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
分組實驗是一種很好的實驗形式.在分組實驗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不僅有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間,他們之間的交流討論也會非常充裕.這些都可以很好地成為學生學習主動性和思維素養(yǎng)鍛煉的依托,也是促進學生學科能力形成與強化的推動.初中物理課堂上,教師在組織學生展開分組實驗時,很有必要在實驗前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一方面,要將實驗原理和涉及的知識內容給學生講清楚,保障學生明確實驗的實施方法和過程;另一方面,教師也要在學生自主展開實驗時多進行有效的引導輔助.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分組實驗更好地推進,學生在有效完成實驗任務的同時也可以牢固實現(xiàn)知識的理解吸收,這才是課程教學目標的達成.
分組實驗的展開中,學生需要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整個實驗操作,并且后續(xù)的實驗數(shù)據(jù)及成果的分析也需要學生獨立完成.這些不僅對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需要學生就實驗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等有充分了解.教師一定要落實實驗前的相關知識講解,尤其是對于一些難點知識或者學生容易產生思維障礙的地方,教師要在學生自主實驗前有意識地加以強調.這樣才能夠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平臺,讓學生在獨立展開實驗時思維清晰、方向明確,遇到各種問題時學生也會懂得如何分析解決.教師在實驗前的知識講解不僅要有意識地化解一些難點知識,還可以就實驗的原理、操作要點及實驗中可能碰到的一些問題做相應分析.這些都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實驗任務,能夠讓學生學習的綜合效率更高,分組實驗的質量也可以得到保障.
例如,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本領(比熱容)的實驗的教學中,教師就需要做好實驗前的知識講解.根據(jù)往屆的教學經(jīng)驗,學生普遍認為比熱容是初中物理中最抽象的概念.如果教師在實驗前沒有通過“講”進行引導,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對這個概念的掌握會非常困難.所以在學生做該實驗前,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多問一些“為什么”,不僅要讓學生對于這個概念有充分認識,也要讓學生對于實驗操作的方法和實驗背后的原理有良好的理解吸收.在這個基礎上學生才能夠順利展開實驗,實驗中碰到的各種問題與障礙學生也會懂得有效化解,分組實驗才能夠帶給學生更多有益的學習收獲.
當分組實驗展開后,教師應當以合適的方式參與到學生的自主實驗中.教師要多對學生的實驗方法和操作過程做觀察留意,在看到學生遇到一些困難或者阻礙時及時給予引導輔助.并不是所有的分組實驗學生都能夠很順利的得到推進,有些實驗在原理上比較復雜,或者操作上有一定難度,這些都會一定程度對實驗的展開與完成造成阻礙.教師要在學習小組遇到困難時及時給予有效指導,多對實驗方法做引導,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不當?shù)乃季S模式及時進行轉變.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走出誤區(qū),可以讓學生實驗的綜合成效更高,各種實際問題的化解也會更有效.
學生的自主實驗完成后并不是分組實驗教學的結束,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實驗過程做相應的反思與回顧.一方面,要讓每個學習小組對實驗的流程和具體的操作做梳理,想一想自己有哪些實驗方法和操作模式不得當,可以如何改善.另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就實驗現(xiàn)象或者實驗結果產生的原因做分析.正常情況下學生在有效實驗操作的背景下通常都可以有效完成實驗過程,并且取得預設結果.但是,有些學習小組如果操作方法上有誤,或者實驗中產生一些問題,這就很容易導致實驗的不成功.對于這種情況,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積極進行回顧反思,探究問題出在哪里,應當如何改善.以這樣的方式強化實驗教學的綜合成效,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才是分組實驗教學應當有的推進方式.
例如,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本領(比熱容)的實驗的展開中,在實驗結束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從頭開始“說”一次實驗時,學生基本上都忘記了在加熱前要先記錄水和砂石的初溫,他們記錄的都是加熱一段時間后水和砂石的溫度而不是升高的溫度.這時教師就要在他們說的過程中給他們糾正和完善,更正學生的認知誤區(qū),讓學生形成更加牢固的學習印象.實驗結束后的總結與回顧不僅是對整個實驗過程的梳理,也是幫助學生進行有效地學習反思,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實驗操作或者問題分析上存在哪些遺漏的一種學習方法.這樣才能夠強化學生的實驗技能,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讓學生對實驗背后的知識原理有更加牢固的吸收與掌握,體現(xiàn)出實驗教學的綜合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