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鵬
(德州市城市園林規(guī)劃設(shè)計研究院,山東 德州 253000)
野生花卉是指目前仍在原產(chǎn)地處于天然自生狀態(tài)的觀賞植物,是構(gòu)成多樣化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自然植被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研究和培育園林植物新品種的重要種源和進行園林綠化的優(yōu)秀材料[1]。
菊科是種子植物中最大的科,約有1000屬、25000-30000種,廣布于全世界;我國約有200余屬,2000多種,產(chǎn)于全國各地[2]。在野生菊科植物中,有很多具備較高觀賞價值的花卉品種,它們的抗逆性和適應(yīng)性很強,是觀賞植物抗性育種的寶貴種質(zhì)資源,也是城市園林綠化可以開發(fā)應(yīng)用的潛在品種。
菊科植物種類繁多,其中的野生花卉自然為數(shù)不少。據(jù)調(diào)查,北京市有菊科植物資源105屬260余種,河北省有108屬近300種[3]。開發(fā)利用菊科野生花卉,可以增加城市園林綠化中的花卉種類與品種,極大地豐富城市綠化景觀。
自然界有著優(yōu)勝劣汰的基本法則,野生花卉都是在原產(chǎn)地經(jīng)過長期的自然選擇而生存下來的物種,完全適應(yīng)當?shù)氐臍夂颉⑺恋茸匀粭l件,具有較強的適應(yīng)性、生命力和抗逆性,也不易受病蟲侵害,無需過多的人工管護即可正常生長。
野生花卉一般都具有極強的自我繁殖能力,可以利用種子或宿藏根自行繁殖,一次種植可以多年開花,綠化美化時間長。將野生花卉引入城市綠化,需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較低。大多數(shù)野生花卉春季播種,當年就可觀賞,既節(jié)約了綠化應(yīng)用成本,又能迅速見效。
菊科野生花卉種類眾多,且分屬很多不同的屬,故其生物學及生態(tài)學形狀非常豐富。另外,菊科野生花卉的群體花期很長、花色多樣,從早春到晚秋整個植物生長季節(jié)都有不同的品種開花。由于其生物學及生態(tài)學性狀豐富多彩,所以它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的用途非常廣泛,幾乎可以應(yīng)用于每種綠化形式。
在當前城市園林綠化建設(shè)中,回歸自然、返璞歸真已經(jīng)成為大眾共同的心聲,也成為一種新的設(shè)計潮流。大面積的草坪、修剪整齊的綠籬、人工培育痕跡明顯的植物,都散發(fā)著濃郁的人工氣息,缺乏自然氣息與田野風光。而野生花卉的應(yīng)用正好可以彌補這一點,它源于本地自然環(huán)境,沒有經(jīng)過復(fù)雜的人工培育,散發(fā)著濃郁的自然氣息,它的應(yīng)用給綠化景觀增添了活力,使其充滿了田野風光[4]。
在眾多的菊科野生花卉中,可應(yīng)用于城市園林綠化的品種有很多。筆者根據(jù)多年的觀察積累,從自己掌握的品種中甄選出11種花朵較大或多、花期較長、觀賞價值較高的品種。
多年生草本,高5-47厘米[5]?;~蓮座狀,條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7-15厘米,寬1-2厘米,頂端鈍或急尖,不規(guī)則羽裂,有時全緣或具疏齒。莖生葉極少,無柄,稍抱莖,不裂或羽裂。頭狀花序排成疏傘房狀聚傘花序,總苞長7-9毫米,花全為舌狀,黃色或白色,頂端5齒裂。瘦果狹披針形,冠毛白色[6]?;ü?-10月。生于山坡路旁、田野、河邊灌叢或巖石縫隙中[5],見圖1。
圖1 中華小苦荬Pic.1 Ixeridium chinense
多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7]?;~多數(shù),矩圓形,長3.5-8厘米,寬1-2厘米,邊緣具疏齒或不規(guī)則羽裂;莖生葉較小,卵狀矩圓形,長2.5-6厘米,寬0.7-1.5厘米,基部耳形或戟形抱莖,全緣或羽狀分裂。頭狀花序排成傘房狀,有細梗;花全部舌狀,黃色,先端5齒裂。瘦果有細條紋[6]?;ü?-5月。生于山坡或平原路旁、林下、河灘地、巖石上或庭院中[7]。見圖2。
圖2 抱莖小苦荬Pic.2 Ixeridium sonchifolium
多年生草本。葉全部基生[6],倒卵狀披針形、倒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4-20厘米,寬1-5厘米,先端鈍或急尖,邊緣有時具波狀齒或羽狀深裂,有時倒向羽狀深裂或大頭羽狀深裂。葉柄及主脈常帶紅紫色,疏被蛛絲狀白色柔毛或幾無毛。頭狀花序直徑約30-40毫米;總苞鐘狀,淡綠色;總苞片2-3層。舌狀花黃色,邊緣花舌片背面具紫紅色條紋,花藥和柱頭暗綠色。瘦果倒卵狀披針形,暗褐色?;ㄆ?-9月,果期5-10月。廣泛生于中、低海拔地區(qū)的山坡草地、路邊、田野、河灘[8]。見圖3。
圖3 蒲公英Pic.3 Taraxacum mongolicum
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有地下根狀莖。葉倒披針形,長5-8厘米,寬1-3厘米,全緣或具缺刻狀齒,邊緣具細齒,上面綠色,近無毛,下面被毛,后脫落。頭狀花序生于枝端,單性,雌雄異株;總苞圓形或卵形,總苞片先端針刺狀?;ㄈ珵楣軤?,紫色;瘦果倒卵形,無毛;冠毛白色。生于田邊、路旁、草叢中[9]。見圖4。
圖4 刺兒菜Pic.4 Cirsium segetum
多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根垂直直伸。莖直立,有細條棱或條紋,上部有圓錐花序狀分枝,全部莖枝光滑無毛。中下部莖葉長橢圓形或線狀長橢圓形,基部漸狹成短柄,羽狀淺裂或半裂或邊緣有大鋸齒,頂端鈍或急尖,側(cè)裂片2-5對。葉質(zhì)地稍厚,兩面光滑無毛。頭狀花序約含20枚小花,苞片外面光滑無毛,帶紫紅色,頂端漸尖或鈍。舌狀小花紫色或紫藍色,管部有白色短柔毛。瘦果長圓狀披針形,灰黑色?;ü?-9月。生于河灘、湖邊、草甸、田邊、固定沙丘或礫石地[10]。見圖5。
圖5 乳苣Pic.5 Mulgedium tataricum
一、二年生草本,莖高30-50厘米。單生或數(shù)個叢生,被上曲或開展的粗毛。基部及下部葉倒卵形,漸狹成長柄,頂端鈍或圓形,全緣或有疏齒;中部葉矩圓狀披針形或條形,常全緣;上部葉小,條形。全部葉質(zhì)薄,兩面被疏毛或無毛,邊緣有疏毛,中脈及側(cè)脈明顯。頭狀花序徑3-5厘米,單生于枝端而排列成傘房狀。舌狀花約30余個,淡紫色、淺紅色或白色,條狀矩圓形,長12-20毫米;管狀花花冠長5-7毫米,管部長1.5-2毫米。瘦果倒卵形,有細邊肋,被密毛。花果期7-9月。生于荒地、路旁、林緣及草地[11]。見圖6。
圖6 狗娃花Pic.6 Heteropappus hispidus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有柔毛或粗毛。葉形變化極大,寬卵形、橢圓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5-15厘米,寬1-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離基三出脈,邊緣有3-7對粗鋸齒,兩面有短柔毛,或近無毛。頭狀花序在枝端排列成傘房狀或圓錐傘房狀;總苞片3層,條狀矩圓形;舌狀花10余個,舌片紫色、淡紫色或白色;管狀花黃色。瘦果長約2毫米[12]。花果期7-12月。生于林下、林緣、灌叢及山谷濕地[13]。見圖7。
圖7 三脈紫菀Pic.7 Aster ageratoides
一、二年生草本。莖粗壯直立,高30-100厘米,上部有分枝,綠色,下部被開展的長硬毛,上部被較密的上彎的短硬毛?;咳~花期枯萎,長圓形或?qū)捖研?,頂端尖或鈍,邊緣具粗齒。下部葉與基部葉同形,但葉柄較短;中部和上部葉較小,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1-9厘米,頂端尖,具短柄或無柄,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齒或近全緣,最上部葉線形。全部葉邊緣被短硬毛,兩面被疏短硬毛,或有時近無毛。頭狀花序數(shù)個排列成疏圓錐花序;外圍雌花舌狀,2層,白色或淡天藍色,線形;中央兩性花管狀,黃色。瘦果披針形?;ㄆ?-9月。常生于路邊曠野或山坡荒地[14]。見圖8。
圖8 一年蓬Pic.8 Erigeron annuus
多年生草本,株高25-100厘米。莖直立或鋪散,分枝或僅在莖頂有傘房狀花序分枝?;~和下部葉花期脫落;中部葉卵形、長卵形,羽狀半裂、淺裂或分裂不明顯而邊緣有淺鋸齒。頭狀花序直徑1.5-2.5厘米,多數(shù)在莖枝頂端排成疏松的傘房圓錐花序或少數(shù)在莖頂排成傘房花序;舌狀花黃色,頂端全緣或2-3齒。瘦果,花果期9-10月。生于山坡草地、灌叢、河邊水濕地、田邊、路旁等[15]。見圖9。
圖9 野菊Pic.9 Dendranthena indicum
多年生草本,株高10-35厘米。莖直立,有分枝。基生葉及下部莖生葉掌狀或羽狀淺裂,全為寬卵形或腎形;莖中部葉變小。頭狀花序直徑2.5-5厘米,單生或2-5個在莖頂排成傘房狀。舌狀花粉紅色、紅紫色或白色,頂端2-3齒裂。瘦果,有4-6條肋棱?;ü?-10月。生于草原、山坡林緣、灌叢及河灘與溝邊[16]。見圖10。
圖10 小紅菊Pic.10 Dendranthena chanetii
多年生草本,株高30-150厘米。莖直立,自中部以上多分枝?;考跋虏咳~花期脫落;中部莖葉卵形、寬卵形或橢圓狀卵形,二回羽狀分裂,一回全裂、二回半裂或淺裂。頭狀花序,直徑1-1.5厘米,通常多數(shù)在莖頂排成復(fù)傘房狀。舌狀花黃色,舌片橢圓形,頂端全緣或有2-3個不明顯齒裂。瘦果長1.2-1.5毫米,花果期5-11月。生于山坡、巖石上、河谷、河岸、荒地及黃土丘陵地[17]。見圖11。
圖11 甘菊Pic.11 Dendranthena lavandulifolium
菊科野生花卉一般均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從花的色彩上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3類:(1)白與粉紅色系,如狗娃花、小紅菊和一年蓬;(2)黃色系,如中華小苦荬、抱莖小苦荬、蒲公英、甘菊和野菊等;(3)藍紫色系,如刺兒菜、乳苣和三脈紫菀等。不同色系中又有深淺、明暗等顏色變化。從頭狀花序上小花的形態(tài)來看,也可分為3類:(1)全管狀花類,如刺兒菜;(2)全舌狀花類,如蒲公英、乳苣、中華小苦荬、抱莖小苦荬等;(3)二者兼具類,如狗娃花、三脈紫菀、甘菊、野菊、小紅菊等。不同類型的小花與各種類型的花托和總苞組合,形成了不同類型的頭狀花序。頭狀花序又有不同的組合方式,它們或單生,如蒲公英;或聚合成總狀圓錐狀或圓錐狀,如乳苣;或聚為傘房狀,如抱莖小苦荬和甘菊,從而形成了各色各樣的觀賞情趣。
菊科野生花卉由于其豐富的種質(zhì)資源、較強的適應(yīng)能力和和多姿多彩的觀賞特性,在城市園林綠化中有著廣闊的應(yīng)用前景,是城市園林綠化植物品種的重要儲備。
3.2.1 用作地被植物
地被植物一般比較密集、低矮,可以代替草坪覆蓋在地表,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野生花卉由于具有繁殖能力強、抗逆性和適應(yīng)性強、耐鹽堿耐瘠薄等優(yōu)良特性,因此若用作地被植物可極大降低養(yǎng)護管理成本。菊科野生花卉中那些花期長、植株低矮或能鋪地生長、覆蓋性好的植物,如甘菊、野菊、抱莖小苦荬等,都可作為地被植物使用。如圖12所示。
圖12 成片的抱莖小苦荬盛花時蓋滿地面Pic.12 Flowers of Ixeridium sonchifolium covered the ground in patches.
3.2.2 用于綴花草坪
大面積的單一草坪景觀比較單調(diào),而若在草坪中保留或種植一些野花,則可彌補這種缺陷,既豐富了草坪景觀又顯得富有生機。野生花卉可以散植于草坪中間,與草坪融合在一起,也可以布置在開闊草坪的周圍,或是林緣、樹叢樹群的邊緣,在樹叢與草坪之間起聯(lián)系和過渡的作用。用于綴花草坪的野生花卉要求選擇植株低矮、花朵繁密但覆蓋性較差的品種,像中華小苦荬和蒲公英等菊科野生花卉都可以作為綴花草坪的良好材料。如圖13所示。
3.2.3 用于花境
花境是模擬自然界中林地邊緣帶多種野生花卉交錯生長的狀態(tài),運用藝術(shù)手法提煉設(shè)計成的一種花卉應(yīng)用形式?;ň骋笳w構(gòu)圖完整,有季相變化,同一季節(jié)中不同花卉彼此的色彩、姿態(tài)、體形及數(shù)量既調(diào)和又對比。野生花卉是營造花境極佳的植物材料,會增添更多野趣[18]。菊科野生花卉中花朵較大或花序密集、花期長、植株較高的多年生宿根花卉,像刺兒菜、乳苣、三脈紫菀、小紅菊等都可作為花境花卉使用。
圖13 某景區(qū)的草坪上開滿了中華小苦荬Pic.13 The lawn of a scenic spot is covered with Ixeridium chinense.
3.2.4 用來培育花卉新品種
種類繁多的菊科野生花卉是一個巨大的植物種質(zhì)資源庫,通過人工馴化和雜交培育可以培育出很多新的花卉品種。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林業(yè)大學園林系教授陳俊愉(1917-2012)于上世紀80年代以小菊類品種為母本,以毛華菊(Dendranthenavestitum)、小紅菊、甘菊、野菊、紫花野菊(Dendranthemazawadskii)等菊屬野生花卉為父本,經(jīng)過不斷雜交和選育,培育出“鋪地雪”、“鋪地荷花”、“圓葉白”、“滿天星”、“杏黃”等抗性強、開花繁密、花期較長、植株低矮或匍匐狀、管理粗放、適合露地栽植過冬的地被菊新品種10余種[19]。
雖然野生花卉有很多優(yōu)點,但并不意味著可以大面積地運用及種植后無需任何管理而一勞永逸。要想用好野生花卉,還是需要注意一些問題。
野生花卉適宜應(yīng)用在不便精細管理而位置又不很重要的路段。像城市邊緣地區(qū)的快速路,主要以快速行駛的車輛為主,很少有行人駐足,在其兩側(cè)可以保留或種植部分野生花卉,便于管理的同時豐富了綠化景觀。當然,在公園等其它綠地也可以根據(jù)設(shè)計需要適當?shù)丶右詰?yīng)用,營造一種回歸自然的田野風光,減少城市園林綠化中的人工氣息。
野生花卉抗逆性和適應(yīng)性強,易于自我繁殖,在同等管護條件下較人工栽培植物生長迅速,容易造成大規(guī)模瘋長的狀況,擠壓人工栽培植物的生長空間。因此,應(yīng)用野生花卉時應(yīng)與人工栽培植物進行適當隔離,以免其大量繁殖對后者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應(yīng)用和保留野生花卉并非是任其自由生長。為形成和保持良好的景觀效果,在必要時也應(yīng)進行適當?shù)娜斯じ深A(yù)[20]。比如氣候過于干旱時應(yīng)及時澆水,發(fā)生病蟲害時要及時防治,大量瘋長對周圍植物造成危害時也應(yīng)進行適當清除。
菊科野生花卉由于具有品種眾多、抗逆性及適應(yīng)性強、管理粗放、自繁能力強、觀賞價值較高等優(yōu)點,在城市園林綠化中具有廣闊的應(yīng)用前景。我們應(yīng)該通過馴化和嘗試等方式逐漸將其加以應(yīng)用,以增加城市園林綠化植物品種,豐富綠化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