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九云
摘 要:通過三年的教學實踐以及相關數(shù)據(jù)收集,本文將陳述我校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現(xiàn)狀分析,以詞匯的呈現(xiàn)方式為手段,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進行干預和影響。通過話題詞匯、情境創(chuàng)設、聯(lián)系日常生活、詞匯文化內(nèi)涵的解析等方式,讓詞匯有效、有意義地儲存于學生的長時記憶額,從而提高高中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關鍵詞:詞匯;提高;高中生;英語;研究
正文:
我對我校高二年級學生進行了有關英語閱讀的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人數(shù)789人,調(diào)查結(jié)果如下:一、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差異較大,尤其是對理科比較感興趣的男生對英語的興趣較低。18.7%的學生喜歡英語并堅持平均每天四篇的閱讀量,33.5%的男生認為學英語沒有興趣。者說明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需要提高;二、學生記單詞的方式相對單一,主要是老師領讀學生跟讀然后機械記憶單詞的發(fā)音、拼寫和漢語意思。83%的學生認為這種記憶方式容易遺忘;這表明英語教師應該改變講授單詞的方式,加深學生對單詞的印象;四、運用構詞法去猜測生詞的能力較弱,只有5.7%的學生能,41%的學生不能,51.8%的學生基本能,對于關聯(lián)詞,代詞的所指,完全理解的22.6%,不能的17.5%,理解較少59.4%。這說明掃除學生閱讀障礙的關鍵是教給學生對生詞、關聯(lián)詞、替代詞的正確理解的方法。
在問卷調(diào)查之后,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呈現(xiàn)詞匯:
以同一話題漸進式地發(fā)散輻射呈現(xiàn)詞匯,同時呈現(xiàn)的前提必須以文本為載體而絕不是單詞的累積。閱讀的語篇在題材上雖有記敘文、應用文、說明文、議論文之間的差異,但是都以某一話題展開,如慈善、善意、環(huán)境污染、健康等。以話題為單位進行輻射就能夠讓學生在記憶的儲存過程中,形成以某一核心詞匯為核心的輻射狀結(jié)構,減輕記憶負擔同時還能夠增強詞匯在學生記憶中的意義。比如以“慈善”為話題,呈現(xiàn)的方式就是:第一階段,找到以“charity”為核心詞的文本讓學生獨立閱讀并解題,在閱讀和答題的過程中,學生需要獨立發(fā)現(xiàn)文章的話題以及相關詞匯,由學生陳述老師呈現(xiàn):charity,raise money, organization, homeless, fund, donate, give away等。在歸納整理之后,學生的記憶中就形成了以慈善為話題的單詞網(wǎng),同時因為以文本為依托,學生可以更深刻的認識到單詞在閱讀中是怎樣呈現(xiàn)的,哪些詞匯影響到了自己的閱讀進度,進而通過解讀文本達到對詞匯的準確認知。第二階段:在學生對于該話題詞匯的記憶開始逐漸模糊之后,教師鼓勵學生重現(xiàn)詞匯網(wǎng)。然后再重新找同一話題的文本進行強化,同時擴展詞匯網(wǎng),在原有詞匯的基礎上增加,如:volunteer,non-profit, foundation, investment等。這樣分階段的練習之后,學生不僅可以對原有詞匯的記憶加深,同時能夠有意義地增加詞匯量,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做法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解讀文本,從而提高學生對于閱讀的理解能力。
創(chuàng)設情境也是一種較為有效的詞匯呈現(xiàn)方式。對于高中的詞匯要求,高考大綱是3500。雖然閱讀是允許有3%的生詞,但考查的內(nèi)容是不會超越高考大綱的,因此,如果能夠有效掌握這些大綱詞匯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另外,高中閱讀篇章的字數(shù)是350-500之間,如果以學生平均每天閱讀四篇文章的話,平均每天高考大綱詞匯出現(xiàn)在學生的閱讀中的概率是57%。因此,采用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能夠較好的加深學生對于詞匯的理解和掌握。比如strike,出現(xiàn)的頻率很高,它在形式上也是不規(guī)則的:strike – struck – struck / stricken ;意義有很多:1)n / v 罷工2)v. 打,擊打(hit) 3)v. 撞擊,碰撞 4) v(疾病,災難等)侵襲,爆發(fā)5) v突然想到 6) v. 給……印象7) v. 打動,把……迷住8) (鐘表)敲,鳴,報時 9) 劃,擦(火柴)。如果僅僅是死記硬背,就很難記住。在教學中,類似這種在形式和內(nèi)涵都比較特殊的詞匯必須詳細講解,并且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對于內(nèi)在的含義有準確地把握,才會在閱讀過程中準確把握。在教學中,首先告訴學生改詞的基本含義:“撞擊”。然后通過典型句子呈現(xiàn)含義:1)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2)The workers are on strike for higher pay.3)Be careful not to strike your head against the wall. 4)The little girl strikes a match . 5)At midnight you'll hear the clock strike twelve .6)Her beauty/performance struck me. 7)A very big earthquake struck that county many years ago. 8)It struck me that no one was at home.通過例句學生理解到的是一個場景,一個故事情節(jié),從而加深記憶和理解。
聯(lián)系日常生活,在呈現(xiàn)詞匯時把單詞生活化,讓學生記憶單詞的過程不再是完成任務而是必須了解和掌握的。由于英語的學習缺乏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學生除了在課堂和作業(yè)中去體驗英語學習,基本不使用其他途徑,使得英語的學習成為無趣機械地記憶和做題。貼近日常生活,讓語言鮮活起來,學生逐漸開始意識到單詞是用來自我表達的工具,像我們的母語一樣,也有生命,也可以表達我們的喜怒哀樂。比如,在講解automatic時,可以和ATM結(jié)合起來,學生看到取款機時就能聯(lián)想到該詞;講instant和constant的時候,學生常?;煜?,難以區(qū)別,把instant noodles “方便面”引入進來,學生一定能夠準確記憶instant;
呈現(xiàn)詞匯的文化內(nèi)涵也是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徑。預言是我們了解某個社會本質(zhì)文化的有力工具,同時也是我們理解和融入某種文化的先決條件。如果不了解語言的文化,我們就很難理解某些詞語的真正意義。英語詞匯的文化內(nèi)涵體現(xiàn)在它的千變?nèi)f化和繁多的差異上,也因此給英語學習者帶來了理解上的障礙。如red-eye表面上似乎等同于漢語中的“紅眼病”,后者在漢語中有嫉妒的意思,但實際上英語中卻是“恐怖”的意思。所以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英語詞匯豐富的內(nèi)涵反映了英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異很大,掌握英語詞匯的文化內(nèi)涵有助于提高中學生理解和使用英語的能力。比如available這個詞語被翻譯成漢語之后的意思是:“可利用的”,但是該次的外延并不僅僅局限于此,比如,在該例句Since 1978, the amount of money available to buy books has fallen by 17%
使用的是它基本的意思“可用的”,但是在Mr Leach is on holiday and was not available for comment. 如果一定要翻譯成這樣的意思,句子就未免顯得生硬了,而且,英語中甚至出現(xiàn)了 Today, I am available. 這樣的句子,大概的意思是說:我今天有空,有時間。暗含的意思是,如果你愿意約我,我會答應的。一個簡單的詞匯,在不同的語境下,可以延伸很多層面的意思,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詞匯的過程中,多層面、多角度的呈現(xiàn)詞匯的文化內(nèi)涵是十分必要的,這對于語言學習者在學習詞匯的過程中,能夠更準確、更深層次的把握詞匯的內(nèi)涵是十分有幫助的。
綜上所述,結(jié)合高考閱讀理解中對于詞匯的考查角度和自身在一線教書的經(jīng)驗,筆者認為在英語學習中,閱讀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詞匯在閱讀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詞匯的教授過程中,把握詞匯本身的特點,結(jié)合適當話題、創(chuàng)設合理的情境、寓詞匯于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斷地拓深、拓寬詞匯的文化內(nèi)涵,是我們在詞匯呈現(xiàn)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方式,也是學生在學習英語這門語言必要的學習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