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倩 遲鳳 王翠嬌
【摘?要】 目的:對比不同放射診斷方法在肺癌和良性腫瘤中的應用。方法:選擇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79例經(jīng)手術病理確診的肺癌及肺部良性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X線組(36例)和CT組(43例)。兩組分別接受X線檢查、CT檢查。結果:CT組肺癌、肺部良性腫瘤診斷準確率均高于X線組(P<0.05)。CT組肺部病灶典型征象檢出率高于X線組(P<0.05)。結論:肺癌及良性腫瘤的放射診斷中,CT檢查的診斷準確率更高。
【關鍵詞】
肺癌;良性腫瘤;放射診斷方法
作為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肺癌已經(jīng)成為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1]。隨著肺癌治療經(jīng)驗的不斷豐富,早期確診已經(jīng)成為公認的改善肺癌患者預后的方法。目前肺癌診斷面臨的困難主要為:肺癌與肺部良性癥狀特征相似,難以進行鑒別區(qū)分[2]。放射診斷技術的發(fā)展使得這類技術在肺癌與肺部良性腫瘤的鑒別中得到了良好的應用。為了對比X線檢查與CT檢查的價值,本研究針對79例患者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79例肺癌及肺部良性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jīng)手術病理確診。依據(jù)患者所接收放射診斷方法的差異,分為X線組(36例)和CT組(43例)。X線組男19例,女17例;年齡(51.3±3.6)歲。CT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51.6±3.5)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
1.2?方法
X線組接受X線檢查:受檢者以正側位站立,選用DX-D300型號X線機及攝片系統(tǒng)行X線檢查。參數(shù)設置:電壓60~70kV,管電流28~32mA。給予受檢者X線檢查時,需注意充分掃描肺部及周圍組織。
CT組接受CT檢查:選用西門子Somatom Definition AS型號64排CT機行CT檢查。受檢者體位為站立正側位。參數(shù)設置:電流80~130mA,電壓及層厚參數(shù)分別為120kV、1.25mm。指導受檢者于平靜呼吸狀態(tài)下,維持屏息狀態(tài),以CT機自受檢者肺尖部開始掃描,直至掃描至受檢者肺底部為止。發(fā)現(xiàn)受檢者肺部存在病灶后,經(jīng)受檢者肘靜脈以高壓注射器給予受檢者靜脈輸注100mL碘海醇,行CT增強掃描。薄層掃描層厚參數(shù)為1.25mm。
1.3?觀察指標
評估患者的診斷準確性,分析患者的影像學表現(xiàn)。
1.4?統(tǒng)計學方法
以SPSS 17.0軟件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用t進行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進行描述,行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診斷準確性
X線組患者經(jīng)手術病理證實:22例為肺癌,14例為肺部良性腫瘤;CT組經(jīng)手術病理證實:26例為肺癌,17例為肺部良性腫瘤。以手術病理診斷為金標準,評估X線檢查及CT檢查的診斷準確性。X線組肺癌診斷準確性為81.82%,肺部良性腫瘤診斷準確率為78.57%,均低于CT組。見表1。
2.2?影像學表現(xiàn)
X線組典型征象檢出率50.00%(18/36),低于CT組的74.42%(32/43)(P<0.05)。見表2。
3?討論
近年來,肺癌發(fā)病率的升高使得肺癌管理逐漸引起人們的廣泛重視。早期診斷作為改善肺癌預后的關鍵,其難度具體體現(xiàn)為:當發(fā)現(xiàn)患者肺部存在腫瘤病灶時,如何通過適宜的方法區(qū)分患者為肺癌或肺部良性腫瘤[3]。
手術病理檢查是臨床診斷肺癌及肺部良性腫瘤的金標準[4]。雖然這種診斷方法可保障最終診斷結果的準確性,但其創(chuàng)傷性特征決定著這種方法不適用于肺癌、肺部良性腫瘤的初篩鑒別。
放射診斷技術的發(fā)展為肺癌與肺部良性腫瘤的鑒別提供了新的方向。到目前為止,可用于肺癌、肺部良性腫瘤鑒別中的放射診斷技術類型較多,如X線檢查、CT檢查等[5]。不同放射診斷技術在診斷原理及分辨率等方面的差異決定其在肺癌、肺部良性腫瘤診斷中的應用效果各異。
X線檢查具有檢測成本低、操作便捷等優(yōu)勢,將其用于肺癌及肺部良性腫瘤的鑒別,可清晰顯示受檢者的腫瘤直徑、位置信息,為醫(yī)師的鑒別結果判讀提供支持。但有研究證實,這種放射診斷技術雖然可用于肺癌及肺部良性腫瘤的鑒別,但其準確性欠佳[6]。
CT檢查作為一種臨床常用的放射診斷技術,其鑒別肺癌及肺部良性腫瘤的原理為:這種放射診斷技術可為醫(yī)師提供清晰的肺部病灶圖像,便于醫(yī)師通過圖像中病灶外部形態(tài)、內(nèi)部結構等進行分析,獲得最終診斷結果。相對于X線檢查而言,CT檢查在肺癌、肺部良性腫瘤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優(yōu)勢體現(xiàn)為:1)對肺部病灶的觀察更加清晰、準確。給予患者CT檢查時,患者的肺部病灶輪廓、大小及邊緣狀況等均可得到精確識別。2)誤診、漏診率低。相對于X線檢查而言,CT檢查可降低肺癌、肺部良性腫瘤誤診、漏診率的原因為:這種放射診斷技術可于掃描患者肺部病灶時,經(jīng)任意方向進行重建,此外,CT放射診斷技術的連續(xù)無間斷掃描特征有助于精確發(fā)現(xiàn)肺部的微小病灶。本研究證實CT組肺癌診斷準確率96.15%、肺部良性腫瘤診斷準確率94.12%均高于X線組(P<0.05)。3)避免呼吸因素干擾。肺部腫瘤的特殊性在于在選用放射診斷技術掃描時,患者的呼吸動作可導致隔膜移位,進而導致肺部病灶難以被準確發(fā)現(xiàn),進而影響最終診斷結果的準確性。與其他放射診斷技術相比,CT檢查的優(yōu)勢在于其可有效避免呼吸因素帶來的隔膜位置改變的影響。這一優(yōu)勢為CT檢查在肺癌、肺部良性腫瘤鑒別診斷中的普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4)增強掃描。當發(fā)現(xiàn)受檢者肺部存在可疑病灶時,CT檢查可通過增強掃描,進一步分析病灶周圍組織及內(nèi)部狀況,進而避免肺癌、肺部良性腫瘤漏診、誤診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在鑒別肺癌及肺部良性腫瘤的過程中,可引入CT檢查方法,以確保肺癌患者能夠于較短時間內(nèi)識別出來,進而通過適宜的治療促進患者預后的改善。
參考文獻
[1] 劉秀玲.肺癌和良性腫瘤應用不同放射診斷方法鑒別的比較[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8,29(12):1482-1484.
[2] 舒松,金威,吳明,等.肺癌與良性腫瘤經(jīng)不同放射診斷方法鑒別的比較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18,02(22):230-231.
[3] 劉田禮.關于不同放射診斷方法鑒別肺癌與良性腫瘤的對比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18,02(20):79-80.
[4] 龔志高.不同放射診斷方法鑒別肺癌與良性腫瘤的對比分析[J].現(xiàn)代醫(yī)用影像學,2018,27(01):154-155.
[5] 甘志蘭,趙劍波,晏毅杰.關于不同放射診斷方法鑒別肺癌與良性腫瘤的對比分析[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17,23(22):20-21.
[6] 陳星隆.不同放射診斷方法鑒別肺癌與良性腫瘤的對比探討[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0(08):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