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林奇
(常德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南 常德 415000)
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臨床護理工作標準不斷提升,這要求護理人員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過硬的護理技術,才能夠勝任這項工作。在這種情況下,護理教育必須調整策略,直面市場需求,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引入現代化教學手段,全面提升護理專業(yè)畢業(yè)生的綜合職業(yè)素養(yǎng),包括護理知識、技能、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從而讓學生在社會上能夠得到更好的發(fā)展[1]。此次試驗旨在探究情景教學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效果,結果如下:
選取我校在校護生2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100例。學生基本資料為:①對照組。男53例,女47例,最小、最大年齡分別為19歲、22歲,中位數年齡(20.61±0.92)歲;②觀察組。男52例,女48例,最小、最大年齡分別為19歲、22歲,中位數年齡(20.48±0.85)歲。從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上,對照組和觀察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研究。
在護理教育中,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教學,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以教材為基礎進行教學,課前囑咐學生預習教材,課中采取口頭講解聯合電子課件的形式,向學生傳授護理知識,實踐課上模擬演練,提升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觀察組實施情景教學,具體教學形式為:①多媒體教學。多媒體能夠以圖片、文字、視頻等多種形式展現教學內容,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護理內容相關情境,播放諸如急診呼吸衰竭患者重癥監(jiān)護、急性闌尾炎術后護理等主題視頻,結合視頻講解護理流程、護理知識、護理技術,讓學生全面掌握相關護理知識,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觀看視頻時進行思考,提出問題,共同探討解決問題,讓枯燥的護理教育變得更為形象直觀;②角色模擬。應用SimMan高端模擬系統(tǒng),模擬出不同的臨床情景,比如說急診科、重癥監(jiān)護病房、手術室,確定護理主題,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比如說在兒科門診,一人扮演護理人員,進行靜脈穿刺,一人扮演患兒,一人扮演家長,“患兒”可以扮演出焦躁不安行為不受控制、哭鬧不止等多種行為,“護理人員”可以扮演出多次靜脈穿刺失敗等情況,“家長”也可以扮演出在不同情況下或冷靜理智,或憤怒暴躁的角色,鍛煉學生的臨場反應能力,提升學生應用專業(yè)知識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更具有同理心,理解病患和家屬的心理,激發(fā)其責任感;③應用仿真模擬人。仿真模擬人可應用于各種臨床案例中,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可重復性實戰(zhàn)演練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實踐去掌握各類護理技巧,比如說靜脈穿刺、腦梗塞術后功能康復訓練、術前灌腸等,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榮譽感和成就感。
課程結束后,由教師制定教學效果調查問卷,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實踐技能等指標進行評價,每個項目25分[2]。
此次試驗所記錄的基礎數據,處理軟件為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的表示方式為(+S),組間對比方式為t檢驗,若計算得到P<0.05的結果,表示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價值。
觀察組在學習主動性、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實踐技能上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教學效果評分對比(+S,分)
情景教學是一種現代化教學理念,采用這一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虛擬仿真技術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各類教學情景,能夠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及實踐能力[3]。在護理教育中,應用情景教學法,借助于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引進教學案例,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或在仿真模擬人上進行實操演練,能夠激發(fā)其學興趣,幫助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提升學生發(fā)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相對真實的情景中進行練習,能夠培養(yǎng)學生除了專業(yè)技能之外的能力,比如說人際溝通能力。臨場應變能力,讓學生學會如何更好地與患者、家屬相處,維護雙方權益,并激發(fā)學生作為護理人員的責任感和榮譽感,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白衣天使[4]。
此次試驗中,在護理教育中,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教學,觀察組實施情景教學,觀察組在學習主動性、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實踐技能上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情景教學應該于護理教育中,可提升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及技能掌握度,提升其職業(yè)素養(yǎng),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