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春
[摘 要]語文活動是一種有效的閱讀教學方式,能讓學生體會到語文的藝術魅力。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口頭表達活動、閱讀內化活動、書面展示活動、生活實踐活動等,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聯(lián)想思維、歸納思維和發(fā)散思維等。
[關鍵詞]語文活動;多元思維;口頭表達;生活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22-0031-02
語文活動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式,能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語文活動的內容極為豐富,活動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因此,教師要有篩選意識,從學生的學力出發(fā),為學生設置多種實踐活動,以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陬^表達活動、閱讀內化活動、書面展示活動、生活交際活動,都是學生喜歡的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教師要進行必要的引導,使學生快速地拓展學習思維的寬度、深度。
口頭表達是培養(yǎng)學生形象思維的重要途徑。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設置口頭表達活動,為不同群體的學生提供不同的訓練內容,以有效激活學生的形象思維。在閱讀課堂上,口頭表達的形式多樣性,如陳述文本內容、復述文本故事、展開課堂討論、組織集體辯論等,都屬于口頭表達活動的范圍。學生對這些活動形式有特殊的興趣,其教學效率也會更高。
在進行口頭表達訓練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實際。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相對書面表達,學生更喜歡口頭表達。這是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充分考慮的因素。如,教學統(tǒng)編教材二年級下冊的《一匹出色的馬》一文,教師與學生一起梳理文意,然后給學生布置一個復述課文的口語訓練活動:“課文講述了家庭中發(fā)生的一件小事。這是一件怎樣的事情呢?如果讓你按照起因、經過、高潮、結局的順序復述這個故事,你能夠圓滿地完成任務嗎?”學生的基礎不同,復述能力也不一樣,對教師布置的任務也有不同的反應。為提升學生復述的自信心,教師先讓學優(yōu)生開始復述,然后再找中等生復述。
對二年級學生來說,復述課文的確存在一定的困難。復述是一種立體的思維活動,既要有故事發(fā)展的邏輯思維,又要有文本內容的形象思維。教師給出針對性的引導,確保學生都能夠找到復述課文的思路,發(fā)展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對文本內容展開深度挖掘,找到更多閱讀思維的對接點,為學生布置閱讀實踐活動,以提升學生聯(lián)想思維能力。閱讀形式多種多樣,如感情誦讀、質疑釋疑、語言賞析、遷移仿寫等,都屬于閱讀實踐活動。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學習需要出發(fā),為學生提供適宜的閱讀實踐機會。在課堂上,教師要進行積極的指導,讓學生順利地展開閱讀學習活動。這樣,在激活學生聯(lián)想思維的同時,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品質。
在教學中,教師要對文本展開深度解析,引導學生進入文本的核心,讓學生運用聯(lián)想思維對閱讀內容展開思考,以形成更豐富的理性認知。如,學習《小馬過河》,經過初步閱讀,在學生基本掌握文本的內容后,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質疑活動:“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先展開討論,就課文內容提出問題;然后,小組代表再來抽取問題,組內討論解決這些問題?!甭犝f要提出思考問題,讓其他同學解答,學生頓時活躍起來。閱讀文本、查閱材料、展開討論,問題不斷涌現(xiàn)出來。在各個小組將問題交給教師后,教師篩選出有價值的問題,并讓各個學習小組來抽取問題。當抽取到問題后,學生快速展開討論。教師深入到小組中,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如,對這一問題:“從小馬過河的故事中,你獲得哪些啟示?如果你遇到了困難,你會怎么做呢?”有的學生這樣回答:“小馬經過大膽實踐,終于獲得了真知。這個故事啟示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如果遇到了一些困難,不能害怕膽怯,應該知難而上,勇敢地面對,這樣才能獲得最后的勝利?!苯處熯M行指導:“你的回答很好,但只有勇氣是不夠的。我們要多用腦子考慮,這樣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良策?!?/p>
教師為學生布置質疑活動,因為帶有對抗性質,成功調動學生聯(lián)想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自然地進入學習情境中,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閱讀教學,書面展示活動呈現(xiàn)個性化特征。書面作業(yè)展示是展示活動的主要形式,但學生對此早已產生了審美疲勞。因此,在設計書面展示活動時,教師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對書面展示活動的形式深入思考。閱讀反思、讀書體會、知識梳理、仿寫續(xù)寫、擴寫改寫等,都屬于書面展示活動。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實際需要作出規(guī)劃,以歷練學生的歸納思維能力。
低年級學生對書面表達存在畏懼感,不是無話可說就是有話說不出。因此,教師要進行引導和示范,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歸納思維能力。如,教學《太空生活趣事多》一文,教師先引導學生梳理文意,掃除文字障礙,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清晰認知。為讓學生展開深度思考,教師設置了一個讀寫任務:“能夠到太空走一遭,恐怕是很多人的共同愿望。假如你有機會成為一名宇航員,真正進入太空,你準備做哪些事情呢?不妨以書面的形式展示出來?!甭犝f要展望宇航員的生活,學生自然是興致勃勃地參與到活動中。在課堂展示階段,教師任意抽取學生的寫話進行展示。有的學生這樣寫道:“如果我能夠進入太空,我最想做的就是拍照,要將太空的美景全部拍下來,與我的伙伴分享?!币灿械膶W生寫道:“我去太空之后,最想做的是太空漫步。這該是多么有趣的事情?!?/p>
教師為學生布置了特定的書面寫話任務,成功地激活了學生學習思維。因為做航天員,能夠飛進廣袤的太空中,這對學生來說太有誘惑力了,所以學生能聯(lián)系課文,展開表達。這樣,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
生活為學生的語文活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生活,進行語文實踐活動,以促進學生發(fā)散思維的發(fā)展。實地觀察、社會調查、信息搜集、公益宣傳等,都屬于典型的生活實踐活動。在生活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利用多種手段,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讓學生深入生活、了解生活、表達生活,以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青蛙賣泥塘》是一篇童話故事,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非常適合展開生活實踐活動。教學時,教師與學生一起閱讀文本故事,梳理文本情節(jié),使學生很快就掌握了故事梗概。為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教師設置了童話故事信息的搜集任務:“童話故事資源極為豐富。請大家展開信息搜集,對相關信息進行整合、優(yōu)化處理,并選擇一個童話故事,準備講給大家聽?!被丶抑?,學生向父母請教,讓父母幫忙到網(wǎng)上搜集,很快就找到一些有趣的童話故事。學生練習講故事,準備參與課堂展示活動。課堂展示階段,學生發(fā)言的熱情很高。有的學生講述烏鴉的故事,有的學生講述孔雀的故事,還有的學生講述大灰狼的故事。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評價,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童話故事的藝術魅力,并獲得發(fā)散思維能力的提升。
童話故事的搜集,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調動起來。小學生對童話故事有特殊的情結,喜歡聽童話故事,也愿意講童話故事。教師為學生提供難得的展示機會,使學生主動參與活動。在搜集、試講、展示等活動中,學生的學習思維得到有效的歷練。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心理展開教學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獲得語文思維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