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敏
隨著我國時代的快速發(fā)展,國家越來越重視小學生的教育問題,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環(huán)境要求也越來越高,對學校的選擇也越來越謹慎,所以對學校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生正處在認識世界和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需要班主任老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把控。所以班主任想高效地完成班級管理工作,就必須在管理過程中與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避免因與學生發(fā)生沖突而影響正常工作計劃的進行。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展現(xiàn)班主任的職業(yè)態(tài)度、專業(yè)素質和研究能力,為學生提供健康的教學環(huán)境,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推動小學教學質量的提高。要想維持和諧的師生關系,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本文主要從樹立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和諧關系的理念入手,探討小學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如何與學生維持和諧的關系。
1 樹立班主任和學生之間和諧關系的理念
由于家長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 使部分班主任教師在教育管理過程中的理念教育過于片面,將學生的學習成績看的尤為重要,教師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會進行表揚,有時卻會忘記對后進生進行鼓勵,這種差別待遇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不滿心理,而且小學生正處于心理發(fā)展的敏感時期,更容易出現(xiàn)心理落差。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小學時期的學生對外界的好奇心最強,喜歡接觸新事物。有的學生雖然頑皮好動,但是聰明機智,這需要班主任進行合理的引導,不斷與學生進行生活和心理方面的溝通交流,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耐心,細心。
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所以教師一般以傳道授業(yè)解惑者的角色存在于學生的學習生活當中,該角色會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產生距離,讓學生不敢與老師親近和談心,所以作為班主任也就無法深入學生生活,真正去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和生活狀況,也就造成了學生與教師關系緊張的局面。
在國家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情況下,作為班主任應該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以及師生關系理念,樹立班主任和學生之間創(chuàng)建和諧關系的理念,既要做學生的引路人,也要做學生的好朋友。教師只有放低身段,讓學生感受到教師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才能與同學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這樣教師作為朋友提出的意見,學生更容易接受,從而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效率。由此可見,小學班主任與學生構建和諧的關系,對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尤為重要,樹立這種正確的觀念是基礎。
2 相互尊重,平等對待,班主任引導小學生班級自主管理
2.1尊重每一位學生,綜合的評價學生
班主任作為教師要想得到學生的尊重,就必須學會尊重學生,學生也是獨立的個體,老師與學生之間只有年齡和經驗上的差距,在其他方面都應該是平等的,所以學生與教師之間必須做到相互尊重。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具有向師性和模仿性的特點,所以教師對于學生的示范性很重要。教師應該言傳身教,做到尊重他人,尊重每一位學生,這樣學生就會模仿老師的做法,在日常生活中學會尊重他人,這比一般的說教更具教化效果。例如學校規(guī)定學生必須穿著校服,這是一種對于老師和學校的尊重,但很多學生都認為校服既不好看又不時尚,所以會產生抵觸心理,作為老師也應該采取正確的方法去尊重學生,比如在工作中穿著得體大方,或者穿統(tǒng)一的工作服裝,這也是老師對學生的一種尊重,老師這種以身作則的引導方法,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和理解。教師還要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能把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對先進生和后進生要一視同仁,不能只看到學生的缺點,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多給予學生鼓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2教師為主導,學生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要想進行班級管理,僅靠教師個人的能力是不夠的,需要學生集體的配合。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管理辦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所以教師可以在日常與學生的交流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觀念,讓他們深刻體會到集體的力量,讓學生做到自我管理是班主任老師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標。在管理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班主任進行正確的引導,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讓學生參與到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中來。比如在班級內不設固定班干部,讓學生輪流當值,體會作為管理者的困難和辛苦以及班級管理制度對一個班級的重要作用。在每位學生當過管理者之后,他們就會更加尊重和理解班主任所設定的班級管理制度。還可以組織班會,讓學生在班會上積極發(fā)言,分享自己作為班級管理者的體會和認知,可以對班級管理制度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教師應該吸取同學的優(yōu)秀意見,尋找更加合適的管理方法。
2.3互相幫助,共同成長,班主任在生活中與學生建立良好關系
班主任可以通過一些集體活動來增加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營造一個和諧的集體環(huán)境??梢远ㄆ谡匍_家長會,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對有問題的學生及時進行了解和開導。在與家長的溝通中,多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讓家長看到學生的進步,這可以有效拉進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在生活中要信任學生,也要讓學生信任自己,做學生生活中的好朋友,當學生遇到生活中的困難時,班主任可以以好朋友的身份與學生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正確的引導。
3 小結
班主任要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男睦斫逃囵B(yǎng)學生正確的認知能力。總之,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主要人員,就必須做到對學生耐心,細心,有責任心,對待所有同學要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在日常生活中,多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溝通與交流,了解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狀況,從而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來幫助學生健康成長。作為一名教師,班主任更應該嚴于律己,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以身作則,做好教師的示范作用,更有利于自己與學生的有效溝通。
(作者單位:新疆克州烏恰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