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秀玉
摘要:看圖說話是有目的、有意識地訓(xùn)練學生語言表述能力的一種主要手段,它的目的是讓小學生通過觀察圖片的形式,輔以豐富的想象力讓靜止的畫面變得生動形象、富有邏輯性。這種訓(xùn)練方式有利于幫助學生獲得獨立的構(gòu)思和完整連貫的表述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興趣、觀察能力和邏輯思維意識?;诖?,本文以小學語文課程為例,探究提高學生看圖說話能力有效途徑。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看圖說話能力;教學策略
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自己的學習特點,他們直觀感受能力強,但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喜歡生動形象的事物,不擅長判斷推理和空間想象。而看圖說話這種教學形式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直觀形象性,因而成為了教師開展語言訓(xùn)練的有力手段之一。
一、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能力
無論是觀察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物,還是觀察圖片中的內(nèi)容,都需要學生具備觀察能力,而學生具備良好的觀察能力是看圖說話的第一步。當然,觀察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后天的培養(yǎng)和訓(xùn)練,因此這就需要教師發(fā)揮自身的引導(dǎo)和組織作用,使得學生樂于、善于觀察,逐步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
一般看圖說話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動物圖;一類是人物圖,這些圖可能是單幅圖也可能是多幅圖。如,在進行《聽故事 講故事》的口語交際活動中的《老鼠嫁女》的多幅圖片時,筆者首先做的是引導(dǎo)學生觀察每一幅畫的內(nèi)容,尤其是漫畫的右下角標志順序的小黑點們,從而明確了看圖的順序。接下來,就是引導(dǎo)學生按著一定的順序逐步弄清楚圖畫中要表達的主題是什么?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結(jié)果分別是什么?只有學生能回答上來筆者提出的所有的問題,才能理清自己的思路,進而有邏輯性的表述整個故事,提高自身的看圖說話能力。除此之外,筆者還在日常生活中訓(xùn)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大到一年四季的景色、一天的變化;小到螞蟻、落葉的特點,都成為看圖說話的訓(xùn)練內(nèi)容。筆者認為只有做到日常點滴的積累和訓(xùn)練,學生們才有話可說,有話會說,才能說得好、說得對。
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課堂教學時間內(nèi),教師都十分重視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會教授學生一些必要的看圖說話的技巧并付諸實踐,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開拓學生自由想象空間
學生的觀察能力得到了訓(xùn)練后,還要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這樣一幅靜止的圖畫才能生動、活潑起來。由于小學生還沒有被定勢思維所局限,因此他們總是充滿“胡思亂想”和“天馬行空”,但是這種想象力是沒有指定的方向的,毫無頭緒,這就需要教師的正確指導(dǎo),讓想象力發(fā)揮應(yīng)有的價值。
如,在學習《小壁虎借尾巴》這一篇內(nèi)容之前,筆者沒有讓同學們進行預(yù)習工作,而是在教學活動一開始就將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展示在了多媒體大屏幕上,讓孩子們進行了一次看圖說話訓(xùn)練。由于每一幅畫都是靜止的,需要學生為這些畫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將整個故事聯(lián)系起來。小壁虎斷尾巴的原因、向小魚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時的行為、動作以及它們的表情、語言都需要學生們盡情的聯(lián)想和想象。當然在此過程中少不了筆者的耐心引導(dǎo),幫助學生突破想象瓶頸,最終將《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完整的講述了出來,由此進入了本課的學習中。
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借助教材文本開展了看圖說話訓(xùn)練,鼓勵學生大膽的想象,在想象和聯(lián)想中把靜止的畫面變得生動形象、具有邏輯性,從而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
三、鼓勵學生主動表達意識
細致的觀察和大膽的想象都是為了最后說出來或?qū)懗鰜淼旎幕A(chǔ),因此筆者除了引導(dǎo)學生正確的觀察和想象之外,還要想盡辦法鼓勵學生大膽表達、主動表達。
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是很強,思路不清晰,語言表達較差。針對這些問題,筆者一方面誘導(dǎo)、鼓勵學生擁有想表達的意愿,如,通過提問問題,一步步引導(dǎo)學生打開思路,再輔以物質(zhì)或言語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即使是錯誤的回答也不可以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要委婉的給出意見,糾正學生的錯誤;另一方面,加強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如說話之前要在頭腦中想一想,在說話的過程中應(yīng)該有清晰地邏輯,話要說完、說明白、說清楚。在進行《我來編童話》這一寫作活動時,筆者將“國王”“黃昏”“啄木鳥”“冬天”“森林超市”“玫瑰花”“星期天”“小河邊”“廚房”等詞語繪制成了一幅幅畫作并分發(fā)到同學手中,讓他們自由組合手中的圖片,進行合情合理的推斷,最終講述一則完整的童話故事。在此過程中,有些學生思維敏捷,很快地就編好了一則故事并講給大家聽,給予其他同學一定的啟發(fā),也受到了筆者的表揚;而有些學生只能從中挑選幾張圖片進行故事的講述活動,筆者給予一定鼓勵的同時還引導(dǎo)學生將剩下的圖片加到某張圖片的前面或者后面,一方面是為了豐富故事內(nèi)容,另一方面也能開拓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綜上,看圖說話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的內(nèi)容,對提高小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大有益處,因此受到了筆者的高度重視,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模式,從各個方面、用各種方法提高了學生的看圖說話能力。
參考文獻
[1]黃成義.讓看圖寫話走出“千篇一律”[J].小學語文教學,2014(13).
[2]馮麗琴.小學語文“看圖說話”教學新探[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