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2)研究組與參照組之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鉑類抗癌藥物在婦科"/>
陳雪梅 張紅銀
【摘?要】 目的:研究鉑類抗癌藥物在婦科腫瘤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抽取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500例婦科腫瘤患者,采用隨機綜合平衡法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750例。參照組采用紫杉醇聯合卡鉑化療,研究組采用紫杉醇聯合順鉑化療。治療6個月后觀察治療總有效率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1)研究組與參照組之間治療總有效率對比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研究組與參照組之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鉑類抗癌藥物在婦科腫瘤治療中具有顯著效果,安全性及治療效果均處于較高水平。
【關鍵詞】 鉑類抗癌藥物;婦科腫瘤;化療;紫杉醇
婦科腫瘤包括外陰腫瘤、子宮腫瘤、陰道腫瘤、卵巢腫瘤和輸卵管腫瘤等,臨床子宮及卵巢腫瘤較為常見。據臨床資料[1]記載,婦科腫瘤患者如未能及時給予其有效治療,會對其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甚至會威脅其生命。因此,臨床針對婦科腫瘤患者應及時擬定治療措施,改善其病情的同時對其健康提供保障。有資料指出[2],在治療婦科腫瘤患者時采用鉑類抗癌藥物可對其病情進行控制,并減少不良反應對機體造成的負面損傷,但臨床圍繞上述理論開展的研究相對較少,故而本院圍繞婦科腫瘤患者治療開展研究,選取1500例婦科腫瘤患者采用紫杉醇聯合鉑類藥物化療治療,整理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抽取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500例婦科腫瘤患者,納入標準:1)患者均符合《婦科腫瘤診療指南》中相關腫瘤疾病診斷標準;2)經臨床病理學及影像學等綜合診斷確診;3)患者腫瘤類型包括外陰腫瘤、子宮腫瘤、陰道腫、卵巢腫瘤等;4)明確并自愿參與研究內容開展;5)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器質性損傷及臟器疾病;2)合并神經功能及認知功能障礙;3)抗拒治療開展者;4)對研究采用藥物成分過敏者;5)參與其他研究者。采用隨機綜合平衡法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750例。研究組年齡51~74歲,平均(62.6±1.4)歲;其中外陰腫瘤40例、子宮腫瘤310例、陰道腫瘤260例、卵巢腫瘤140例。參照組年齡52~75歲,平均(62.3±1.4)歲;其中外陰腫瘤42例、子宮腫瘤318例、陰道腫瘤240例、卵巢腫瘤150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經統計學SPSS 21.0對比分析結果顯示,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研究。
1.2?方法
參照組采用紫杉醇聯合卡鉑化療,化療第1d將30mg紫杉醇(生產企業(yè):海正輝瑞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9378)加入0.9%的氯化鈉溶液進行稀釋,至100mL靜滴給藥,于30min內完成,后對患者進行密切觀察,如未發(fā)生過敏反應則再次稀釋500mL靜滴,于2h內完成;第2~4d,將150mg卡鉑(生產廠家:齊魯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20028)加入0.9%的氯化鈉溶液500mL,靜滴給藥,于2h內完成,每天1次;研究組采用紫杉醇聯合順鉑化療,紫杉醇給藥方式同參照組,于2~4d將70mg/m2順鉑(生產廠家:齊魯制藥海南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73652)靜滴給藥,每天1次;治療1次為一個療程,均連續(xù)治療6個療程,各療程之間間隔21d。
1.3?觀察指標療效判定
治療6個月后觀察治療總有效率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治療總有效率以患者治療后病情改善程度進行判定,完全緩解:患者經治療,其臨床指標及瘤體基本消失,且持續(xù)時間超過1個月;部分緩解:經治療,患者臨床指標有改善,瘤體減少30%以上;穩(wěn)定:患者經治療,瘤體減少30%以下或增大20%以內,無其他瘤體組織生成;進展:患者治療后病情未得到改善,有新腫瘤組織出現;治療總有效率=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穩(wěn)定率[3]。
1.4?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處理采取SPSS 21.0統計學軟件開展,計數數據呈%表示,采用卡方χ2檢驗;計量數據呈(±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當P<0.05時,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總有效率
研究組與參照組之間治療總有效率對比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不良反應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2.67%(170/750);參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3.73%(178/750)。研究組與參照組之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183,P=0.669)。見表2。
3?討論
婦科腫瘤疾病在臨床中具有常見、易發(fā)、治療難度大、危害大等特點,如未能得到有效治療,便會對其健康乃至生命造成威脅。以往臨床針對婦科腫瘤患者多采用鉑類藥物輔助治療,通過改善腫瘤浸潤,減少腫瘤細胞活力,從而協同手術取得滿意治療效果。目前臨床常用鉑類藥物包括卡鉑和順鉑兩種,其中順鉑為臨床第Ⅰ代鉑類抗癌藥物,具有較高細胞毒性,由于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相比增殖及合成速度較快,藥物服用后能夠針對其進行抑制,并損傷細胞膜上的結構,從而達到抗癌的效果。但是在具體治療過程中,藥物具有明顯的腎臟毒性,故而在治療時應采用水化法減輕毒性損傷??ㄣK則為第Ⅱ代鉑類抗癌藥,其生化物征于順鉑大致類似,但毒素反應與其相比要低,主要機制是通過作用于DNA的鳥嘌呤的N7和O6原子上,引起DNA鏈之間及鏈內交聯,使其DNA分子受損,組織起螺旋解鏈的同時,產生較強的細胞毒作用[4]。據本研究結果觀察,研究組與參照組均采用鉑類抗癌藥物治療取得療效相當,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采用鉑類藥物治療婦科腫瘤可取得較好效果,臨床意義重大。
綜上所述,在婦科腫瘤患者中采用鉑類抗癌藥物治療具有顯著效果,可對患者病情進行改善。
參考文獻
[1] 田革聯.婦科腫瘤臨床診治特點及問題分析[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6,10(13):108-109.
[2] 張潔清.護理干預對婦科腫瘤化療患者生命質量及預后的影響[J].醫(yī)療裝備,2017, 30(09):168-169.
[3] 王金蓮.婦科腫瘤患者術后發(fā)生血栓性疾病的治療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6, 22(02):60-61.
[4] 張秀嬋,劉志英.鉑類抗癌藥物在婦科腫瘤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衛(wèi)生,2016,16(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