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當前的閱讀教學仍以老師講授為主,“以生為本”的意識不夠。語文課的重點不能僅止于內(nèi)容說什么……還必須回到它怎么說。筆者通過“以讀促思”教學策略的運用,帶領(lǐng)學生深入文本之中,品味琢磨語言之妙,分析人物形象之典型,思考文本立意之深刻。
“以讀促思”教學策略的基本含義
“朗讀作為學生了解語言文字魅力的重要手段,通過將有形的文字轉(zhuǎn)化為抑揚頓挫的聲音加深學生的理解與印象?!边@種方式有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引領(lǐng)學生深入文本的學習。學生在朗讀時,需要思考內(nèi)容所蘊含的情感,采取恰當?shù)姆绞竭M行表達。準備朗讀的過程就是深入思考的過程,而通過對文本的深入思考,朗讀也會更加精彩。這種策略叫作“以讀促思”。表面上看,老師與學生一起研究如何朗讀,而在操作的過程中實則是研讀文本、品味語言、訓練思維。“以讀促思”教學策略的運用,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智力,使學生獲得思想上的熏陶。
采用“以讀促思”,多元解讀文本
《我的叔叔于勒》是部編本九年級語文教材中的一篇課文。對于這篇文章的主題,多年來有不同的理解。傳統(tǒng)的教學參考認為這篇小說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guān)系;自21世紀初課改以來,一些專家認為這篇文章揭示了社會底層小人物辛酸悲苦的生活;也有專家認為這篇文章呼喚親情、呼喚人性。筆者在教授這篇課文時,通過品讀關(guān)鍵句,“以讀促思”,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多元地理解了本文的主題。
品讀重點語句,深入理解文本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講述了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tài)度隨著其經(jīng)濟狀況的改變而改變。文章前半部分,當于勒從美洲來信說自己發(fā)了財?shù)臅r候,菲利普先生總要說那句永不變更的話:“唉!如果于勒竟在這只船上,那會叫人多么驚喜呀!”菲利普太太也常說:“只要這個好心的于勒一回來,我們的境況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個有辦法的人?!睆闹形覀兛梢宰x出菲利普夫婦的期盼之深以及他們的自私虛榮。與其說是盼于勒歸來,毋寧說是盼于勒送錢來。文章后半部分,于勒的窮困潦倒打碎了菲利普一家的發(fā)財夢,菲利普先生的話是:“出大亂子了!”菲利普太太也說:“我就知道這個賊是不會有出息的,早晚會回來重新拖累我們的?!痹谄纷x過程中,菲利普夫婦自私冷酷、唯利是圖、貪慕虛榮的丑陋形象躍然紙上,學生對作品所揭示的當時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guān)系也就有了深入理解。
那么,如何讀出語言之外所蘊含的情感與倫理糾葛呢?菲利普夫婦生活拮據(jù),女兒得以嫁給公務員也是因為于勒發(fā)財?shù)南?。教師可以帶領(lǐng)學生深入探討菲利普無法與于勒相認的苦衷,因為相認意味著貧困的生活雪上加霜,意味著女兒的婚姻遭遇考驗……在揣摩朗讀的過程中,我們對文章的主題有了第二種理解:揭示了社會底層小人物的辛酸和悲苦。
而在作品中,唯有還是少年的若瑟夫,表現(xiàn)出了對于勒的同情與關(guān)懷,通過品讀若瑟夫的心理描寫“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善良的孩子。
閱讀中,我們看到了親情的淡漠、世態(tài)的炎涼、人性的自私與冷酷。作者寄寓在若瑟夫身上的對親情和人性的呼喚,猶如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透過悲涼的迷霧為我們指引著前行的方向。由此,學生也就領(lǐng)悟到了對于文章主題的第三種理解。
“以讀促思”教學策略的價值在于化繁為簡,改變了“說教”和“灌輸”的教學方式,注重“以生為本”,從學生的理解出發(fā),以“朗讀”為手段,讓學生深入語境去品味和感悟,在朗讀的過程中習得語言運用之精妙。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第三十四中學)
責任編輯: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