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威威
(沈陽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遼寧 沈陽 110168)
老年癡呆是臨床上較常見的老年疾病,近年來,該病的發(fā)病率明顯上升。這與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生活節(jié)奏和生活習慣改變有關。發(fā)病者身體功能和心理功能下降嚴重,主要表現(xiàn)為記憶力嚴重下降,目光呆滯、判斷能力下降等,部分患者有暴力傾向[1]。目前,治療主要以藥物干預和住院治療為主,在患者住院過程中,應得到及時優(yōu)質的護理。個性化護理從患者特點和需求出發(fā),在治療中應具有積極意義?,F(xiàn)將80例老年癡呆患者的護理效果分析和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次研究患者數(shù)量為80例,來自于我院從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癡呆患者?;颊吣挲g60~82歲,男性患者40例,女性6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存在差異,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不同護理方法,對照組為臨床基礎護理。為患者提供基本住院需求,提供藥物治療和護理。實驗組為個性化護理。主要為:入院后,對患者患病程度和生活能力指標進行評估,了解患者日常生活狀態(tài),制定合理的護理計劃;強化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指導患者進行日常鍛煉、強化3R人格鍛煉。對患者的情緒和心理進行護理,保證其治療積極性??刂苹颊叩那榫w,對易怒、易沖動患者,應及時轉移其注意力,在護理人員引導下進行康復訓練,每周訓練2~3次,由護理人員闡述并記錄患者癡呆癥狀,制定下一周期的護理目標[2]。
1.3 觀察評價指標:觀察記錄兩組患者的生活能力指標(ADL)和癡呆程度指標(BEHAVE-AD)。其中,前者分數(shù)越高,則治療效果越好。后者分數(shù)越低,則治療效果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和方差表示,計數(shù)資料檢驗方法采用t檢驗,同時,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日常生活能力比較:兩組日常生活能力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護理前 護理1個月 護理3個月對照組 40 32.16±5.71 41.71±3.52 44.56±4.28實驗組 40 32.17±5.12 45.22±3.64 52.13±3.96
2.2 兩組護癡呆嚴重度比較:護理前,護理1個月和護理3個月對照組BEHAVE-AD評分分別為(26.12±2.88)分、(19.45±2.75)分、(17.43±1.64)分。實驗組分別為(26.34±2.66)分、(17.27±2.42)分、(15.44±0.94)分,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老年癡呆是常見臨床疾病,癥狀多見于記憶力減退,運動能力下降,不識人等。進入老年階段,患者身體功能,大腦皮層反應均降低,老年癡呆主要以預防和緩解為主[3]。對已經(jīng)患病者,應采取良好的護理措施,以提高其生活能力,降低老年癡呆程度,提高其生活質量。個性化護理措施是近年來提出的一種護理方法,是針對個體差異進行護理的一種方法,由于對患者病情發(fā)展階段了解清晰,因此護理內(nèi)容的執(zhí)行更具可行性。并且在尊重患者的基礎上實施護理,因此護理效果更加理想。在本次治療中,實驗組采用個性化護理,其生活能力提高水平和癡呆嚴重程度改善水平均優(yōu)于對照組。另外,本研究在以往的護理原則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通過多個維度干預和評價方式,使研究結果更可靠,在與其他研究成果對比上,也可以證明本次研究的有效性。本研究開展個性化護理干預時,首先采取了與患者家屬溝通的方法,以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等基本資料,了解患者的性格特點,對患者的評估要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方法。個性化護理措施的開展,以分段式和分期式為主,這樣給予護理人員充分的時間對患者進行引導和健康教育,使患者和家屬都能正確了解和對待疾病,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增加行為護理和認知護理等內(nèi)容,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判斷能力提高[4]。同時,在個性化護理實施過程中,采用多種娛樂方法,也有利于吸引患者的興趣,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因此對于患者癥狀的改善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老年癡呆患者主要以預防為主,在治療過程中,除了藥物治療,需要聯(lián)合長期的臨床護理,以促進患者的康復。個性化護理可改善老年癡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癡呆程度,對臨床治療具有比較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