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瑋
[摘要] 目的 探討臨床不同血糖水平下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方法 資料來源自2017年1月—2019年2月在該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5例,按照空腹血糖水平(fasting plasma glucose,F(xiàn)PG)分為G1低水平組患者(FPG<7.8 mmol/L,n=53)、G2中水平組患者(7.8 mmol/L≤FPG<11.1 mmol/L,n=47)和G3高水平組患者(FPG≥11.1 mmol/L,n=55)。統(tǒng)計分析3組患者的血糖FPG水平變化,胰島素水平(fasting serum insulin,F(xiàn)INS)變化,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eostasis model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指數(shù)(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B-cell function,HOMA-B)和胰島素敏感指數(shù)(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結(jié)果 中水平組組的FPG、HOMA-IR均顯著高于低水平組組,而高水平組的FPG、HOMA-IR均顯著高于中水平組。中水平組的HOMA-B和ISI均顯著低于低水平組,而高水平組的HOMA-B和ISI均顯著低于中水平組(P<0.05)。3組之間的FINS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FPG與HOMA-IR呈正相關(guān),與HOMA-B和ISI呈負相關(guān)。結(jié)論 血糖濃度升高,胰島素抵抗上升,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下降,因此適時控制血糖濃度,可有效減少胰島B細胞損傷。
[關(guān)鍵詞] 不同血糖水平;2型糖尿病;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
[中圖分類號] R59?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7(a)-0033-02
2型糖尿?。╰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種常見的內(nèi)分泌代謝系統(tǒng)疾病,在我國發(fā)病率呈逐年增長趨勢[1],而目前關(guān)于T2DM發(fā)病機制仍然不十分明確[2]。有研究表明,胰島素抵抗是該病發(fā)病的關(guān)鍵基礎,由高血糖毒性導致的胰島B細胞功能缺陷是病程發(fā)展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也是當前臨床治療T2DM病研究的熱點方向。該文以臨床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155例T2DM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患者臨床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變化情況,旨在探討不同血糖水平對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病例來源在該院收治的T2DM患者155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75例,年齡在42~75歲之間,病程0.5~20年之間,一般資料統(tǒng)計見表1。其中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體重/身高的平方;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腰圍/臀圍。按照空腹血糖水平(fasting plasma glucose,F(xiàn)PG)分為G1低水平組患者(FPG<7.8 mmol/L,n=53)、G2中水平組患者(7.8 mmol/L≤FPG<11.1 mmol/L,n=47)和G3高水平組患者(FPG≥11.1 mmol/L,n=55)。納入標準:①T2DM診斷依據(jù)參考世界衛(wèi)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相關(guān)標準;②患者未接受過胰島素治療;③患者及家屬知情且自愿簽署同意書;④獲倫理審查委員批準。排除標準:①出現(xiàn)心、肝、脾、肺、腎等器官性疾病、內(nèi)分泌疾病,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患者;②有糖尿病并發(fā)癥患者,如酮癥酸中毒患者、大血管微血管病變患者等。對入選患者統(tǒng)計學分析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實驗方法
155例患者進行葡萄糖耐量試驗。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血糖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胰島素水平,試劑盒購自北京原子高科核技術(shù)應用股份有限公司。各參數(shù)計算公式: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eostasis model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FPG×FINS)÷22.5;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指數(shù)(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B-cell function,HOMA-B)=20×FINS÷(FPG-3.5);胰島素敏感指數(shù)(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1÷(FPG×FINS)。各參數(shù)取自然對數(shù)后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3?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平均值±標準差(x±s)表示,兩樣本符合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行t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或方差不齊取自然對數(shù)修正后進行t檢驗。多組間分析采用單因素方差比較。使用線性回歸分析檢驗相關(guān)性。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不同血糖水平下3組患者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統(tǒng)計
如表2所示,G2組的FPG、HOMA-IR均顯著高于G1組,而G3組的FPG、HOMA-IR均顯著高于G1組和G2組。G2組的HOMA-B和ISI均顯著低于G1組,而G3組的HOMA-B和ISI均顯著低于G1組和G2組。G1、G2與G33組之間的FINS水平無顯著差異。
2.2? FPG與HOMA-IR、HOMA-B和ISI的相關(guān)性分析
如表3所示,線性回歸分析顯示,F(xiàn)PG與HOMA-IR呈正相關(guān),與HOMA-B和ISI呈負相關(guān)。
3? 討論
T2DM是由遺傳、環(huán)境、年齡及種族等多方面因素導致的復雜的多基因遺傳性疾病,臨床認為其主要的發(fā)生階段包括4個方面:遺傳易感性-胰島素抵抗和胰島B細胞功能缺陷-血糖調(diào)節(jié)受損,高血糖毒性-糖尿病形成。目前臨床醫(yī)學關(guān)注的焦點主要圍繞胰島B細胞功能缺陷,最新的研究表明,適當?shù)目刂蒲强梢越档鸵葝uB細胞的功能受損,改善胰島B細胞的分泌功能[3-5]。
該研究采用HOMA公式來判斷胰島素抵抗和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損傷。研究結(jié)果表明,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隨FPG的升高而升高(正相關(guān)),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指數(shù)和胰島素敏感指數(shù)隨FPG的升高而下降(負相關(guān)),該研究結(jié)果與胡肇衡等人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進一步證明了適時控制血糖水平,打破糖毒性循環(huán),是恢復胰島素分泌功能的重要途徑,為臨床治療T2DM提供相關(guān)理論參考。
[參考文獻]
[1]? 張炯.2型糖尿病胰島B細胞功能研究近況[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32(10):1642-1643.
[2]李金生.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與β細胞分泌功能關(guān)系探究[J].中原醫(yī)刊,2003,30(2):24-25.
[3]? 豐光斌,張靈智,李玉,等.2型糖尿病500例胰島B細胞功能檢測臨床報告[J].糖尿病新世界,2017,16(47):47-48.
[4]? 馬海林,朱筠.2型糖尿病人群胰島素抵抗及胰島B細胞功能缺陷的評估[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2016,8(11):88-92.
[5]? 王翔,王芳,呂陽梅.不通血糖水平下2型糖尿病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臨床探討[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7,36(3):3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