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
摘 ?要:《翠鳥》是一篇經(jīng)典課文,對翠鳥的外形特點和行動特點進行了生動的描寫,為孩子們學習寫作小動物提供了范本。對此文的教學要講求策略,精益求精。
關鍵詞:情趣;思維;感悟;模仿;情感
人們常說,教學有方,教無定法。在如今新課改的要求下,個性化教學成了閱讀教學的主流。而《翠鳥》這篇課文是人教版教材中的保留課文,作者抓住翠鳥一動一靜兩方面的特點,既寫出了翠鳥的外表美,也寫出了它的動作快捷、捕魚本領高?,F(xiàn)結(jié)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談對教學《翠鳥》一文的教學策略。
一、明確教學目標,強調(diào)素質(zhì)培養(yǎng)
《翠鳥》這篇課文有著其特殊性,結(jié)構(gòu)很清楚,每個段落的層次也十分明顯。因此在教學目標的確立時,我就抓住了對于翠鳥外形描寫和行動敏捷這兩部分來確定了教學的目標。將課文進行深入的研讀后,認識到首先自己要確定在教學中應該把握的內(nèi)容,以及這些內(nèi)容應該如何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落實。同時結(jié)合語文工具性學科的特點,將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也同時落實到其中,這樣使學習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雙管齊下,同時關注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情感滲透。
二、選擇恰當方法,突破學習重點
(一)動手畫圖,情趣橫生
小學生思維的特點是直觀性強,中年級學生尤其如此。為了檢查學生是不是準確地理解了這段外形描寫,頭腦中是否形成清晰的翠鳥形象,為了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為了培養(yǎng)學生聽說的能力,為了按順序、有感情而又生動地描述翠鳥的外形特點,我設計了讓學生在班班通的多媒體上用畫筆給翠鳥上色和課上讓學生自主上臺介紹翠鳥外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不僅興趣很濃,而且加深了對翠鳥的印象。
(二)啟發(fā)提問,發(fā)散思維
剛開始上課,我就問學生:“剛才聽老師講課時,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特別喜歡翠鳥,你最喜歡它什么呀?”當學生說道羽毛鮮艷時,我又問:“誰還喜歡它羽毛的顏色?你還能換個詞形容形容嗎?”學生有的說“好看”,有的說“漂亮”,有的說“五顏六色”,有的說“色彩斑斕”,有的說“五光十色”,有的說“光彩奪目”……我又說:“你們的詞匯真豐富。那書中用的是哪個詞?(板書:羽毛鮮艷)這么多詞,作者為什么要用鮮艷呢?”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不僅使學生知道哪些詞,可以形容翠鳥羽毛顏色的漂亮,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積累了詞語,而且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在發(fā)散中,注重比較,尋求最佳。
(三)引導朗讀,讀中感悟
如果說興趣是語文教學的敲門磚,情趣則是語文教學的精神催化劑。在教學翠鳥等魚、捕魚的部分,我多次提示:“誰有勇氣也來讀讀這兩段”,調(diào)動起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讀的過程中以“聽你讀,我怎么感覺不出翠鳥飛得快?”“同學們自己小聲練讀第二自然段,體會體會‘清脆’‘疾飛’‘一眨眼’‘輕輕地停’‘一動不動’,應如何讀出變化。”“我們進行男女生比賽讀。”“我聽你讀不像老漁翁,像二三十歲的打魚的人。”“下面聽別人讀讀,猜猜這個老漁翁有多大歲數(shù)?!痹谝粋€寬松的環(huán)境中點出學生讀書的不足,引導學生讀中感悟。
(四)學中模仿,提高能力
本課在對翠鳥外形描寫的這一段話就是一個讀寫訓練最佳結(jié)合點,是練習寫作的好材料。全段圍繞“鮮艷”一詞,分別從頭燕子、背部、腹部具體描寫。在讓學生真正理解這個片段后,我要求他們嘗試模仿這段話介紹鳥的外形。學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表現(xiàn)還是不錯的。
三、把握整體,滲透情感
課文的學習最后要回歸到整體上,畢竟這是一篇完整的課文,不能割裂開來獨立的理解,這樣學生的學習是斷節(jié)的。所以,在教學中,完成了第一、二兩個自然段的學習后,圍繞“寫翠鳥的外形和它的行動敏捷有什么聯(lián)系?”這個問題,學生將課文這兩個自然段聯(lián)系起來想,使得課文成為了一個完整的體系,不但滲透課文在構(gòu)段上的特點,也在有意識地使學生學會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方法。最后的說話訓練也是在對課文整體把握和高度的概括。學生用“喜歡……喜歡……還喜歡……”的句式,進而再次對課文表達的內(nèi)容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概括,來喚起學生的愛心。愛心是人天生應該具備的,學生心中更是充滿了愛。本組的主題是培養(yǎng)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因此,在課文結(jié)束時,我故意問學生:“這么可愛的翠鳥你想不想擁有?”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不想。”“怎么,不喜歡?”“不是,是因為太愛,不能讓它失去自由?!边€有同學倡議大家關愛小動物,為無處覓食的小鳥送去一把米的活動。多好的孩子,關愛小動物已經(jīng)成為他們的共識了。
總之,兒童的心靈“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需要點燃的火種”。教育教學個性化、情趣化是當今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特征。我們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只有多動腦子,敢于創(chuàng)新,敢于超越自己,用自己智慧的“火種”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才能有助于學生樂學、善學。
參考文獻:
[1]《課程標準案例式導讀與學習內(nèi)容要點》主編陸志平李亮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小學語文新課程教材教法》主編郭根福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