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海
摘 要:本文從體育中考的目的,意義及現(xiàn)狀來闡述體育中考方案項目設置必須遵循的原則,希望以學生運動能力的發(fā)展帶動學生運動體能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技能。
關鍵詞:“體育中考”: “方案設置”
中圖分類號:G633.7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4-015-001
一、體育中考的意義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學校體育教學進行了深入改革,中考體育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綜觀我省歷年來中考體育的發(fā)展狀況,有些縣市中考體育已經顯示出一定的不足,仍有許多進一步改革的空間,在現(xiàn)階段應試教育的“慣性”作用下,如何設置既能適應新課程的理念,又能克服應試教育的頑疾,切實可行的改革中考體育體制,顯得尤為重要。
中考體育作為一種手段,以實現(xiàn)“激勵學生積極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樹立現(xiàn)代體育意識,培養(yǎng)體育習慣和品質;給予更多學生鍛煉的時間,減輕學習壓力,促進心理健康;提高學校對體育重視,促進學校體育的發(fā)展;引起社會的關注,提高體育的地位”為目標。
那么中考體育改革離實現(xiàn)這一目標還有哪些差距呢?到底該如何使中考體育與新課程的實施接軌,使中考體育成為新課程改革的推動力呢?
體育中考方案既要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項目和要求有機結合,又要關注個體差異,充分發(fā)揮出該標準激勵和促進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作用,這是與新課程接軌最有力的體現(xiàn)。
二、目前體育中考現(xiàn)狀
1.項目設置的局限性
我省于90年代中期實行體育中考,首先按傳統(tǒng)的“跑、跳繩、籃球、排球、立定跳遠”等進行考試項目設置,確立為中考內容,持續(xù)了十多年,期間經過了數(shù)次修改,主要總分和評分標準方面以及考試項目都進行了修改。從歷年體育中考方案項目設置情況來看,從全部必考項目→到選項考核→再到必考和選項考核的結合,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充分考慮學生個體的差異以及興趣、特長、愛好的不同。同時具體項目上也存在局限性,主要針對身體素質項目上的測試,無法激發(fā)學生進行自覺鍛煉的熱情。
在這種狀態(tài)下,學校體育教學中常常會出現(xiàn)一種異化現(xiàn)象,也就是所謂的體育“應試”教學,具體表現(xiàn)為體育教學內容無目標、無計劃、有很大的隨意性;教學方法簡單化,只是進行機械的單個動作教學。造成初一、初二體育課像“放羊”一樣隨意上,初三時則逼著學生天天圍著體育中考內容轉。在課堂上勢必會出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分數(shù)已達到滿分的學生可以不受管束,自由開展自己所喜歡的運動項目,而未達滿分的學生則機械重復著自己不喜歡,甚至厭惡的考試項目的練習。長期這樣,惡性循環(huán),產生明顯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原本素質好的學生由于參加個人喜歡的運動項目,體質越來越好,興趣日益濃厚,而那些素質原本較弱的學生,由于每節(jié)課都在機械地重復著考核的內容,不免對體育課產生了厭惡與恐懼。結果使得學生不明確鍛煉的價值,只能將體育考試當成又增加了一門應試科目,反而又多了一種負擔,這樣與設立體育中考的初衷是格格不入的。這樣的體育課能增進學生健康,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嗎?這樣的體育課能符合新課程的理念嗎?如果再這樣下去,我們的課程改革今后該如何進行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2.中考體育欠規(guī)范,難給學生科學、客觀、公正的評價
在體育考試過程中缺乏公平公正以及考試標準的不合理等問題,實際上也是對那些身體素質好、鍛煉勤奮、自覺性好的學生極大的不公平,同時也給以后的體育教學帶來很大的負面效應,我們應提升到育人的高度來重視這個問題,要培養(yǎng)學生誠實守信的高尚品質、健壯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健康的審美情趣。
三、中考方案項目設置的原則
1.明確體育中考的目的
結合我省體育中考方案項目設置情況來看,從全部必考項目→到選項考核→再到必考和選項考核的結合,正努力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充分考慮學生個體的差異以及興趣、特長、愛好的不同。具體項目上也是從與先天素質有決定因素項目,樹立了學生由到達目標的跑、跳、投等純競技項目,演變成只要堅持鍛煉都能進步提高的素質和技能的自信心,提高了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有力地激發(fā)了學生進行自覺鍛煉的熱情。
(1)力求未來中考測試項目全面涉及初中體育教材內容,包括田徑、球類、體操、武術、體育舞蹈、身體機能測試等。這樣有利于學生選擇符合自身特點、興趣愛好的運動項目。
(2)實行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體育中考總分由體育平時成績和現(xiàn)場測試兩部分組成。
不難看出,隨著體育中考的完善,考試方案項目的設置必然符合自身特點、興趣愛好的運動項目,無形中提高了體育鍛煉的自覺性。體育學習過程性評價的介入,學生體質健康問題得到重視,充分體現(xiàn)了體育教育的指導思想:立德樹人,健康第一。
2.回歸“常態(tài)”教學,保證中考方案項目設置安全可操作性
初中階段是學生生長發(fā)育最快、最敏感的時期,在這一關鍵時期,學生保持經常性的體育鍛煉對他們健康成長,乃至一生的健康生活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教育的本質和目標是提高代表民族未來學生的綜合素質,適應社會提升競爭能力,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所以提高學生的生命質量自然應是學校教育工作重點,應成為學校教育工作的常規(guī)和校園文化。
作為讓學生生活得更健康的體育教師,應該在保證他們安全的基本前提下開展教學。通過有效有趣的方法,教學內容的開發(fā)和變革,既能順應學生的運動興趣,又可以增強體質,發(fā)展運動技能,提高考試分數(shù),這樣體育考試作為保障體育課開設的手段也有了它存在的空間,體育考試才能發(fā)揮真正的意義和價值。
3.有利于學生樹立健康理念,為學校體育教學指明正確的方向
在我們還不能擺脫應試教育的圈子時,考試內容和要求就是教學的指揮棒,所以體育中考方案中各個項目的考試規(guī)則和要求直接會影響到體育課的教學。對于學生體質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關鍵還在于健康理念的樹立,要有正確的健康知識,重視在體育教學中教會學生幾項運動技能,讓學生喜歡玩、學會玩,希望以學生運動能力的發(fā)展帶動學生運動體能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