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
摘要:在寬泛的教育教學領域之中,語文教學作為我國的母語學習,其有效性更是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從事語文教學的教師要深深地思考,才能使我們的語文教學富有生命,才能使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語文課不僅僅是語言和文字,語文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還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關注學生的感悟能力,關注文本的特點。通過多角度、全方位的關注方能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有效”、“高效”。
關鍵詞:語文教學;有效性;關注
教育與其他工作最明顯的區(qū)別在于它的工作對象是人,對學生的教育教學都是無法重復修正的。因此,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必須尋找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徑,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而在寬泛的教育教學領域之中,語文教學作為我國的母語學習,其有效性更是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從事語文教學的教師要深深地思考,才能使我們的語文教學富有生命,才能使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1關注聽、說、讀、寫的能力
從過去的《小學語文大綱》到現(xiàn)在幾次改版的《語文新課程標準》,一直沒有改變的就是倡導語文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把這一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語文課之中呢?很多時候,教師忽視了聽的能力,熱熱鬧鬧的課堂里,學生唇槍舌戰(zhàn),爭先恐后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有的又屬雷同。禮貌謙讓的學生有獨到的見解也沒有機會表達。新課程倡導以人為本。
在一次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是這樣設計的。那一天是母親節(jié)。我和學生交流,自己小的時候,媽媽給我們洗腳的感受,學生談的很平淡。我們班百分之九十的孩子是獨生子女,他(她)們把媽媽給自己洗腳看成天經(jīng)地義,媽媽應該為他服務。放學時,我布置了這樣一次作業(yè),寫一篇日記《給媽媽洗腳》,必須寫真事,寫具體,優(yōu)秀作品獎勵一朵小紅花。然后,我詳細講述了洗腳的過程:溫水、洗搓、擦千、按腳跟……
第二天的口語交際課,主題還是給媽媽洗腳,學生們表達得很生動、很動情。一向不聽媽媽話的楊某某在發(fā)言時,禁不住潸然淚下,同學們熱情地為他鼓掌。兩歲時就失去媽媽的呂某某,在講到給她奶奶洗腳的過程時,全班同學泣不成聲。一段段演講,一篇篇日記,一個個感激的電話,讓我們體會到這節(jié)語文綜合課的價值。
很多教育家、教研員在做報告時指導我們上語文課時要強調(diào):語文課要重視讀。僅僅在語文課上把課文讀熟、讀懂是不夠的。預習讀、品讀,有感情的朗讀、默讀、速讀,是我經(jīng)常采用的學習機制。每天早晨、中午,我都和孩子們一起讀課文,讀《安徒生童話》、讀《西游記》讀《新獲獎作文》....讀后大討論,對豐富學生的語言積淀、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2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每一篇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都是語言文字與情感體驗的統(tǒng)一如果教師只關注字、詞、句、段,而忽視了作者與讀者的情感體驗,就失去了語文學科的本質(zhì),何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教學《掌聲》一課時,同學們在讀文時,都被主人公深深地感動著,我抓住英子在兩次掌聲前后的變化,讓學生讀一讀、畫一畫表達英子動作、神態(tài)的詞句,學生讀得很投人,又引導學生演一演,學生被這種真摯的情意感染著。
3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
《語文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每天我都給學生布置這樣的作業(yè):預習明天要學習的課文。不同類型的課文運用不同的預習方法,能自主完成的內(nèi)容自己完成,運用工具書、搜集相關的學習資料,如搜集名人名言、成語、名人故事等。每天的語文課,總是從匯報預習開始。
4關注學生的感悟能力
一個有語感的學生,他的閱讀和作文水平才可以稱為上乘。
在每一篇課文學習之后,我都鼓勵學生再有表情地把課文讀兩遍,然后詩化課文,或?qū)懽x后感。長時間的堅持,從開始的茫然、話不成句、沒有內(nèi)涵,逐步成為個個出口成章、精彩紛呈。
列如:《秋天的雨》一課詩化課文如下:
秋雨頌歌
秋雨如絲落人間,多彩圖畫映眼前
一把鑰匙手中握,清涼溫柔沐心田。
五彩繽紛顏料盒,銀杏楓樹樂呵呵。
金色稻田如海洋,多彩秋菊唱秋歌。
秋雨藏的氣味多,沁人心脾醉你我。
一場秋雨一場寒,小小動物要冬眠。
秋天秋天我愛你,美麗風景收眼底,奉獻之歌記心里。
《孔子拜師》一課詩化課文:
遠近聞名如教師,品德高尚有學識。
風餐露宿上千里,謙虛好學拜老子。
日夜兼程求學路,志在遠方無難事。
老子精神更可貴,珍惜人才好心思,
甘為人梯真教師。勤奮耕耘默默奉獻,
5關注文本特點
有的課文語言優(yōu)美,有的課文生動感人,如《掌聲》、《再見了,親人》、《窮人》等。我們要根據(jù)文本的特點,有重點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比如在學習散文的時候以朗讀感悟為主;學習記敘文的時候注重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了解記敘文的寫作要素。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思考的多,關注的多,學生收獲的就多;教師教得有效,指導得有效,學生學得就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