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芳
摘? 要:一個人的習慣會伴隨并影響人的一生,一個好的習慣或許就會成為他成功的誘因。對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基本的行為習慣尚未成型,正是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好時機,在此階段,教師和家長需要密切配合,以家校合作的方式促進小學低年級學生習慣的養(yǎng)成。
關鍵詞:家校合作;小學低年級學生;習慣養(yǎng)成
【中圖分類號】G 7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8-0011-01
筆者認為,小學低年級學生良好的習慣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行為、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和良好的生活習慣三部分,所以通過家校合作的方式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學生良好的習慣,也必然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發(fā)揮教師和家長的教育作用。
1.小學低年級學生良好的習慣
(1)良好的思想道德行為
所謂“先立德,再樹人”。良好的思想道德行為是最基礎的行為習慣,種類非常多,大致包括不曠課、不遲到早退、上課時保持安靜、樂于助人等等。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行為是讓其明白如何正確的待人接物,做一名合格的學生。
(2)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即上課時專注認真,不會因為外界干擾而轉移學習注意力。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第一,仔細認真地聽老師所講的每一句話,不開小差;第二,仔細認真地領會、記錄老師所講的每一個知識點,善于學習;第三,仔細認真地對待老師提出的問題,勤于思考。
(3)良好的生活習慣
良好的生活習慣即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體驗生活,并在生活中學習知識并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具備良好生活習慣的學生會有如下表現(xiàn):第一,面對生活的問題和困難時樂觀開朗,不會被困難打倒;第二,能夠嚴肅認真地對待生活,并真心感受生活的美好;第三,具備講文明有禮貌、愛護公物、節(jié)約用電等一系列良好的生活行為品質(zhì)。
2.家校合作促進小學低年級學生習慣養(yǎng)成
(1)注重學生的品德教育
第一,培養(yǎng)其強烈的法律意識。
遵紀守法是每個中國公民享受美好生活的大前提,鑒于小學生年齡較小,無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可能會無意識地做出有違法律的事情,所以教師和家長需要經(jīng)常帶孩子參加公益性的普法活動,借此培養(yǎng)其強烈的法律意識,讓其意識到法律的強大權威,自覺遵紀守法。
第二,培養(yǎng)其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zhì)。
對存在不良行為習慣的學生來說,培養(yǎng)其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zhì)具有一定的難度,而且必須要從頭做起。所以,教師和家長應當具備相當強的教育耐心和信心并及時溝通交流,雙方密切合作,主要從點滴小事做起,逐漸培養(yǎng)學生知榮辱、講誠信、明是非、辨對錯的能力。當然,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家長一定要做到體諒和忍讓,不到極端情況千萬不能批評學生。
(2)注重學生的學習教育
第一,重視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
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有可能激發(fā)其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重視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例如,從平常的寫字、讀書做起,規(guī)范學生的坐姿。與此同時,家長也需要密切配合教師的教學管理工作,在家期間仍舊按教師的要求去要求孩子。當然,剛開始的時候學生可能會因為不適應而心生抵觸,但長此以往學生就能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二,重視學生的行為養(yǎng)成教育。
學生的行為一旦養(yǎng)成很難更正,錯誤的行為會對其以后的學習和生活產(chǎn)生非常不利的影響。所以教師和家長一定要重視學生的行為養(yǎng)成教育。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榜樣教育慢慢糾正學生錯誤的學習行為,這里所說的榜樣既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班里的某個學生。而作為家長,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和學生一起學習,并以良好的學習行為引導其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行為習慣。
(3)注重學生的生活教育
第一,培養(yǎng)其樂觀開朗的性格。
學生只有擁有樂觀開朗的性格,才能笑對人生,才能有力量戰(zhàn)勝命運給予他們的磨難。作為教師,首先,教師可以通過組織豐富多樣的集體活動,并邀請家長參與,使學生在與家長和教師的接觸中感受溫暖;其次,教師、家長可以常和學生聊天談心,盡量多聊一些開心的事情,甚至有意無意的互相逗趣,久而久之,其心理狀態(tài)也會有明顯好轉,性格也會變得樂觀開朗。
第二,培養(yǎng)其良好的生活行為。
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學生的一生都會產(chǎn)生非常明顯的影響。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行為,教師需要和家長密切配合,在校階段教師要多帶學生走出校園,積極參加社區(qū)大掃除、敬老院陪護等一系列社會公益活動,在家階段家長要從生活細節(jié)入手,告訴他們什么是正確的生活行為,例如,不闖紅燈、不亂扔垃圾、飯前便后洗手等等。
綜上所述,家校合作背景下,教師和家長在促進小學低年級學生習慣養(yǎng)成的過程中各自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兩者相互獨立但又共為一體,是學生生活、學習路上的領航者。
參考文獻
[1]張娜.家校合作促進小學低年級學生習慣養(yǎng)成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21)
[2]徐鳳,鄒丹.家校合作,培養(yǎng)低段學生良好的讀寫習慣[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6(03):11-12
[3]金彩云.淺談家校合作促進小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J].考試周刊,2017(53)
[4]賀奕.開展家校合作,促進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7(09):I0015-I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