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bes
July 23 2019
由于政府加大了交通部門的去碳化力度,以及消費者減少使用汽油汽車的趨勢,電動汽車從2015年的30萬輛增至2018年的89萬輛。通過日產聆風(Nissan Leaf)和特斯拉(Tesla) Model S等流行車型,到2025年,電動汽車預計將占據14%的市場份額。
據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估計,到2035年,支撐電動汽車市場大規(guī)模增長所需的估計成本在每年78億美元至81億美元。據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數據,由于需要約四分之一的公共充電器來支持預期的電動汽車市場增長,額外的充電基礎設施部署將不得不以每年約20%的速度增長。
該領域的投資者正在努力應對一種效率低下的商業(yè)模式,即電動汽車技術成本高,消費者無法以低成本水平為汽車充電。而最適合處理這一問題的公用事業(yè)公司完全回避了這個問題,于是整個行業(yè)的狀態(tài)是:私人投資很低,政府的激勵措施仍處于萌芽狀態(tài)。
目前,石油和天然氣公司處于建設電動汽車基礎設施的有利地位。盡管電動汽車銷量的不斷增長讓他們感到威脅,但他們對能源分布的了解已經讓他們邁出了第一步。英國石油(BP)和殼牌(Shell)分別收購了充電站公司Chargemaster和Newmotion,這兩家公司開發(fā)了基礎設施技術,但不專注于部署基礎設施。一位了解市場情況的公共政策顧問表示,這些公司通常不會投資于充電站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