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志堅
(泰安市中醫(yī)醫(yī)院肺病二科,山東 泰安 271000)
COPD為呼吸系統(tǒng)常見病,具有發(fā)病率高和病死率高等特點[1],主要特征為持續(xù)性氣流受限,發(fā)病原因與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關系密切,若不及時治療,病情進展后將會引起肺心病、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2]。中醫(yī)理論認為[3],COPD屬于肺脹的范疇,病機在于久病肺虛,導致痰濁潴留;患者復感外邪后可導致病情急性加重或反復發(fā)作。資料顯示[4],補肺納腎法治療COPD能快速緩解臨床癥狀,改善肺功能。本次研究在茶堿治療的前提下,對風邪犯肺型COPD患者采用蘇黃止咳膠囊治療,獲得理想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88例患者均確診為風邪犯肺型COPD,納入起始時間為2017年12月,結束時間為2018年12月,均分成兩組,參照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58~80歲,平均年齡(59.63±11.47)歲。試驗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59~81歲,平均年齡(59.88±11.15)歲。兩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參照組患者采用茶堿緩釋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9994050;生產(chǎn)廠家:瑞陽制藥有限公司;0.1 g×30片/盒)治療,1片/次,2次/天。試驗組患者在上述治療基礎上采用蘇黃止咳膠囊(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103075;生產(chǎn)廠家:揚子江藥業(yè)集團北京海燕藥業(yè)有限公司;0.45 g×24粒/盒)治療,3粒/次,3次/天。兩組均連續(xù)治療4周。
1.3 評價與觀察指標:①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評定治療效果:臨床癥狀、體征改善≥90%,CRP、WBC與NE%恢復正常為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改善60%~90%,CRP、NE%與WBC明顯下降為有效;病情改善不顯著或有惡化趨勢為無效。②監(jiān)測兩組WBC、NE%與CRP水平。③6 min步行距離:指導患者于100 m空氣流通且安靜的走廊來回走動,至6 min時停止,對總步行距離進行測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利用SPSS 19.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參照組總療效與試驗組對比明顯降低,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2.2 臨床指標:與治療前對比,試驗組治療后臨床指標下降程度更明顯,有顯著差異性(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
組別 時間 CRP(mg/L) NE(%) WBC(×109/L)試驗組(n=44) 治療前 78.48±43.20 0.77±0.20 13.05±3.18治療后 8.62±5.82 0.69±0.13 7.80±2.86參照組(n=44) 治療前 78.03±42.19 0.76±0.19 12.96±3.24治療后 19.20±9.67 0.64±0.17 7.51±1.89
2.3 運動耐力:兩組治療后的運動能力均優(yōu)于治療前,組間對比以試驗組提高程度更理想,P<0.05,有差異性,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運動耐力比較
隨著環(huán)境污染不斷加重與老齡化進程的推進,我國COPD發(fā)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已成為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6]。本次研究結果提示,試驗組總療效95.35%高于參照組的77.27%、血象指標和CRP降低程度均大于參照組,運動耐力與參照組對比明顯提高,P<0.05,表明試驗組制定的治療方法可行性高,能積極改善病情,獲取理想的療效。
中醫(yī)辨證指出[7],COPD依照發(fā)病原因可分為五大類,其中最典型的為“風邪犯肺型”,此證型患者特征表現(xiàn)為晨起時劇烈咳嗽,干咳痰少或無痰,遇異味或冷空氣時癥狀加重,合并呼吸急促,舌苔薄白。COPD是由肺脾腎虛衰與痰飲瘀血互結引起的,故治療時應以益肺脾腎、扶正固本為主。蘇黃止咳膠囊屬于純中藥制劑,由五味子、炒牛蒡子、蟬蛻、蜜枇杷葉、麻黃等多味中藥制成,其中麻黃屬君藥,具有抗病毒、抗過敏、抗炎抗菌以及止咳平喘等作用,與紫蘇葉聯(lián)用,能減輕咳嗽頻率及癥狀。地龍利咽止癢、清肺平喘,能達到疏散風邪的目的;蟬蛻、牛蒡子止癢利咽,能使咽部刺激導致的咳嗽癥狀減輕,蟬蛻水提取物還具有解痙平喘、祛痰鎮(zhèn)咳、抗氧化與抗炎等作用;枇杷葉鎮(zhèn)咳,聯(lián)合前胡使用,能起到止咳宣肺疏風等作用。諸藥共奏,能發(fā)揮出抗過敏、解痙、抗菌抗炎以及平喘止咳等作用。劉瓊霞,陳琳等[8]研究指出,茶堿治療劑量窗窄,其有效劑量十分接近于中毒劑量,不良反應明顯。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開展,茶堿緩釋及茶堿控制劑的發(fā)展極大程度上提高了茶堿治療COPD的地位,究其原因,在于茶堿可使支氣管平滑肌得到舒張,具有免疫調(diào)節(jié)、抗炎等作用;此外,在低血漿濃度中,茶堿還能使組蛋白去乙?;讣せ頪8]、氧化應激逆轉,達到降低藥物不良反應。將上述兩種藥物聯(lián)用于“風邪犯肺型”COPD患者中,能發(fā)揮出協(xié)同效應,達到對癥下藥的目的。
總之,風邪犯肺型COPD應用蘇黃止咳膠囊以及小劑量茶堿治療作用顯著,建議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