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
一、情感教育與班集體建設理念
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它關注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態(tài)度、情緒、情感以及信念,以促進學生的個體發(fā)展和整個社會的健康發(fā)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學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情感教育的內(nèi)涵廣泛,著重關注學生對自己、對他人的愛,即悅納自己,關心他人,營造團結友愛的班級氛圍,創(chuàng)設一個健康和諧的班集體。作為一名班主任如何去實施情感教育呢?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思考了很久之后我有了自己的想法,也就是我的治班理念,濃縮我們班的名稱為七彩。我有這個想法是受到七巧板的啟發(fā)。七巧板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我希望我們班的孩子能像我們的祖先一樣有智慧;七巧板里的圖形有三角形、由四方形,有的大、有的小,這就像我們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興趣、愛好,我希望他們能夠在自己所感興趣的方面有所長;最后我希望我們班的孩子的學校生活過得有意義!
二、情感教育與班集體建設管理策略
情感教育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自我接納”態(tài)度,體驗作為好孩子的快樂;培養(yǎng)他們初步的道德感,包括道德榮譽感、羞恥感、義務感、責任感等等,對集體生活有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良好的情感教育可以讓孩子成為有愛心、有責任感的人,從而極大地促進班集體建設。我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尤其注意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和校內(nèi)外環(huán)境開展工作。工作中,我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和所有的工作激情寄托在班級管理與建設上,潛心致學,身體力行,用自己的熱情、激情、愛心、耐心激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
(一)為人師表、言傳身教
《中小學教師行為道德規(guī)范》里就明確規(guī)定教師要作好學生的表率作用,教師要以身作則。所以,班主任一定要言而有信,言而有度。言必行,行必果。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生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建立起崇高的威信。所以,當我要求學生做到時,我總是要求自己首先做到。老師的這種示范表率作用在學生的身上會轉化為一種巨大的教育動力,這樣班主任就能在他的學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
(二)尊重學生,關愛學生
冰心說“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而育人應該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職。如何育人?我認為,愛學生是根本。愛學生,就需要我們尊重學生的人格、興趣、愛好,了解學生習慣以及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方式等,然后對癥下藥,幫助學生樹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人格尊嚴是平等的。作為班主任,我努力做到能像一個真正的朋友一樣,欣賞學生,學會傾聽學生意見,接納他們的感受,包容他們的缺點,分享他們的喜悅。被尊重是學生內(nèi)心的需要,是學生進步的內(nèi)在動力。
(三)允許學生犯錯誤
作為教師,我覺得我們在教書育人時應該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學生,應該樹立允許學生犯錯誤的教育觀念。但是寬容并不是縱容放任的自流,并不是缺乏必要的批評和指導。
(四)要拿起表揚的武器
贊美是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中不可缺少的養(yǎng)料。我們班主任作為教育者,不妨拿起表揚的武器。對學生的點滴進步都予以發(fā)自內(nèi)的表揚和贊賞,努力讓我們的每個學生都能感覺到自己的進步。
三、情感教育與班集體建設的實施
(一)小花伴我成長
開學之初,為了布置溫馨的教室環(huán)境,我布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yè),我請每位同學在家里帶一盆自己喜愛的小花,并要求學生自己照料自己的小花。當然如果心里有煩惱了也可以悄悄地告訴她。這樣既美化了班級環(huán)境,又讓孩子們在陌生的環(huán)境里有了一個心靈上的寄托。
(二)興趣帶來快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我充分尊重每個孩子的興趣和愛好,鼓勵學生報名參加自己喜愛的社團活動,這使他們在活動中鍛煉了能力,提高了自信心,也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快樂。
(三)鼓勵綻放美麗
鼓勵作為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若被教師有效地應用,就會在教育中發(fā)揮較大作用。因為學生有了老師的鼓勵,就會產(chǎn)生高度的責任感、自信心,活動、學習中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每周一的班會是孩子們最期待的時光,因為我們會舉行一周一評的“爭章評星”活動。在學期開始班級設立了爭章評星臺,上面設有紀律章、勞動章、文明章、學習章、體育章、藝術章等獎項。并相應有積分統(tǒng)計表,每堂課老師會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打分。在每周一每個獎項獲得積分最高的學生會獲得相應的徽章。爭章評星作為一種鼓勵方式,給學生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激勵他們不斷進步,獲得快樂。
(四)關愛贏得信賴
冰心老人曾說:“愛是教育的基礎,是老師教育的源泉,有愛便有了一切。”作為老師,我們應該關心每一位學生。因此,作為一名教師、一名班主任,首先應該愛學生。師愛是教育的“潤滑劑”,是進行教育的必要條件,當教師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幫助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時,師愛就成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為有了師愛,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學生才能樂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榜樣引導方向
人們通常愿意聽取年齡相仿、知識背景、興趣愛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見和建議,他們不但喜歡和同齡人游戲,也喜歡模仿同伴的行為,這是青少年時期的“同伴效應”。教師如果在班集體中經(jīng)常表揚行為優(yōu)異的同學,樹立正面的班級人物形象,對其他學生無疑是極大的激勵和幫助。含含是一個內(nèi)向、不愛說話的女孩,一開始并沒有給我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但我漸漸的發(fā)現(xiàn)她每天都來得特別早,收拾完東西之后就主動的去擦窗臺。作為窗臺的美容師,她盡職盡責,每天早、中、晚檢查3遍窗臺,先用紙巾或報紙擦掉灰塵,再用濕毛巾仔細擦一遍。我在爭章評星活動中特別表揚了這樣以為默默無聞甘于奉獻的學生:含含是我們班的窗臺美容師,她做事默默無聞,很認真,我們要向她學習。
雖然情感教育對學生情感的豐富和班集體的建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我們在實施情感的教育過程中要注意與班級制度的有效結合。愛,不能無原則,更不能縱容。正如“國有國法,班有班規(guī)”,班級公約是班集體建設的有力保障,情感教育也要與紀律約束相結合。從這學期開始,我們班努力尋求“情感教育”和“班規(guī)制約”的平衡點,爭取創(chuàng)造一個既溫馨又有序的班級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