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兩岸高職(民辦)教育合作交流的歷史與現(xiàn)狀分析

        2019-10-08 07:34:28郭霞萍趙剛
        科學大眾·教師版 2019年3期
        關鍵詞:高職教育

        郭霞萍 趙剛

        摘 要:本文回顧了兩岸高職(民辦)教育政策演變及逐漸開放的過程,并以上海立達學院與臺灣醒吾科技大學的交流與合作為例,介紹了兩校合作交流的模式和制度,分析了目前兩校合作交流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相應對策,所得經(jīng)驗希望能對其他與臺交流學校有所借鑒和啟發(fā)。

        關鍵詞:兩岸; 高職教育; 合作交流; 歷史與現(xiàn)狀

        中圖分類號:G642.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3-114-003

        一、引言

        大陸自臺灣于1987年開放探親后,即頒發(fā)了《關于對臺灣進行教育交流的若干規(guī)定》,隨后又推出觀光旅游、臺商登陸、小三通等政策,奠定了兩岸交流的良好基礎。2008年開放大三通(通郵、通航、通商)后,一連串的兩岸政策開放,加上直航的方便性,促使兩岸交流日趨熱絡。兩岸教育的交流也早在1994年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兩岸學術交流”議題中獲深入討論,在兩岸交流速度不斷加快,范圍不斷加寬過程中,教育交流一直受到重視。[1]

        兩岸高職院校的交流如火如荼展開,對合作的模式進行了不斷的探討和試驗,比較常見的合作模式有:①校校合作模式:互派師生到對方學習、共同舉辦學術研討會、合作編寫教材、共建實驗室(實訓基地);②校企合作模式:大陸高校與在大陸的臺資企業(yè)或者在臺灣的臺灣企業(yè)開展合作辦學。通過實施訂單培養(yǎng)、共建實訓基地等形式,學校和企業(yè)雙方共同參與人才培養(yǎng);[2][3]③校校企合作模式:上述兩種模式的疊加;④學校與教育協(xié)會合作模式:學校與臺灣教育協(xié)會、行業(yè)協(xié)會合作,充分發(fā)揮臺灣教育協(xié)會的優(yōu)勢,并利用其在臺灣方面的資源;⑤教育協(xié)會之間合作模式:兩岸的教育協(xié)會相互交流,合作舉辦教育研討活動;[3]⑥交換學生短期研習模式:兩岸一些院?;ハ嘟粨Q學生進行短期交流。[4]各種合作模式的探索、實踐以及處理問題的方法對后來者繼續(xù)有效地交流和合作提供了寶貴的經(jīng)驗和建議。

        本文將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首先回顧兩岸教育交流的歷史和政策演變,然后以上海立達學院(2018年5月前為“上海立達職業(yè)技術學院”)與臺灣醒吾科技大學的交流與合作為例,介紹兩校合作交流的模式和制度,分析目前兩校合作交流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

        二、兩岸教育交流的歷史和政策演變

        (一)兩岸“學歷教育”交流的政策演變

        臺灣先后開放大陸學生赴臺就讀研究所、學士班和二年制學士班(即專升本)。臺灣于1997年10月22日公布《大陸地區(qū)學歷檢驗與采認辦法》[5],并于2011年1月6日公布修正案《大陸地區(qū)學歷采認辦法》,開始承認大陸“985工程”(大陸為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大學而實施的工程)為主的41所大學學歷,以吸引陸生赴臺就讀研究所[6]。為了招徠更多人才,臺灣教育主管部門于2013年3月12日宣布擴大采認“211工程”(大陸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工程)大學的學歷,總校數(shù)增至111所,主要涵蓋“211工程”重點學校(含“985”工程41所),但排除公安、軍事、醫(yī)療等相關院校[6]。2011年1月6日公布《大陸地區(qū)人民來臺就讀??埔陨蠈W校辦法》,并于2012年7月11日公布修正案,使得大陸學生赴臺灣就讀本科、專科有了法源依據(jù)。自2011年起,臺灣高校開始從大陸招收自費本科生,大陸教育部辦公廳發(fā)布“關于2011年臺灣高等學校在北京等六?。ㄊ校┱惺兆再M生等有關事項的通知”,至2013年,大陸生源地擴大到北京等8省(市)(見教港澳臺廳函[2013]15號)。大陸對專升本(即大陸專科畢業(yè)生赴臺攻讀本科)的開放直到2013年,并率先在福建、廣東兩省試點。“臺灣地區(qū)大學院校招收大陸地區(qū)學生聯(lián)合招生委員會”和“海峽兩岸招生服務中心”官網(wǎng)公布“2013年臺灣地區(qū)試辦科技校院二年制學士班聯(lián)合招收大陸學生簡章”,試點從福建及廣東18所學校??茟獙卯厴I(yè)生招生。2016年該政策進一步放開,試點北京、江蘇、福建、廣東、上海、浙江、湖北、遼寧八省市的81所公辦??茖W校招收??茟獙卯厴I(yè)生赴臺升本學習[7][8]。

        (二)兩岸“非學歷教育”交流的政策演變

        除了上述大陸學生赴臺接受學歷教育的交流之外,自兩岸三通以來,有不少學校之間開展了非學歷教育的交換生計劃。比較正式有系統(tǒng)的是從2007年開始,交流模式為雙方簽訂姐妹校、互認學分等協(xié)議,通過向臺灣教育主管部門核備通過后實施。首例的兩岸合作學校為大陸廣東工業(yè)大學與臺灣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進行的項目為本科學生的交換學習,從2007年開始每年都有交流與合作計劃。兩岸民辦高校比較大規(guī)模的交流是從2010年開始的。2010年秋季,臺灣73所高等院校從大陸招收2000名短期交換生,招收對象為大陸各省市高專(2年級)本科(2-3年級)學生。大陸高校學生如果赴臺短期學習,學費由學生自理,學習時間為一學期,修習12個學分,臺灣教育主管部門頒布每個學分學費為新臺幣2250元。另外,學生在臺灣學習期間,一學期的住宿費大約新臺幣10000元,生活費每月新臺幣5000-10000元(以臺灣新北市合作學校為例)。[9]

        三、上海立達學院與臺灣醒吾科技大學的交流與合作

        (三)兩校合作交流的歷史回顧

        1.上海立達學院確立和臺灣高校合作發(fā)展的思路。民辦高校發(fā)展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長久。由于上海立達學院與臺灣醒吾科技大學有著天然血脈的聯(lián)系(同一創(chuàng)辦人),學校領導經(jīng)過研究,明確與臺灣高校交流合作作為立達辦學的特色,學校確立了“借船出海,借潮行舟,借風使力,借石攻玉”的兩岸合作辦學方針。借船出海:借醒吾科技大學之船探索海外合作辦學之路;借潮行舟:借助海峽兩岸合作的歷史潮流,借鑒學習臺灣技職教育精髓;借風使力:借力上海推進教育國際化的東風,做好我校海外合作辦學的文章;借石攻玉:借鑒臺灣技職教育多年積累的成熟經(jīng)驗,提高我校辦學水平。兩岸合作辦學方針為兩校的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礎。

        2.簽署兩校交流協(xié)議,確定兩校合作意向。趁著2010年臺灣73所高等院校大規(guī)模集體招收短期交流生的機會,2010年3月25日,時為上海立達職業(yè)技術學院校長與臺灣醒吾技術學院(2012年升為臺灣醒吾科技大學)校長簽訂《上海立達職業(yè)技術學院與臺灣醒吾技術學院合作交流協(xié)議書》,確定兩校合作意向。2010年6月24日,申請文件《上海立達職業(yè)技術學院關于派遣學生赴臺灣醒吾技術學院交換學習的請示》送至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國際交流處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2010年7月1日收到《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同意上海立達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師學生共26人應邀赴臺交流立項的批復》。至此,開始了兩校師生的交流。

        (二)兩校初期合作交流的內(nèi)容和制度

        兩校在剛開始的合作交流中,主要以“學生交換”和“師資培訓”為重點,并且制定了一些交流的制度,截自2016年9月,共有9批師生赴臺交流學習。

        1.學生交換。兩校制定了學生交流的協(xié)議,涉及交流形式的內(nèi)容有三點:①進行短期游學;②一學期之短期研修交換;③陸生赴臺研修成績及格者,由臺灣醒吾技術學院核發(fā)學分證明。上海立達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務處針對學生的選課情況制訂了相關制度,規(guī)定課程分為必選課、限選課及任選課,必選課不少于12學分,限選課不少于4學分,規(guī)定必選課程一般為與學生本專業(yè)相關的課程,其中大學英語為全部學生必須修讀課程。學生選學與專業(yè)相關的課程并通過所修課程的考評后獲得相應的學分,由臺灣醒吾技術學院提供考試成績報告單或?qū)W分證明,立達學院依據(jù)學生成績單并按本院規(guī)定給予成績認定。這為學生的赴臺學習奠定了制度基礎,讓學習交流得以順利進行。

        2.師資培訓。兩校交流中很重要的一塊是師資培訓,主要形式是立達的教師赴臺交流學習,交流教師依專業(yè)選課旁聽、參加合作學校舉辦的教學研討會及參訪校企合作企業(yè)。學校要求教師通過交流,學習臺灣教師教學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及教學實驗設置模式等。雙方簽訂的合作辦學協(xié)議中有關教師交流的主要內(nèi)容有:①教師交流人數(shù)與期程依學校實際需要規(guī)劃;②邀請或推薦的交換教師由雙方協(xié)商選派;③交流教師的差旅費由原服務學校負擔;④交流期間交換教師的生活費由對方學校負擔。

        (三)兩校初期交流合作最大的阻礙與對策

        1.費用問題及解決對策。臺灣醒吾科技大學收取修學學生一學期學費人民幣5000元及住宿費(約新臺幣10000萬)。作為第一次試點,醒吾校方對學生超量選修課程沒有另外收費。學生除了學費,還負擔了諸如體檢費、保險費、來回飛機票的費用、在臺灣生活的費用,約人民幣25000-30000元/人,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2011年,上海立達職業(yè)技術學院獲上海市教委提撥補助交流經(jīng)費,補助老師和學生到臺灣醒吾科技大學的交流和學習,由于成效十分良好,且?guī)熒敌:蠹言u不斷,更確定了發(fā)展方向的正確性,因此連續(xù)獲得政府的第二、三次補助經(jīng)費。發(fā)展迄今,已有41位老師和345位學生赴臺灣醒吾科技大學等高校學習交流。

        2.交流遇到的瓶頸及解決對策。上海立達有的專業(yè)比如護理、機電與信息工程、航運物流等,因臺灣醒吾沒有設置相關的專業(yè),這些專業(yè)的師生一直找不到可以交流的平臺。上海立達職業(yè)技術學院借助醒吾科技大學的橋梁,積極拓展與其他臺灣民辦高校的合作,根據(jù)專業(yè)發(fā)展需要,合作的對象由臺灣醒吾科技大學擴展到與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長庚科技大學、佛光大學、德明財經(jīng)科技大學。上海立達職業(yè)技術學院還積極與蘭陽技術學院、崇右技術學院等10所臺灣喜來臺大學聯(lián)盟學校簽訂了合作協(xié)議,未來將進行各種專業(yè)科系的對接。

        (四)兩校開展全方位的深度合作交流方式

        1.共建二級學院、雙院長雙專業(yè)主任設置。2013年4月,上海立達職業(yè)技術學院與臺灣醒吾科技大學合作成立“立達-醒吾商貿(mào)學院”。新建學院由上海立達職業(yè)技術學院和臺灣醒吾科技大學合作辦學,實行雙院長制和雙專業(yè)主任制管理。這有利于立達學院深化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發(fā)揮學校辦學優(yōu)勢,推動辦學特色建設,有效整合辦學資源,提高辦學效益。

        繼成立“立達-醒吾商貿(mào)學院”之后,上海立達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各個二級學院紛紛效仿,針對不同專業(yè)選定臺灣合作學校優(yōu)勢專業(yè)做對接,成立合作學院。到2015年底,除基礎與外語學院以外,其他二級學院全部成立了合作學院:護理學院和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共同成立了“立達-長庚護理學院”,機電學院和臺北城市科技大學機電系共同成立了“上海立達-臺北城市機電學院”,藝術學院和佛光大學藝術系共同成立了“立達-佛光藝術學院”,航運物流學院和德明財經(jīng)科技大學管理系共同成立了“立達-德明管理學院”。

        2.合作建立連鎖經(jīng)營管理專業(yè)。上海立達職業(yè)技術學院與臺灣醒吾科技大學合作辦學,建立連鎖經(jīng)營管理專業(yè),學制三年,采用1.5+0.5+1的培養(yǎng)模式,即一年半在上海立達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習,半年在臺灣醒吾科技大學學習,一年在企業(yè)頂崗實習。由上海立達職業(yè)技術學院與臺灣醒吾科技大學的教授、博士,以及連鎖行業(yè)、連鎖企業(yè)的專家共同授課。臺灣醒吾科技大學每學期依計劃選派教師4-6人實施專業(yè)課程教學,還派遣臺灣副院長一位常駐上海立達技術學院,協(xié)助推動學院的專業(yè)教學實驗室建置及校企合作等工作。該專業(yè)課程體系由上海立達職業(yè)技術學院、臺灣醒吾科技大學、臺資連鎖企業(yè)三方共同制定,對接臺灣連鎖經(jīng)營管理專業(yè)課程,為赴臺就讀本科提供了有利條件。

        合作辦專業(yè)的模式目前還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是大陸方面的審批比較嚴。到目前為止,上海立達職業(yè)技術學院共有兩個專業(yè)獲批。

        3.合作開辦兩岸高職研究中心。2013年4月,上海立達職業(yè)技術學院和臺灣醒吾科技大學合作成立“海峽兩岸高職教育研究中心”,實行雙方共同建設和管理體制,研究人員由雙方協(xié)商安排?!爸行摹钡某闪⒂欣谶M一步借鑒臺灣高職教育成功經(jīng)驗,深入開展研究臺灣高職教育現(xiàn)狀,深化學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推動辦學特色建設。

        4.臺灣醒吾科技大學教師對上海立達職業(yè)技術學院師資的支持。自2011年9月到2013年12月,臺灣醒吾科技大學共派遣14位教師來立達授課,授課的學院分別有商貿(mào)學院,機電學院,藝術學院等。這不僅增強了立達的師資,給立達的學生帶來了不一樣的教學風格,也讓立達的老師學習了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科學的考核方式。

        5.學生設計作品聯(lián)展。為加強兩校合作與交流,配合上海立達職業(yè)技術學院校慶,醒吾科技大學與藝術學院合作舉辦學生設計作品聯(lián)展,并安排臺灣學生選讀藝術學院的多媒體課程,創(chuàng)造了學生交流學習的機會。

        6.兩校教師互訪、參觀交流。自2010年6月到2016年5月,上海立達職業(yè)技術學院共有48位教師赴臺考察學習,臺灣醒吾科技大學共有33位領導教師來立達訪問交流,就兩校的合作交流順利進行洽談商討。

        7.共同舉辦冷鏈物流教育論壇?!傲⑦_-德明航運物流學院”主辦,上??萍脊芾韺W校(該校物流專業(yè)和上海立達學院物流專業(yè)是中高職貫通物流管理(冷鏈物流)專業(yè)的合作學校)協(xié)辦,已分別在上海立達職業(yè)技術學院、德明財經(jīng)科技大學成功舉辦了兩屆“兩岸三校冷鏈物流教育論壇”,論壇邀請冷鏈物流企業(yè)高層、冷鏈物流協(xié)會專家做報告,在冷鏈物流界反響巨大,吸引了兩岸從事冷鏈物流研究、冷鏈物流教育及冷鏈物流行業(yè)的專家們齊聚一堂共同商討冷鏈物流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該論壇將輪流在立達和德明每年舉辦一次。

        四、兩校進一步合作交流的障礙和對策

        (一)政策法規(guī)層面的障礙和對策

        上海立達學院(2018年5月剛升為本科學院,只有5個專業(yè)為本科)主要為三年制大專院校,而臺灣醒吾科技大學為四年制本科院校且設有研究所,如果立達的學生畢業(yè)后能去醒吾繼續(xù)深造攻讀本科學位或碩士學位,對立達學生來說不失為一條理想的深造學習之路。但遺憾的是目前大陸學生赴臺專升本試點雖已擴展到上海地區(qū),但是只對包括上海工藝美術學院等6所公辦的??茖W校開放,還未對民辦的??茖W校如上海立達學院開放,立達學生目前還不能到醒吾專升本,獲得學士學位。建議有關部門能抓緊出臺政策,推廣試點經(jīng)驗,擴大試點范圍,給學生鋪就求學深造的良好通道。

        (二)實際操作層面的障礙和對策

        大陸地區(qū)的高職院校一般為三年制,學生畢業(yè)后進修學習管道不通暢,專升本與自考等制度不利于學生正規(guī)的學習知識,缺乏整體性的人才培育思維與功能。臺灣職業(yè)高等教育階段包括五專后二年、二專、二技、四技、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體系完備,各種學制之間銜接管道暢通。高職畢業(yè)后可再選讀二專或四技;二專、五專畢業(yè)可選讀二技,或從事實務具備職場經(jīng)驗后直接攻讀研究所學位。

        上海立達學院主要為三年制??圃盒?,受學制的制約,醒吾科大的本科學生到目前為止,僅有學生過來作1-3周短期交流,還沒有學生以交換生的方式在立達選修課程,上海立達升本無疑對未來兩校進行對等交流提供了基礎。對于專升本的需求,兩岸學校有著相同的目標,對大陸而言需要給專科學生一條升學本科的渠道;對臺灣技職類大學而言,生源缺少是面臨的嚴苛挑戰(zhàn)。如何創(chuàng)造雙贏,依賴兩岸政府的睿智。大陸可以學習臺灣職業(yè)高等教育的學制模式,為更多的專科學生鋪就求學深造之路,從而為兩岸民辦高校深層次合作交流奠定基礎。

        五、結(jié)論與展望

        臺灣的高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歷史比大陸長,其辦學理念和模式有不少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上海立達學院由于和臺灣醒吾科技大學在辦學之初就有著天然的裙帶關系(同一個創(chuàng)辦人),就兩岸合作辦學方面在上海高職院校中一直走在比較前面,也探索了一些有效的合作途徑,并逐步形成了教師交流、學生修學、成立合作學院(雙院長制)、聘請臺灣教師到立達任教、合作辦專業(yè)等合作辦學模式。這些模式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性還有待時間的檢驗,模式的改進、優(yōu)化更是我們一直重視的工作。

        雖然兩岸教育合作交流的進程會受到兩岸關系波動的影響,但我們相信,兩岸教育合作交流的發(fā)展符合兩岸人民的愿望和利益,發(fā)展的大趨勢不會改變。最后引用在第一屆“兩岸三校冷鏈物流教育論壇”中一位臺灣專家的話結(jié)束本文:“兩岸合,贏天下”。

        課題項目:上海交通職教集團項目,項目名稱:高職院校開展兩岸合作辦學的模式研究--以上海立達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項目編號:WJZA1506,項目負責人:趙剛。

        參考文獻:

        [1]黃燕飛.新形勢下兩岸高等技職教育合作契機[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2月,第7卷第1期,P115

        [2]殷革蘭,曹育南.淺談兩岸高職院校合作的著力點[J]中國高教研究,2006(3):61.

        [3]吳宗斌.閩臺職業(yè)教育交流合作先行先試模式探析[J]閩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6月,第14卷第2期,P9-10.

        [4]林萍,謝弦.海峽兩岸高等院校合作辦學對策研究[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4年7月下期,P257.

        [5]臺灣教育教育主管部門, www.edu.tw

        [6]國務院臺辦.http://www.gwytb.gov.cn/

        [7]臺灣地區(qū)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地區(qū)學生聯(lián)合招生委員會http://rusen.stust.edu.tw/cpx/index.html

        [8]海峽兩岸招生服務中心http://hxla.gatzs.com.cn/

        [9]http://baike.baidu.com/link?url=DjaHKxHb8xD_kYSwd-SGymZWq1N_FntcyJDZDoRwonsiwiXGFaoL_taLeo2X_ZjZW_2nVGcN-wrtn7jEOr5B1q

        猜你喜歡
        高職教育
        職業(yè)高校職業(yè)思想道德重要性探析
        工業(yè)分析與檢驗專業(yè)專業(yè)基礎課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淺談素質(zhì)拓展訓練對提高高職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作用
        高職軟件技術實訓考核評價標準構(gòu)建
        科技視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2:06:01
        高職院校新開設無人機專業(yè)的探討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7:52:40
        現(xiàn)代學徒制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的高職軟件技術專業(yè)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營改增”對高職會計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時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3:38:38
        人文主義視野下的高職教育研究
        職業(yè)(2016年10期)2016-10-20 21:52:25
        以就業(yè)為導向的高職學生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3:04:11
        微商思維在高職市場營銷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2:57:22
        av网站免费观看入口| 欧洲中文字幕| h动漫尤物视频| 青青久久精品一本一区人人| 邻居少妇张开腿让我爽了一夜| a级毛片成人网站免费看| caoporen国产91在线|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偷拍色图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理论片| 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 加勒比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6国产精品久久久| 又黄又爽又色又刺激的视频| 国内自拍偷拍亚洲天堂| 日本女同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最新| 欧美丰满熟妇乱xxxxx图片| 尤物AV无码色AV无码麻豆 | 丁香美女社区| 免费啪啪视频一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极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 男人扒开女人下面狂躁小视频| 综合91在线精品| 隔壁的日本人妻bd高清中字 | 情侣黄网站免费看| 一区二区免费电影| 国产免费网站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线免费播放软件 | 永久免费无码av在线网站| 欧美精品色婷婷五月综合|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在线中二区 | 风间由美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性无码一区二区爱爱| 偷偷夜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亚洲人成网网址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