困難。在課上我遇到過一名不做課堂筆記的學生,我多次問他為什么不做課堂筆記?他每次都告訴我忘記買筆記本。又一次上課的時候我?guī)Я艘槐竟P記本給他,并且?guī)退麑懞昧嗣帧N野驯咀咏o他的時候能夠從他的眼神中看出感動。后來,在我檢查課堂筆記的時候,我發(fā)現這名學生的字跡非常工整,筆記內容很詳細,是認真聽了我的課,他的成績也有很明顯的提升。
實質上,我們都是需要被信任的,常言道:“人與人交往的基本條件,就是能夠彼此信任”。信任是非常強大的力量,不僅僅可以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縮短,更重要的是被信任可以讓人感到幸福感,所以,我們要在教學活動中給予學生這種幸福感,讓他們能夠擁有足夠的自信心來面對學習中的障礙與困難,這不僅僅是為了學生的成績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信任能夠幫助學生塑造健康的成長狀態(tài)。
與此同時,作為教師還需要注重在塑造學生成才的過程中,每一名學生的個性化教育,也就是說,除了給與學生信任還要給予一定的尊重。日前,在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物館舉辦的以“師者、論道、篤行”為主題的活動中,個性化教育觀己經從“提高成績”升級到了“成長”和“成才”的高度。作為個性化教育的實踐者,金鑫表示,很多人認為教輔機構給很多學生增加了課業(yè)負擔,而個性化教育的目標就是要“減負”,通過糾正不良學習方法,提升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習興趣,以最小的學習時間成本,換取最大化的學習效益,從而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負擔。
根據現階段我國的基礎教育事業(yè)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情況來看,依照個性化教育的升級理念,有關機構將會構建面向廣大中小學生們的個性化教育輔導培訓的多功能服務平臺,按照為不同學生個性化定制的學習輔導方案和個人成長方案,提供學生發(fā)展個性和特長的專項輔導和培訓課程。
誠然,作為師者,不是說基礎教育不重要。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各門功課都得“優(yōu)”,作為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在成績上成為“常勝將軍”,事實往往不如人愿,免不了失望、嘆息。實際上,我們大可不必如此,因為除了語文、數學以外至少還有五種智能在個人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何況,建筑新世紀雄偉壯麗的大廈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
我們在教育中,不僅要重視成績,還要持“人各有別,材各有用”的觀點。承認人人有別,人人是才,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給學生不斷地鼓勵。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教育學生。如此一來,何愁子不成龍,女不成鳳。正可謂:人才輩出,桃李天下!
參考文獻:
[1]張萍,梁宗保,陳會昌,等.2~11歲兒童自我控制發(fā)展的穩(wěn)定性與變化及其性別差異[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8,(05).
[2]鄭暉,張靈聰,林金蘭.民辦初中生學習自控力、策略、自我效能和成績的關系[J].南昌高專學報,2017,(06).
[3]紀海英.中學生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及其與學業(yè)成就的相關研究[J].滁州學院學報,2018,(05).
(作者單位: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qū)永安鎮(zhèn)天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