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日暖
劉聞,畢業(yè)于華中師范大學,中學生物高級教師,現任佛山市第二中學黨委書記、校長。他是南粵優(yōu)秀教師、廣東省名師工作室主持人、中學特級教師、廣東省新一輪“百千萬人才工程”名師培養(yǎng)對象實踐導師、華中師范大學“免費師范生”特聘導師、華中師范大學“國培計劃”專家、華南師范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華南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部兼職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新課程培訓專家、廣東省骨干校長高研班學員、廣東省教育家培養(yǎng)對象。
《廣東教育》:作為一個自主教育的實踐倡導者,請概括介紹一下您對于自主教育的理解?
劉??? 聞:所謂自主,就是自己做主,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具體體現在“主意自己拿、事情自己做、責任自己擔”。同時,自主特別強調自主實踐與自主反思,自我批判與自我糾錯,就如小時候吃飯、走路、說話都是要靠自己;亦如學游泳、學騎自行車等,別人教你只是示范、提醒與教導,終究不能代替。
所謂自主教育,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自主管理,主要是確定目標、制定計劃、組織實施 、結果反饋與評價;二是自主學習,主要是向書本、同行、專家學習,在實踐中學習;三是自主實踐,也就是在一定的理論指導下的自主行動;四是自主反思,自己評價行動之后的結果以及目標的達成度,行動過程中的得與失,接下來的行動方案。
《廣東教育》:為什么如此強調自主教育?
劉??? 聞:一個人的能力,不是靠別人教出來的。別人最多只是教知識與方法而已,能力從來不是靠教出來,一定是自己歷練出來的,是從不斷的錯誤與挫折中磨煉出來,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更為重要的是,自主能夠促進個性發(fā)展,激發(fā)創(chuàng)新動力。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動力與源泉。一個不善于自主發(fā)展的民族其未來就只有落后甚至挨打;一個不會自主創(chuàng)新的人永遠只能走在隊伍的后面。要發(fā)展靠創(chuàng)新,要創(chuàng)新靠自主。
《廣東教育》:看來,對于自主教育,您有著很深刻的體會。
劉??? 聞:自主教育,雖然是我在做校長后才系統(tǒng)加以思考與提煉的,但是對于自主教育的認識,我從小就有所體會。這與我的成長經歷也多少有些關系吧。我出生在農村,小時候自主性就很強。到了高中、大學,我先后做過生活委員、學生會生活部長,組織打掃公共衛(wèi)生,檢查學校與班上的清潔、維持飯?zhí)眉o律等等就是分內的事,所以更加養(yǎng)成了獨立自主的品行。記憶尤為深刻的是,大學三年級的暑假,我們三位對野人很有好奇心的同學組織了一個神農架考察團,我是副團長,負責生活與后勤。我們三人組建考察隊伍,聘請專家指導,去找教授贊助。最后經過近20天的考察勝利而歸,采集了山茶科的標本50多份,寫了10多篇考察報告,考察團當年還被評上湖北省大學生優(yōu)秀社會實踐小組。通過這次由我們自己組織、自己管理的考察活動,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組織能力、管理能力、服務能力與抗挫折能力,甚至是吃苦耐勞的能力與野外生存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廣東教育》:成為一名教師之后,您是如何有意識地運用自主教育的?
劉??? 聞:成為教師之后,我也不是一開始就有意識地倡導并運用自主教育,而是有一個實踐摸索的過程。
1992年,我以優(yōu)秀畢業(yè)生的身份分配到襄陽高等師范專科學校,學校安排我教遺傳學。由于這門課有一定的難度,一開始上課效果不太好。于是,我將上課的形式改為分小組先自學,然后小組討論,先懂的學生上講臺當小老師講解,最后同學互評,我做點評、歸納與總結,這樣我與學生互學互教,許多困難得到突破。學生非常歡迎這種學習方式,課前課上的積極性大大提高,還引來其他班學生前來觀摩。
后來,我因工作調動來到廣東,高考遇到選考X科時代,我大膽地將在襄陽師專上課的方法用在高中生物課上,沒有想到也非常受歡迎,由于實踐過程中體會比較深刻還寫了一篇論文《“自主講評模式”在高三復習階段的有效探討》,獲得了中國教育學會生物教育專業(yè)委員會評比的全國一等獎。2006年,在佛山市第三中學輔導學生參加全國生物聯賽,將參加復賽的15人分成三組,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相互當小老師,極大地激發(fā)了同學們之間的思維與智慧,終于將一個個奧賽難題攻破。最后取得一人獲全國一等獎、5人全國二等獎的好成績,取得佛山市生物奧賽全國一等獎零的突破。
2011年,擔任佛山三中副校長時,我嘗試開設創(chuàng)新班試點,創(chuàng)新點就是采取自主學習模式,兩個創(chuàng)新班到2014年高中畢業(yè)時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不僅高考成績遠遠超過預期,更關鍵的是學生各項能力與素養(yǎng)得到明顯提高。于是到2014年,從高一年級開始的大部分班、大部分老師一起進行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與實踐,三年后的2017年收獲了可喜的高考成績,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也明顯提高。創(chuàng)新班現在已經是佛山三中的名片,其主要的特點就是教師提供學案,學生自主學習。
2016年11月,我調任佛山二中校長,結合佛山二中“自強不息”的校訓,我們在教育、教學和管理等各個方面都積極踐行這種理念。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主管理,實現了可持續(xù)發(fā)展。學校通過民主管理、自主管理,極大發(fā)揮了廣大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尤其是課堂教學改革,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初步探索出了一套可操作可借鑒的“導-學-展-評-延”課堂教學范式。這種教學范式在2017年的教學公開周上取得大部分聽課教師的認可,到2018年的教育教學公開周聽課人數進一步增加,到2019年的教育教學公開周吸引了來自佛山市內和省內60多所學校教師前來聽課,人數突破了1000人,聽課教師和學生的評價都非常高,從統(tǒng)計的結果來看,聽課教師與學生對上課教師的評分一年比一年高,2019年平均分達到94.5分。
我校倡導的“導-學-展-評-延”課堂教學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作用,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教師的講課時間少了,但是備課量大了,既關注怎么教,同時關注學生怎么學、怎樣設置問題,教師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也被激發(fā)出來了,學習效果較好,近兩年來教學質量明顯提升。由我主持的省級課題《“導-學-展-評-延”新五步課堂教學范式實踐與研究》也于2019年正式由廣東省教育廳批準立項。
《廣東教育》:實踐出真知。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導-學-展-評-延”課堂教學效果也堅定了您對自主教育理念的凝練與堅持。
劉??? 聞:是的。對于自主教育理念的踐行,我現在主要是從課堂、課程、管理等方面著手進行引導。
課堂自主前面說了很多,我現在說說課程這一塊的自主。在我校的課程開發(fā)與建設過程中,充分體現了我校教師與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師生自主研發(fā)的校本課程培養(yǎng)了善于自主學習、能自主發(fā)展的學生。課程改革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是以學生全面、個性、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為目標?,F在我們校本課程的實施門類比較全,實現了每個科組都有校本課程的良好局面,60%以上的教師都有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經驗,各學科教師根據學科實際和教師本人個性化的教學,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需要,更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發(fā)展狀況,體現學生才智、品德、審美、體質等發(fā)展的整體性,形成了一批特色課程。
如在德育方面逐漸形成了系列化的具有佛山二中特色的社團活動課程,主要有兩類:學生自主課和教師指導的專業(yè)課,學生自主課以學生為主導,充分發(fā)揮學生自我管理和學習的主動性,利用“兵教兵”的模式提升社團的整體水平;教師指導的專業(yè)課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專業(yè)能力與知識優(yōu)勢,突破學生自主的瓶頸,引領社團由興趣向專業(yè)發(fā)展。
其中,研學旅行課程,深受學生喜歡。學校將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促進研學旅行與學校課程、德育體驗、實踐鍛煉有機融合,利用好研學實踐基地,有針對性地開展自然類、歷史類、地理類、科技類、人文類、體驗類等多種類型的研學旅行活動。例如,我們組織過內蒙古烏拉山野外綜合考察研學旅行、韶關丹霞山野外綜合考察研學旅行、韶關斷石村農業(yè)體驗及創(chuàng)作綜合研學旅行。
《廣東教育》:管理上,如何踐行自主教育理念?
劉??? 聞:結合我?!白詮姴幌ⅰ钡男S柵c“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我校在管理上依靠民主監(jiān)督與管理促進自主管理,提供平臺促進教師專業(yè)自主發(fā)展,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fā)展。實踐證明,學校通過民主管理與自主管理極大發(fā)揮了廣大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
《廣東教育》:那么,學生主要參與學校哪些方面的自主管理?
劉??? 聞:在我們學校,由學生參與的管理部分是:學校的常規(guī)管理;組織與策劃各類社團活動課程;參與校園環(huán)境美化;參與學校的考試管理,學校目前實行誠信考試,沒有老師監(jiān)考,由學生領卷、發(fā)卷與收卷;參與主題班會課;參與各類大型活動如體藝節(jié)與校運會的各項組織、設計與節(jié)目的準備工作。我校由學生參與的涉及全體學生的重大決策有:學生儀容儀表的政策調整;住宿生管理早鍛煉調整;學校作息時間調整;手機管理政策調整。在參與學校事務的自主管理過程中,學生的自主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廣東教育》:學生在自主教育中獲得了怎樣的成長?
劉?? ?聞:任何事物的發(fā)展與成長都要從自主實踐中來,這是事物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更是學生成長、成才的規(guī)律?,F在我校凡是涉及到學生方面的又可以讓學生參與管理的部分,都由校團委牽頭成立學生自治組織,盡量讓學生參與管理或直接交給學生管理,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權與決策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人翁的精神。通過學生自主管理與自主活動,激發(fā)了學生自身的規(guī)劃意識,使學生在自我探索中了解自已、鞭策自己、激勵自己,并逐步確立個人的發(fā)展方向和目標,實現自主成長。
(本欄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本欄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