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晶
(本溪市中心醫(yī)院急診留觀室,遼寧 本溪 117000)
腦血管疾病是臨床中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一項重要疾病,其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而腦梗死則是臨床神經(jīng)內(nèi)科中極為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疾病,其在中老年群體中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不僅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還給患者的家庭帶來了巨大的負擔[1]。有研究人員提出在臨床老年性腦梗死患者的護理中給予患者優(yōu)質護理服務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就對此進行了探討分析,詳細內(nèi)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進行治療的老年腦梗死患者共計68例,采用抽簽的方式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75.24±4.85)歲;研究組患者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齡61~83歲,平均年齡(76.85±5.11)歲。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的臨床護理工作,包括進行心理指導、健康教育以及生命指標監(jiān)視等內(nèi)容。
1.2.2 研究組:研究組患者則實行優(yōu)質護理服務,詳細內(nèi)容如下:①患者入院后,安排專門的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引導,向患者進行醫(yī)院相關情況的介紹,讓患者了解主治醫(yī)師、護理人員以及相關科室等情況,降低患者對醫(yī)院的陌生感,削弱患者的緊張感,進而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②護理人員在與患者進行接觸的過程中,要對患者的心理和精神情況進行觀察,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對于存在緊張、憂慮等負面情緒的患者,護理人員要給予相應的疏導和指導工作,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③安排護理人員定時對患者的病房進行整理和打掃,保證患者居住患者的干凈、整潔,進行通風等基本工作,保證病房的溫度和濕度均處于較為適宜的水平;④對患者開展相應的飲食護理,糾正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保證患者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增加患者的食物纖維的攝入,叮囑患者注意鈣、鉀以及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的攝入;⑤治療過程中,要根據(jù)患者的恢復情況給予患者相應的康復護理,安排患者進行康復鍛煉等,優(yōu)先協(xié)助患者進行一定的被動運動,等到患者能夠進行主動活動時再安排患者進行必要的主動運動,活動方案要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叮囑患者控制好活動的程度以及頻率,以免造成損傷[2]。
1.3 觀察指標:采用自制的調查量表對兩組患者護理的滿意度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3種,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記錄兩組患者的調查結果;同時使用NIHSS對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進行評分,使用FUGL-MEYER對患者的運動功能進行評分,使用Barthel指數(shù)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NIHSS評分(總分42分)越低顯示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越好,F(xiàn)UGL-MEYER評分(總分100分)和Barthel指數(shù)(總分100分)均為得分越高顯示患者情況越好。比較相關數(shù)據(jù)。
1.4 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SPSS22.0對患者的相關參數(sh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作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要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2.2 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MIHSS評分、FUGL-MEYER評分和Barthel指數(shù)比較:研究組患者的運動功能、神經(jīng)功能以及生活質量均要好于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MIHSS評分、FUGL-MEYER評分和Barthel指數(shù)比較(分,)
表2 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MIHSS評分、FUGL-MEYER評分和Barthel指數(shù)比較(分,)
組別 n NIHSS評分 FUGL-MEYER評分 Barthel指數(shù)研究組 34 11.52±2.36 95.25±3.22 96.14±1.26對照組 34 25.78±4.11 80.98±2.78 81.36±2.96 t-17.544 19.560 26.789 P-0.000 0.000 0.000
腦梗死也就是缺血性腦卒中,是指臨床中患者由于腦部血液供應障礙,導致缺血、缺氧等情況發(fā)生在了患者的腦部,進而出現(xiàn)了局限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軟化的情況的疾病。該病患者在臨床中有很大概率會出現(xiàn)半身不遂等癥狀,給自己和家庭帶來極大的影響。而給予患者有效的臨床護理,對于患者的治療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3]。
優(yōu)質護理是伴隨著現(xiàn)代醫(yī)療理念進步而出現(xiàn)的一種全新的護理方式,其在護理過程中強調為患者提供全面、優(yōu)質的護理,要求在護理工作中要將患者的感受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從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社會等角度出發(fā),進行相應的護理工作,保證患者的臨床體驗和護理效果,進而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在臨床中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4]。在本次研究中,實行優(yōu)質護理的研究組患者的滿意度要高于對照組,運動功能、神經(jīng)功能以及生活質量也要好于對照組,顯示使用優(yōu)質護理能夠改善老年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5]。
綜上所述,在臨床老年腦梗死患者的治療過程中,給予患者優(yōu)質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