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瑜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的側(cè)重點主要在于識記文字,但是不僅僅局限于此,如今新課程的改革對于小學生語文教育水平要求已經(jīng)提高,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部分學生頻頻出現(xiàn)語言積累不足,表達不夠得體的問題。小學語文教學中有關(guān)語言的積累這一課題更加需要廣大人民教師重視起來。本文也就此一課題,闡述一下有關(guān)如何推進教學中語言積累的方法。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積累;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8-0143-01
語文是一項基礎(chǔ)性學科,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我國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為目標,并且要求學生能夠把學習到的語言文字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和學習當中,在日常生活中,語言是人們的一項重要的交流工具。所以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側(cè)重于學生的語言積累方面,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語言的趣味性,能夠感受到語言文學的魅力。下面從幾個方面來分析探究一下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
1.在朗讀和閱讀中積累
語文是用來供人們交流的工具,交流中可以顯然的感受到一個人的語文能力,在課堂中,基礎(chǔ)知識與語言表達能力同等重要,比如,語文教學中帶領(lǐng)學生朗讀課文,這就是一種初級的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也是將啞巴語文轉(zhuǎn)變成有聲語文的一種有效方式。朗讀課文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到文章的感情色彩,并且在這一過程之中提高了學生自身的語文語感,這些也為后來的語文教學中的寫作和閱讀訓練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chǔ)。
學生通過閱讀書籍能夠積累大量的語言文字,同時也能根據(jù)語境語義和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來自我理解一些詞匯的含義,進而舉一反三,將積累的語言合理的應用于語文學習中,在長期的閱讀中,學生的語言積累量也會如同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多。
2.在教材中積累
課堂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戰(zhàn)場,也是學生積累語言的重要途徑,教材中摘選的課文內(nèi)容及其生字詞都有著一定的權(quán)威性和無可取代性,是學生應重點學習的內(nèi)容,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對教材中的課文內(nèi)容做出細致的解讀,讓學生能夠了解語言的基本組成,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把握,對課文中逐個字詞句的理解,能更好的積累語言,加深對詞義的理解,譬如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專為語言積累而設計的模塊《語文園地》,該模塊可以增加學生字詞的積累量,與此同時還能訓練到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給予學生鍛煉語文交際的平臺,譬如人教版小學年級上冊的《語文園地三》中設計的日積月累的版塊。我會讀為學生提供了復習的版塊,能夠鞏固學生學習的生字詞,讀讀背背則通過兒歌來促進學生在趣味中進行語言積累。學習了這一部分之后,學生能夠充分理解字詞,并且自我的綜合運用,擴充自己的語言積累。模仿是學習語言的第一步,在小學課本中有許多名篇,比如《開國大典》《黃山奇石》《鳥的天堂》這些名篇的語言有著獨特的風格,這些課文是學生天然的積累素材,一些描寫的較為生動的句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背誦,擴大學生的語言庫,比如,巴金的一篇課文《鳥的天堂》,全篇運用了寫景狀物的手法,課文中描寫榕樹之處語言運用恰當。因此對于這一類寫景狀物的文章,有了一個可以仿照的樣本。教師便可以布置一些作文題,可以是寫景狀物的小作文,也可以是大作文。
3.在閱讀中積累
讀書是一個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只有經(jīng)過了大量的閱讀才能夠增加語言的積累,閱讀對寫作起著巨大的作用,讓學生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并且欣賞其中經(jīng)典的片段,能夠讓學生學習到名人名家對語言的運用方式,由此也能夠讓學生舉一反三,積累語言上的素材,擴大自己的詞匯量,使學生在交流時更加的得體,體現(xiàn)出學生優(yōu)秀的語文文化素養(yǎng),并且在寫作上能夠更有效率的使用文字,精準的表達出自己的寫作意圖,編輯出簡練的文字。與此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邏輯編排能力。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年齡段特點,對課外書進行一些推薦,引導學生讀好書,把書讀精,比如,向低年級的學生推薦一些民間傳說,童話,科幻故事等趣味性的書籍,向高年級的學生推薦一些富有哲理性的散文小說,讓他們的讀書更具有針對性,也可以根據(jù)教學的進度出發(fā),對接教材上的課文,拓展課文上的內(nèi)容,將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比如,將相和拓展到史記,讓學生趁熱打鐵將課文不斷延伸,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和積累層面。使學生學習的更加主動,記憶更加深刻。
4.在實際運用與交流中積累
實際運用一直是語言積累的重點,我們的世界是多彩的,如果我們用自己的心去深深地感受,就可以發(fā)現(xiàn)生活中其實也有很多語言可以積累。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捕捉一些生活中的細微之處作為作文題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去主動的觀察生活,或者帶領(lǐng)學生去戶外觀察,走出課本,每周研究一次課外的內(nèi)容,這些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的趣味性,用切身經(jīng)歷來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能夠更牢固的為學生的語言積累添磚加瓦。每個學生的知識儲備不同,家庭環(huán)境也不同,每個人對于語言的積累也各不相同,因此要鼓勵學生互相交流,可以每個月拿出一節(jié)課的時間來給學生交流自己的讀書之后的感受和在書中積累的語言,讓一些有想法的學生上臺介紹自己的觀點,通過與學生交流的方式,學生能夠鍛煉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對學生的未來有很大的幫助。
5.結(jié)束語
新課標對于語文教學強調(diào)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提高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語文是其他學科的基礎(chǔ),是一項最基本的工具,積累好語言能夠?qū)W生以后的學習有著建設性的幫助,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養(yǎng)出獨特的個性,所以教學中需要尤為主意。
參考文獻
[1]郗慧敏.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J].中國校外教育,2017(0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