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深
【摘要】在學生的成長學習過程當中,家庭與學校是最重要的兩個部分。兩者密不可分,無論哪方面出現(xiàn)了問題,都會對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造成一定的影響。家庭與學校配合是當前教育研究的熱點問題,家校合作是引導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徑。目前,農村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關注度有所提高,但在家校合作教育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對農村小學家校共育的問題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加強農村家校合作共育的對策,為促進農村小學生健康發(fā)展,為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小學教育?家校合作?問題?對策
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家庭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學校應加強對家長教育理念的引導,使家長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念,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活動,共同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長。很多農村學校與家長已意識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但在具體的農村小學家校合作教育中仍存在一些問題。目前關于農村小學家校合作的研究較少,研究成果有待系統(tǒng)化整合。因此,加強研究農村小學家校合作教育問題對促進農村小學教育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農村家校合作教育中的問題
學校教育是由專職人員與專門機構承擔的有組織,有系統(tǒng),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為目標的社會活動,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延伸與補充,家庭教育對人的一生影響意義非常大。家校合作是一種教育互動形式的活動,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為目的,家校雙方建立有效的合作才能保證合作工作順利開展,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農村小學目前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家校的合作,但在具體實踐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阻礙了家校合作的深入推進。農村小學管理中多數(shù)家長也比較重視家校合作,但有時家長的發(fā)言權會受到一定限制。在家校合作中,家長只是被動接受的一方,在一些問題上只是被動地聽取指導,如學校的一些收費問題,家長基本沒有權限過問,雙方沒有溝通到位只是被動交費,有一些家長因此會有一些不滿從而直接向上級部門反應,學校也因此會受到教育部門的問責,惡性循環(huán)下去從而就影響了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溝通。
農村小學認為組織家長會活動只是班主任的職責,但班主任無法完成家校合作的所有事務,因此也就影響了家校合作的全面推進。由于一些年輕教師不愿到條件差的學校任職,所以導致一些農村小學的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偏高,而年齡較長的教師又不愿擔任班主任的職位,這都影響著家校合作的推進。年輕教師是剛畢業(yè)的大學生缺乏教育管理經驗,與家長無法進行有效溝通,而任課教師只關注自己的課程教學,對家校合作的事物也不是很關心,這些都導致家校合作無法深入進行。
農村小學教師中,一些教師的教育觀念落戶,未樹立教書育人的教育思想,對學生的教育缺乏公正性。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沒有做到一視同仁,與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得較少,導致學生不受關注,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當前部分農村家長自身文化素養(yǎng)較低,家長的教育理念較陳舊落后,通常以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家長更多的是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孩子的綜合素質能力的教育,忽視了孩子的個體發(fā)展需求,在家校合作中不能給予學校足夠的配合支持。
二、加強農村家校合作教育的對策
針對農村小學家校合作教育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學校必須加強對家校合作的重視,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家校深入合作,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農村小學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大多問題原因為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學校應貫徹執(zhí)行有關教育部門制定的相關政策,明確家長參與家校合作的權義,對于家校合作中家長和學校的職責,合作的方式和流程學校都要有一個明確的規(guī)章制度,以確保各項工作的詳細落實。學校應加大落實家校合作方面的政策文件,采取有效措施激發(fā)教師參與家校合作的積極性,將教師在家校合作中的成效與教師職稱評定相掛鉤,從而帶動教師參與家校合作的積極性。
農村教師應加強與家長間的交流溝通,確保與家長交流的和諧,促進合作工作的順利開展。教師是家校合作的指引者,也是家校合作的組織者。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加強對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完善自身的教育知識架構,這樣才能更好地和家長進行溝通。教師要用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家校合作,要立足于服務學校教育、引導家長的理念之上,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做到真正地接納家長,使家長與學校達成一致的教育目標。同時,要充分聽取家長的意見,促進家校合作的交流,從而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
農村家長接受教育的程度較低,其整體素質存在一些差異。學校應定期組織家長進行相關教育培訓,增強家長的家校合作意識,使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促進家校教育合作發(fā)展,共同關注學生的成長。在培訓中要引導家長學習相關科學教育知識,讓家長明白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增強家長參與家校合作教育的積極性與支持力度。
農村小學家校合作工作任務艱巨,要保持家校合作的良好關系,需建立多元的考核制度,明確各方的職責,保障家校合作的有效開展。建立考核機制應從多方面進行考慮,通過建立合理化常態(tài)化機制,促進家校雙方積極完成各項教育任務。
家長是家校合作的參與主體,建立家校合作評價機制中應將家長納入評價機制的考核對象,家長積極參與家校合作有助于提升家校合作的工作成效,對學生的教育成果也起著直接影響的作用。通過建立家校合作長效機制,及時制止糾正家長的錯誤教育行為,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
學校應制定關于教師在家校合作中的評價機制,激發(fā)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更好的提升家校合作教育成效。在評價教師的工作方面,應涉及多方面內容。如參與家校合作的家長人數(shù),家校合作的執(zhí)行情況,合作活動的開展情況,等等,教師要針對家校合作中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及時改進合作教育方法。通過考評教師的合作工作成效,對表現(xiàn)良好的教師給予相應的獎勵,激發(fā)教師開展合作教育工作的動力,發(fā)揮優(yōu)秀教師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家校合作更加廣泛地開展。
三、結語
目前,農村家長已普遍認識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積極配合著家校合作的教育活動。大部分家長都非常關心孩子的成長,在參與家校合作中也學會了基本的教育方法。但仍有部分年齡較長的教師教育觀念陳舊,未充分認識到家長在家校合作中的重要性,從而影響了家校合作的廣泛開展。學校應充分認識到家長在家校合作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強對家長教育理論與方法的培訓引導,充分發(fā)揮家長教育的優(yōu)勢,促進家校合作深入推進,共同為孩子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教育空間。
參考文獻:
[1]王運霞.家校攜手?親子“悅”讀——家校合作下農村小學低年級親子閱讀有效策略的研究[J].遼寧教育,2018,(20) :77.
[2]蒙秀溪,張明來.打通家校溝通之路——南寧市鳳翔路小學家長委員會建設紀實[J].廣西教育,2018,(36) :14.
[3]周麗芬.淺談如何構建小學德育教育家校聯(lián)動的長效網絡[J].基礎教育論壇,2018,(16) :62.
[4]孫洲,謝奕崇,祝偉娟.“大拇指”行動:指向幸福的家校共生體系——浙江省溫州市實驗小學家校合作機制體系的構建[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11)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