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民
(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醫(yī)院普外科,遼寧 葫蘆島 125200)
急性膽囊炎為臨床常見疾病,也為典型急腹癥,該疾病的出現(xiàn)與膽囊管阻塞有著密切聯(lián)系,多數(shù)患者為結石所阻,阻塞發(fā)生后,會導致膽囊內(nèi)部膽汁滯留,進而形成細菌感染,出現(xiàn)炎癥癥狀,危害性極大,主要癥狀為發(fā)熱、上腹部疼痛、惡心嘔吐等,多選用手術進行治療,不同手術治療效果存在差異性,如何選取手術方案成為了新的問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應用效果顯著[1-2]。本文為探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發(fā)作期膽囊炎的應用效果,特選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治療的60例急性發(fā)作期膽囊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治療的60例急性發(fā)作期膽囊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均分為兩組,每組3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齡在23~76歲,平均年齡為(46.32±1.35)歲,病程為0.7~8 d,平均病程為(3.12±0.35)d,疾病類型:單純型膽囊炎患者8例、化膿性膽囊炎患者11例、壞阻性膽囊炎患者11例;觀察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年齡在23~77歲,平均年齡為(46.25±1.34)歲,病程為0.5~8 d,平均病程為(3.11±0.32)d,疾病類型:單純型膽囊炎患者9例、化膿性膽囊炎患者10例、壞阻性膽囊炎患者11例。兩組在(年齡、性別、病程、疾病類型)等方面,統(tǒng)計學無比較意義(P>0.05)。納入標準:依據(jù)WHO中關于急性發(fā)作期膽囊炎的診斷標準[3],確診為急性發(fā)作期膽囊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不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對照組為常規(guī)手術,術前麻醉,氣管插管,確定病灶位置、大小,在病灶外側(cè)做切口,逐層分離皮下組織,打開腹腔,找到病灶,將病灶周邊組織進行分離處理,結扎通向病灶的血管,切除病灶,包埋,甲硝唑清洗液清洗腹腔,吸凈殘液,縫合切口,抗感染處理。觀察組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前麻醉,氣管插管,給予解痙、電解質(zhì)紊亂、抗炎、糾正水等,糾正體內(nèi)酸堿平衡,仰臥,建立人工二氧化碳氣腹,12~14 mm Hg的氣腹壓力,手術臺與水平線呈15°,建立操作孔和觀察孔,實施三孔法,針對顯露不好、粘連程度嚴重、分離困難現(xiàn)象,實施四孔法,確定病灶位置、大小,粘連組織剝離,用鈍性分離Calot三角,切斷和結扎膽囊動脈,肽夾夾閉或結扎膽囊管,剝離膽囊,取出,包埋,放置引流管,甲硝唑清洗液清洗腹腔,吸凈殘液,縫合切口,抗感染處理。
1.3 指標觀察:觀察兩組手術時間、術后腹腔引流量、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疼痛評分情況。疼痛評分依據(jù)視覺模擬量表進行評估,0~10分,評估分數(shù)越高,表示疼痛癥狀越嚴重,反之,表示疼痛癥狀越輕[4]。
1.4 統(tǒng)計學分析:將數(shù)據(jù)用SPSS18.0軟件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手術時間、術后腹腔引流量、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疼痛評分情況:兩組的手術時間、術后腹腔引流量、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疼痛評分進行比較,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后腹腔引流量、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統(tǒng)計學有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時間、術后腹腔引流量、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疼痛評分情況
表1 兩組手術時間、術后腹腔引流量、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疼痛評分情況
組別 例數(shù)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術后腹腔引流量(mL) 住院時間(d) 疼痛評分(分)觀察組 30 38.02±1.13 123.24±23.24 176.23±102.24 8.03±1.12 3.12±1.25對照組 30 76.26±2.26 208.58±32.23 912.25±122.32 14.28±2.24 6.56±2.14 t值 - 4.5324 4.3557 5.2234 4.6354 5.4247 P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急性發(fā)作期膽囊炎作為典型消化系統(tǒng)病癥,該疾病的產(chǎn)生與飲食習慣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飲食結構和生活方法的改變,使得急性發(fā)作期膽囊炎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已成為了影響我國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一旦確診,需要及時進行救治,避免病情惡化,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應給予重視[5]。通過對該疾病的研究,發(fā)現(xiàn)該疾病的治療越早越好,手術方法的選擇也非常的重要,傳統(tǒng)開腹手術雖然能夠徹底的清除病灶,但是,手術切口大,出血量多,術后恢復緩慢等特點,整體治療效果不甚理想,隨著我國腹腔鏡技術的完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具有微創(chuàng)、出血量少、術后恢復快的特點,傳統(tǒng)開腹手術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應用效果顯著,能夠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的出血量,減少術后引流量,加快身體的康復速度,縮短住院時間,減輕術后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應用價值極高,值得患者優(yōu)先選用[6]。
綜上所述,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發(fā)作期膽囊炎的應用效果顯著,縮短了手術時間,減少了出血量,減輕了疼痛感,提高了康復速度,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值得急性發(fā)作期膽囊炎患者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