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慧
《綱要》中指出,教師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引導(dǎo)幼兒認識、體驗并理解基本的行為規(guī)則,學(xué)習(xí)自律和尊重他人。”幼兒期是培養(yǎng)幼兒行為的關(guān)鍵期。對于小班年齡段孩子來說,探索及動手的欲望很強烈,但控制力、判斷力、觀察能力都還弱,所以幼兒的“破壞性”行為普遍存在,但要認識到有幼兒的破壞性行為不都是故意的、惡意的。因此在孩子出現(xiàn)“破壞性”行為時,身邊的家長、教師要站在孩子角度看問題,處理問題,分析問題,從而才能理解孩子出現(xiàn)“破壞性”行為的真正原因,進行合理、正確并讓幼兒接受的方法進行教育,從而減少“破壞行為”。
鏡頭一:區(qū)域游戲時間,天天將剛剛搭建了一半的作品推倒,惹得小朋友們很生氣。不多時,他又跑去其他區(qū)域?qū)⑺械耐婢叨紡氖占{處倒出來攤在地上。娃娃家的鍋碗瓢盆全扔地上了,小床、小娃娃等等能分解開來的玩具也都被天天“分尸”了,很多玩具甚至扔到了區(qū)域外面。
鏡頭二:天天喜歡看畫面豐富,精彩生動的繪本,但不知道圖書紙張易破,看書時或者喝水吃點心,翻書時動作太大,把紙張撕破??吹酵榈睦L本有意思,二話不說直接伸手就搶。
鏡頭三:吃飯時間,天天喜歡吃雞排,自己的吃完后又伸手去搶同伴的,一搶不過也要爭個面紅耳赤,甚至把碗給打翻了……這些都是幼兒破壞性的表現(xiàn)。
這些“破壞性”的行為不僅破壞了良好的幼兒園教學(xué)秩序,讓教師一天到晚忙于應(yīng)付各種突發(fā)狀況;同時“破壞性”行為也給幼兒自身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讓他容易受到同伴的排擠和孤立。因此教師要重視幼兒“破壞性”行為,探明幼兒“破壞性”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策略來減少幼兒“破壞性”行為。
俗話說:相由心生,幼兒的行為是其心理的表現(xiàn),教師要從幼兒的心理去探明原因,從心理開始優(yōu)化,才能真正糾正幼兒的不良行為。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低落,脾氣暴躁的時候,幼兒也不例外,而且幼兒的自我控制與調(diào)節(jié)的能力較弱,一旦出現(xiàn)負面情緒就會直接宣泄出來。幼兒往往不知道如何正確的宣泄情緒,因此只能以哭鬧、淘氣、甚至是攻擊他人。
幼兒認識世界的過程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但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不知道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這些探索行為會帶來哪些影響對他們而言也是無法遇見的。
還有的孩子在感興趣的活動中多次嘗試,但因能力有限而沒有成功后,這時候的幼兒是充滿挫敗感的。失去耐心的幼兒往往表現(xiàn)出破罐子破摔的心態(tài),把不能完成的任務(wù)就干脆毀掉。
觀察幼兒,可以知道幼兒的活動過程、了解幼兒心里變化的影響因素,從而為教師接下來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理。積極的與幼兒進行溝通,不僅能了解幼兒在現(xiàn)階段所需要的、感興趣的,也能了解幼兒內(nèi)心的想法和愿望,從而展開心與心的交流。
如天天到娃娃家的破壞性行為,教師可以在觀察中知道他是在建構(gòu)區(qū)收到同伴的排擠后情緒不良而產(chǎn)生的發(fā)泄行為,對于這樣的情況教師需要多關(guān)注、多指導(dǎo)。我和天天進行了交談,了解了天天的破壞性行為源于其動手能力、交往能力的欠缺,表現(xiàn)出理解天天的想法并和天天保證老師今后會幫助其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教師與幼兒建立平等親近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上,可以讓幼兒心平氣和的接受教育。面對破壞性行為幼兒,教師要讓幼兒意識到自己行為對他人、對集體造成的不良影響,但幼兒畢竟年紀還小,很多說理說教對幼兒而言是無法理解。面對這樣的幼兒,教師可以采用換位思考,讓幼兒站在“被害者”的角度去體會破壞性行為,從而讓幼兒意識到破壞性行為是錯誤的行為。
在區(qū)域里,我建議天天和我合作一起建造城堡,最終天天實現(xiàn)了自己建造城堡的愿望,看到天天臉上喜悅的笑容,我問他:“如果老師也把你的城堡推翻,你會生氣嗎?”一句換位思考的提問,讓天天意識到自己破壞性行為的錯誤。
幼兒非常喜歡參與活動區(qū)域,教師在與幼兒的交流中、活動觀察中及時的捕捉幼兒的探索動機,充分的滿足幼兒的探索需求,同時教師借“區(qū)域”引導(dǎo)幼兒正確的探索方法,從而減少“破壞性”行為。
如:面對被破壞的圖書,教師可以帶領(lǐng)天天一起開展修補圖書活動,用膠水,膠帶把破書重新修補,這種把被破壞的東西重新修葺的過程讓天天變得珍惜圖書。
經(jīng)過教師的關(guān)注與引導(dǎo),天天懂得了“破壞性”行為給他人會帶來不良影響,如:爭搶會弄破圖書,亂扔玩具會弄亂環(huán)境,撥弄飯菜會浪費糧食,弄臟桌面……。懂得了如何發(fā)泄自己的不良情緒,如:天天會主動和老師說心里的感受,他人沒有滿足自己要求時會用協(xié)商的方式達到他人的理解,取得他們的同意……。懂得了探索心理出現(xiàn)時,如何正確的展開,如:玩喜愛看的書怎么看才能不會弄破,如何與同伴合作建構(gòu)出自己想要的成果。這種探索有序不亂,有結(jié)果無“破壞”,孩子的探索興趣在無形中激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