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翠翠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边@就意味著教師應從學生生活入手,以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讓學生在生活中運用,力求識用結合,體驗識字的樂趣。生活化識字是語文課程標準的很好體現,很多教師都采用生活化識字教學。但很多教師運用了多種生活化教學手段,效果甚微,生活化識字教學應該環(huán)環(huán)相扣,學與用相結合。
一、運用各種行之有效的生活化識字手段,讓學生主動識字
采用真正的生活化的識字環(huán)境,踏踏實實,不巧立名目,不生搬硬套,就把生活中能幫助學生的各種工具,經驗,經歷搬到識字課堂來。
1.利用學生的姓名識字。讓學生每天要佩戴???。我還讓同學們用卡片做一張自我介紹——我的風采。貼上自己最喜歡的照片,寫上姓名,并用幾句話介紹自己,貼在教室后面的展示墻里。每到下課時間,同學們就饒有興趣地觀看大家的介紹,大家邊欣賞課后同學們的杰作,認識了解了自己的同學,邊不知不覺認識了很多生字。
2.利用袋子識字。每個人家里都有各種塑料袋或紙袋,上面都印有店名或產品名,廣告語,地址。我讓學生每個人帶一兩條袋子,放在展示墻上,讓同學們說說每個袋子是裝什么的,哪個店的?你到那里買過東西嗎?你最喜歡那些袋子?你認識上面的這些字嗎?袋子都是本地的店里的,有的同學經常和家長去購物,但平時可能沒怎么留意上面的字,現在,他們看著熟悉的袋子,用各種方法認識上面的字。一一對照著產品,熟悉的地址,沒怎么注意的廣告語,看到一條袋子,就能如數家珍說出各種信息,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呀,同學們都笑嘻嘻地認袋子上的字。
3.利用讀新聞識字。我讓學生當新聞小播報員,平時從報刊、電視上搜集新聞,每天播報一次,一次3到5個同學。學生不認識的字大多是父母教他們讀的,有的用簡單的圖案來代替;有的查字典了查出讀音來,有個別的學生在新聞末尾加上了自己的點評。在小小新聞播報中,同學們在大家面前有了表現的機會,都在家里認真地準備,識字的主動性很強。
4.利用日常用品識字。學生和家長一起制作家里日用品名片卡。把他們貼在相應的日用品上面,每天和家長一起認一認, 在制作卡片的過程中, 就是一次識字的過程, 每天去讀一讀,認一認是鞏固識字的手段。而且字和平時所見到的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孩子的記憶變得鮮活。
5.在校園環(huán)境中識字。我們學校綠樹環(huán)繞,芳草如茵,花團錦簇。而且每棵樹每棵花都有標簽,校園處處有標語,有名人名言,我讓同學們到校園去,做個有心人,認識每棵樹,每棵話,每一句標語,并把不認識的字做成卡片,注上拼音,幫助認讀。
當然,能幫助學生識字的生活化手段很多很多。在采用這些方法的時候,切忌多、雜、亂,最好在一定的時間內選一種方法,定一個主題,如一到二周:認識同學,交新朋友。三至四周:走進校園,做個有心人。當一種方法物盡其用,讓絕大部分同學認識會用絕大數的字,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后,才進入下一個主題。
二、采用各種方法及時鞏固識字成果
兒童識字,認得快,忘得也快。特別這些在生活化識字中學到的字,沒有經過系統(tǒng)的學習,沒有經過反復的操練,更加容易遺忘,所以更需要系統(tǒng)及時鞏固。很多教師在采用生活化識字教學沒有及時鞏固,使得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努力付諸東流水。
1.系統(tǒng)復習。在一個階段的生活化識字后,教師一定要花大量的時間把學是認識的字編成句子、兒歌、短文,讓學生閱讀。
2.閱讀課外書。我每天布置學生看十五分鐘的課外書,每天在課堂請一兩個同學說一說你昨天看的什么書,講的是什么內容?平時所認識的字幫助學生能夠自己去閱讀課外書了,他們很有成就感,經在讀課外書中鞏固了平時所認的字,又提高了他們識字的熱情。
3.在活動中鞏固識字。心理學研究表明,在聽、說、讀、做等各項基本活動中,動手實踐最能調動參與的積極性,而且在學生大腦中的痕跡最深。我們要千方百計挖掘教育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提供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識字。制作“剪讀畫冊”“聽來的容易忘,看到的記不住,只有動手操作才能學得會。”如同學們利用了袋子識字后,我讓學生把平時喜歡積攢畫片、商標、廣告、標本等好看、好玩的圖片,匯集起來,分門別類地粘貼在一個專門的本子上,便可以成為一本生動形象、圖文并茂的“剪讀畫冊”。學生有了這樣鮮活的畫冊,就會常常和同學、家長一起交流、翻閱,在滿足他們成就感的同時,識字量也就大增。制作卡片,“過眼千遍不如過手一遍?!钡湍昙墝W生有了一定的識字量,不僅會有讀的愿望,而且還有寫的欲望。教師應順應兒童這一心理規(guī)律,讓他們在老師或家長的幫助下用硬紙片,經過打造、包裝制作各種精美卡片,在卡片上寫上相關內容,不會寫的字請教他人,如賀卡等。
三、及時檢測學生識字效果,激發(fā)學生識字熱情
小學生都很喜歡爭強好勝,可以利用各種競賽來檢測學生識字效果,及時了解學生識字情況,及時調整教學和學習方法,并能激發(fā)學生的識字熱情,每一個階段識字好的同學都能在競賽中獲勝,讓學生很有成就感,更有識字的愿望和勁頭。
每一個階段的生活化識字學習里,在后期,為了考察學生的識字情況,我就會組織“識字大王比賽”。利用已經認過的熟字組成詞語或簡單的句子,請學生認讀。一般是學生自由準備幾分鐘,自己讀出來的就到老師這兒讀,過關了獎勵一顆識字星。然后全班交流,到講臺上大聲讀給全班小朋友聽,比一比誰讀得最流利最響亮,誰就是識字大王。通過比賽能激發(fā)學生的識字欲望,他們希望自己認識的字越多越好,越熟越好。我還定期用試卷的形式進行書面競賽,評出一、二、三等獎,獲勝者精神和物質獎勵。
總之生活化教學,采取好的生活化學習手段至關重要,但是更不能忽視采用靈活的,生活化的手段及時進行鞏固檢測。否則,容易使得生活化識字教學事倍功半。只有在識字后重視及時鞏固和檢測,才能使生活化識字教學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