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逸
2019年6月3日,全新益智答題闖關(guān)類電視節(jié)目《一站到底》精彩對決,選手中有政法大學的研究生導師,有中科院和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等高材生,有25歲便年收入過億的青年企業(yè)家。面對他們的挑戰(zhàn),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軌道和公交總隊警犬支隊二中隊指導員陳曦駿從開場吟誦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詞,到與其他選手PK時妙語連珠的對話,再到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經(jīng)史子集等五花八門的題目時精彩的解答,充分展示了新時代上海公安青年既能“上馬擊狂胡”又能“下馬草軍書”的詩書才氣,他以強勁的實力連續(xù)擊敗對手,成為本場冠軍并進入《一站到底》名人堂。
問陳曦駿奪冠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他說是近十年從警生涯給他帶來的無畏的勇氣。陳曦駿從警的第一個工作崗位是站區(qū)管理民警,在一站一警的地鐵車站工作了兩年,公共安全維護、糾紛調(diào)解、識疑盤查、治安整治……每一項都要求民警有獨當一面的能力?,F(xiàn)在,這位曾經(jīng)怕狗的帥小伙兒又變身為肯干實干的“鏟屎官”,人生的每一步,陳曦駿總能保持一種“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姿態(tài)和力量。
公安工作為陳曦駿帶來了理性剛強、果敢堅毅、心思縝密的氣場,詩詞愛好賦予了他感性細膩、典雅質(zhì)樸、自然含蓄的氣質(zhì)。之前,陳曦駿參加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節(jié)目時獲得了七夕專場冠軍,并在第四季高手較量中兩次返場,成為《中國詩詞大會》的人氣選手。而《一站到底》對知識面的考察要求更寬,陳曦駿奪冠得益于他熱愛讀書,熱愛學習,關(guān)心生活。走進陳曦駿的書房,書架上擺著滿滿的書,而他的床頭一直都會有一本書,每天睡前一小時是他的閱讀時間。不僅如此,他辦公室的更衣箱內(nèi)個人物品很少,但是其中的一個柜子卻堆滿了書。每天中午他幾乎從不午睡,而是選擇和這些書作伴,手機備忘錄和電腦桌面上滿滿的讀書筆記,是他每個午休時間筆耕不輟的成果。豐富的知識積累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在當年入警的公務(wù)員考試、各個等級的執(zhí)法資格考試,以及各類應(yīng)知應(yīng)會的階段性考試中,都能做到高分通過。
陳曦駿以鐵肩護百姓平安,用文墨展公安形象,顏值與智慧并存,才華和擔當系于一身。他與詩詞同好組建了“海晏詩社”,他的同名微博有34萬粉絲,博文閱讀數(shù)高達數(shù)百萬。
1987年,陳曦駿出生在東北松花江畔的佳木斯市。早年,爺爺總會以好吃的為“誘餌”教陳曦駿背些幼童啟蒙的詩。伴著爺爺線裝書里散發(fā)出的陣陣幽香,一首首古詩詞就像春日播下的種子,抓住時機在陳曦駿的心田里萌芽。
陳曦駿的父親也是一名詩詞愛好者,與大多數(shù)父子不同的是,陳曦駿與父親之間的溝通多了一座意蘊雋永的詩詞橋梁,《聲律啟蒙》和《笠翁對韻》便是父親送給他的童年啟蒙讀物。
從青緗萬卷間的稚子學垂綸,到學海逐浪涌的英才美少年,陳曦駿喜得父母和恩師的引領(lǐng),他如跨上看盡長安花的快馬,從詩經(jīng)楚辭到樂府長詩,中華古詩詞宮殿的山頂千門為他次第開放。
中學時代,陳曦駿除了能背誦大量的古詩詞外,還能運用文言進行古體詩文的創(chuàng)作,而進步更快的是他對歷史知識的掌握,每堂歷史課他都會用五分鐘講一個和本節(jié)課內(nèi)容有關(guān)的歷史故事,這五分鐘也成了同學們眾所期待的“課代表時間”。在高中和大學期間,他又愛上了哲學,這種愛好與堅持培養(yǎng)了他慎獨的品質(zhì)。
參加工作后,陳曦駿從一名普通新警逐漸成長為業(yè)務(wù)骨干和宣傳能手,并先后擔任總隊助理教官、團干部等職務(wù),多次獲得市局和總隊的表彰。去年,陳曦駿還徹底戒掉了曾用于打發(fā)閑暇時間的手機游戲,將更多時間用在業(yè)務(wù)資料研究和寫作能力鍛煉上?!耙嘤嘈闹瀑?,雖九死其猶未悔。我想把有限的時間用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正是這份對信念的堅持,讓他無論在聚光燈下的舞臺,還是維護公共安全的平臺,都能夠一站到底,舞出人生精彩。
2006年,陳曦駿從佳木斯考到上海海事大學后,在一次文藝晚會上,對穿著一身白裙的錢子琳一見鐘情。在之后的生活中,只要有錢子琳在的地方,陳曦駿就會熱情地打招呼刷存在感。即使是這樣,在當時的錢子琳眼中,陳曦駿仍然是“同學甲”。陳曦駿說,用“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來形容當時的自己再恰當不過了。
畢業(yè)后的一天,錢子琳在人民廣場和一個閨蜜相約吃飯,陳曦駿和他的同學剛好走進這家餐廳。在偌大的上海偶遇本來就是一件很有緣分的事情,這一次陳曦駿借機留了錢子琳的電話號碼。之后陳曦駿細心安慰、貼心呵護錢子琳,講歷史,講詩詞,還寫詩送給她,巨大的安全感讓剛剛結(jié)束上一段感情的錢子琳很快走出了陰霾。
詩詞情書讓兩位年輕人從“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開始,到“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無關(guān)風與月”,再到“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再到“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陳曦駿拉著錢子琳的手說,愿意陪她走出來,愿意和她一直走下去,并愿意為了兩人的未來留在這座城市。
有一天,陳曦駿在錢子琳家樓下路邊吃燒烤,正巧碰到了子琳的爸爸媽媽,于是便鼓起勇氣請他們一起吃。錢子琳的父親退伍前是部隊的一名政工干部,文采也很好,他和陳曦駿探討詩詞和古典文學,對小伙子的文學功底贊不絕口。陳曦駿用自己的才華獲得了錢子琳父母的認可,為自己贏得了愛情。
當時陳曦駿工作尚未定下來。為了愛情,他一邊去面試國企,被成功錄用,一邊準備考公務(wù)員,每天大量做題。那時候他的壓力很大,但每天看上去還是很樂觀很開心。最后,他在上海公務(wù)員考試中筆試和面試都名列前茅,成功地被上海市公安局錄用。
職場情場兩得意。2014年農(nóng)歷七月初七的七夕節(jié),來自黑龍江的才子和從小生活在上海的美女喜結(jié)連理。結(jié)婚那天,陳曦駿把戀愛時看過的電影票擺成了一個巨大的心形。
結(jié)婚后,陳曦駿忙于工作,經(jīng)常留下錢子琳在家“閑敲棋子落燈花”。陳曦駿不僅要在審理中與嫌疑人斗智斗勇,而且在外開展抓捕的工作也很多。每一次他夜間加班,錢子琳都會一夜不睡等他。錢子琳在招商銀行上海分行戰(zhàn)略客戶部擔任客戶經(jīng)理,她起初對丈夫的工作不是很理解,加班既沒有加班費又沒有補休。有一次她翻開了他的筆記本,看到他寫的幾行字,瞬間淚目了。那是戚繼光的《望闕臺》中的一句“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還有一句是“我愿將我的眼睛永遠望向黑暗,同時愿用我那并不強壯的身體,把黑暗盡可能地擋在你們的視線之外,你們看得到的只有我的背影”。
2018年七夕節(jié),《中國詩詞大會》來到被稱為是仙女下凡的江西新余,陳曦駿和錢子琳在節(jié)目中共話詩情愛意,雙雙表示:四年戀愛,四年婚姻,我們愿意陪著我們的雙胞胎寶寶從“溪頭臥剝蓮蓬”成長到兒女各當家。
陳曦駿有一對帥爆和萌化的雙胞胎寶寶:帥帥和萌萌。在2016年5月9日他30歲生日當天,作為他今生最珍貴的生日禮,帥帥和萌萌降生到了這個世界上。致翔和致宇的名字是陳曦駿給他倆一生的美好祝愿。
兩個小家伙雖然是雙胞胎,但是長相和性格卻不盡相同。帥帥皮膚稍黑,長得很型男,性格外向,模樣像爸爸;萌萌白白凈凈,像個女孩子,樣子也萌萌的,性格稍內(nèi)向,模樣像媽媽。
雖然帥帥、萌萌才三歲,但是相對同齡小朋友,他們的經(jīng)歷可真是豐富多了。剛剛會走路時,他倆就成為了哈哈少兒頻道的汪汪和烏糖的小舞伴。2018年《中國詩詞大會》七夕專場,這對剛滿兩歲的雙胞胎除了見證父母獲得冠軍之外,每人還上臺背誦了一首詩,由此成為了《中國詩詞大會》節(jié)目年齡最小的出鏡者,他倆在鏡頭前的表現(xiàn)獲得了董卿和點評嘉賓的稱贊和好評。帥帥和萌萌在錄制之后對詩詞產(chǎn)生了興趣,而后他們在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開門大吉》和《一站到底》等電視節(jié)目中都有出鏡。
現(xiàn)在,每天晚上陳曦駿的一小時閱讀時間,兩個孩子也會隔著小床來討論一番。有一次去南京錄制節(jié)目,空閑時陳曦駿帶他們?nèi)ベI玩具,他倆選擇了同一款變形金剛。之前給他們買玩具,哥哥和弟弟都有不同選擇。陳曦駿問他們這次為什么選同一款玩具,他們說,因為這個是警車,這里有爸爸。
前年11月,陳曦駿曾一連數(shù)日早晚高峰增援安檢,組織臨檢,夜間加班后不顧連續(xù)辦案的疲勞,又繼續(xù)加入扒竊人員案件的辦理中。一天晚上,他在送嫌疑人去看守所的途中突覺胸痛和頭暈,在服了兩顆保心丸后,繼續(xù)組織青年突擊隊開展臨檢工作,突然渾身癱軟了下來。他舍不得日夜在一起戰(zhàn)斗的警隊兄弟,也舍不得兩個小寶寶,淚水禁不住流了下來。幸好搶救及時,醫(yī)生認為陳曦駿的急性高血壓系身體和精神超負荷運轉(zhuǎn)所致,建議他休息一個月再去上班,可是陳曦駿只休息了一周就回到派出所繼續(xù)工作。
錢子琳是個慈母,而陳曦駿是個嚴父,所以兩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有一些矛盾。到了后來,這種矛盾倒成了一種分工:一個唱白臉,另一個唱紅臉。
陳曦駿值班加班是家常便飯,平時陪伴孩子的時間比較少,尤其到了節(jié)假日陪伴更是一種奢侈。于是他在陪伴的時候盡量帶孩子去公園親近自然,去博物館和科技館培養(yǎng)他們的探索精神,平時給他們講講詩詞講講故事。最近陳曦駿在喜馬拉雅電臺開設(shè)了賬號,利用午休和閑暇時間給兩個孩子錄了成長故事和詩詞,目前正在錄制的是歪歪兔系列。他還在收看《經(jīng)典永流傳》節(jié)目期間學唱古詩詞,這樣即便他不在家,兩個孩子也能聽到爸爸的聲音,讓他們的成長道路上不會缺失父愛。
兩個寶寶現(xiàn)在已經(jīng)三歲,對古詩詞有了一定的興趣,會背誦的也越來越多了。陳曦駿覺得,學習古詩詞是國人的一場必修課,他希望兩個孩子能從父母身上感受到詩詞的美感和給他們?nèi)松鷰淼牧α?,以后他們成長的道路上不但能學以致用,對于人生哲學也能從詩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出口。
(摘自《新民晚報社區(qū)版·家庭周刊》2019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