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家庭教育是一件關乎中華民族千秋萬代繁榮昌盛的事業(yè)!我和我的團隊,幾十年來一直在倡導和實踐著生態(tài)教育,把教育作為一個系統(tǒng)工程進行實踐和研究。很多人認為,教育是由教育部門、特別是學校主要負責的事業(yè),但從來就不是,也不應該只是一個教育部門能夠完全落實的事。教育是國家民族的大計,教育是黨的事業(yè),教育是社會的事業(yè),教育是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工程。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成敗,人人有責。
教育的對象是人,目的是促進人全面、健康、和諧地發(fā)展。而人是在環(huán)境中生存和成長的。良好的社會風氣之下,國民的素質自然會好;良好的家風氛圍里,孩子的品質與習慣自然也會得到很好的養(yǎng)成。
試想,兒童在家暴傾向明顯的家庭里,會長成什么樣?在父母總是挖空心思算計別人、蠅營狗茍的陰影里,在父母整天為是否贍養(yǎng)老人的吵鬧不休中,孩子會怎樣成長?在年輕父母不思進取,動不動鬧離婚的家庭中,孩子又會是一種怎樣的成長呢?
我們不去幫助與指導這些家庭改善家道家風,提升倫理修養(yǎng),這樣的家庭能夠和諧、平安嗎?在一個家庭中,一個孩子的成長出了問題,這個家庭會幸福嗎?
我們每年都會讀到這樣的新聞:高考結束了,民政局熱鬧了,很多父母會辦離婚……難道我們在做這樣的報道、見著這樣的情景時,心里就沒有一點難以名狀的悲涼嗎?難道居高不下的離婚率還不能引發(fā)我們對家長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視嗎?
古人云:“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币粋€人不經(jīng)歷為人父母的艱辛,不能操持好一個家庭,又怎么奢望他能夠成為一個“治國平天下”的君子呢?
孩子健康成長是一個家庭幸福美滿的晴雨表;家庭教育是教育的牛鼻子,教育的源頭在家庭。家長優(yōu)秀了,家庭教育優(yōu)質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就有了良好的生態(tài)場,孩子成長的第一道關卡就有了最基本的保證。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真正的要義是不要讓孩子輸在家庭教育這道起跑線上。
習總書記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講過,家長,特別是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大,往往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他還指出,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讓千千萬萬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我和工作室各位專家一定要盡力、努力做好家庭教育事業(yè)。
我們將通過走街進村到社區(qū)的宣傳講解,讓全社會真正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們將通過“智慧家長成長計劃”的落實,推動家庭、家教和家風的形成;我們將充分發(fā)現(xiàn)、挖掘和宣傳成功家長的家教事跡和教子有方的經(jīng)驗,為教育部門、各類學校和各種教育機構提供開展家庭教育的豐富資源;我們還將通過積極工作,開展一系列的家長培訓、母親培訓、準家長培訓、家風建設培訓等利在千秋萬代的良心工程,指導并幫助社區(qū)家庭服務指導站開展行之有效的工作。
我們要讓每一對申請結婚的準夫妻都懂得為什么要結婚,怎樣做丈夫、做妻子;讓每一位年輕父母都懂得如何做爸爸、做媽媽,為什么要孕育子女;讓每一個已經(jīng)有了孩子的家庭都明白如何承擔起養(yǎng)育兒女的責任,如何陪伴孩子的成長,如何營造和諧的家庭文化氛圍,如何養(yǎng)成嬰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
我們要讓每一個家庭都能成為小小的學習成長共同體,親子閱讀,晨光誦讀,燈下伴讀,讓每一個孩子愛讀書會表達,愛科學會思考;力求讓每一個家庭都能做到,尊老愛幼,妻賢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讀傳家,勤儉持家,知書達禮,遵紀守法;讓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家庭生活中傳承,讓對黨的忠誠、對祖國的熱愛成為家庭教育和家風建設的精神內(nèi)核。誠如是,還愁我們中華民族不能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嗎?
(本文摘自蔡明在江蘇省婦聯(lián)“莫愁家庭教育”名師名家工作室成立儀式上的發(fā)言。)
攝影:楊易霖
編輯 喬可可 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