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相英
【摘 ???要】 ???目的:探討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的護理。方法: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進行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治療的患者60例納入研究,隨機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圍術期護理干預,觀察組采取促進患者腸胃道功能恢復的護理措施。結果:在肛門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及留置胃管時間上,觀察組均短于對照組,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積極采取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的護理措施,有助于改善預后,值得采納應用。
【關鍵詞】 ???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胃腸道功能恢復;護理
【中圖分類號】R18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4-0264-01
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是治療胰頭癌、十二指腸乳頭腺癌、膽總管下端腺癌等消化道疾病的常用術式,切除范圍大,需重建消化道,經(jīng)過手術胃腸功能會發(fā)生變化,出現(xiàn)消化道激素失衡、胰腺內(nèi)外分泌功能障礙等問題,導致患者營養(yǎng)不良,生活質(zhì)量受到影響[1]。故此,在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圍術期,應加強護理干預,促進患者胃腸道功能的恢復。此次試驗旨在探討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的護理方案,結果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進行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治療的患者60例納入研究,隨機分為兩組,各30例?;颊呋举Y料為:①對照組。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18:12,最小、最大年齡分別為45歲、72歲,中位數(shù)年齡(58.24±3.67)歲;其中,胰頭癌18例,十二指腸乳頭腺癌8例,膽總管下端腺癌4例;②觀察組。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18:12,最小、最大年齡分別為46歲、72歲,中位數(shù)年齡(58.70±3.51)歲;其中,胰頭癌17例,十二指腸乳頭腺癌8例,膽總管下端腺癌5例。從性別、年齡、病癥類型上看,對照組和觀察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圍術期護理干預,根據(jù)手術流程及患者需求,做好手術準備工作,強化術中、術后護理干預,如有異常及時處理。在此基礎上,觀察組為促進患者腸胃道功能恢復,實施針對性護理方案,具體如下:(1)術前護理:手術前一天,做好腸道準備工作,囑咐患者進半流質(zhì)、易消化濕敷,口服導瀉劑,期間警惕低血糖、脫水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晚間灌腸一次,手術當天清晨再灌腸一次,并留置胃管。同時,加強心理護理干預,向患者講解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技術優(yōu)勢和具體流程,告知患者手術準備事宜及術后注意事項,介紹成功治療案例,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幫助患者樹立信心。(2)術后護理:術后可采取以下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的護理措施:①胃腸觀察。術后應用重力引流法,持續(xù)腸胃減壓3至6d,監(jiān)測患者胃液引流量、顏色、性狀變化,手術后1d,每日2次聽診腸鳴音,詢問患者有無腹脹、腹痛等情況,記錄患者肛門首次排氣時間及首次排便時間;②疼痛管理。術后加強疼痛干預,指導患者采用呼吸調(diào)節(jié)法放松全身,并通過播放音樂、看書、看電視、交談等方式,轉(zhuǎn)移患者的注意力,緩解疼痛,叮囑患者在進行深呼吸、咳嗽、翻身等動作時,捂住傷口,無法耐受疼痛者,可采用自控靜脈鎮(zhèn)痛泵;③早期活動干預。術后6h,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加強生命體征指標監(jiān)測,6h后生命體征平穩(wěn)可改為半臥位,每2h協(xié)助患者翻身一次,術后1日,可囑咐患者以手按壓傷口,然后將其扶起坐在床上,拍背,每日3次,指導患者其余時間可自主翻身,活動肢體,給予氣壓治療,每日2次,術后2日若無異常護理人員即可協(xié)助患者下床行走,每日2至3次,持續(xù)10min,術后3日,鼓勵患者在妥善固定引流管的情況下,自主離床活動,每日1至2次,持續(xù)20min;④早期胃腸營養(yǎng)支持。術后12h后,每隔4h飲水10至20ml,肛門排氣后,進食流質(zhì)食物,逐漸恢復正常飲食,清淡少油,同時靜脈輸入泮托拉唑等藥物。
1.3 判定標準
記錄兩組患者的肛門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及留置胃管時間,計算平均值,對比兩組數(shù)據(jù),評價觀察組護理方案的有效性[2]。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應用SPSS24.0統(tǒng)計學軟件,對試驗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表現(xiàn)為(x-±s)的形式,兩組采用t檢驗進行對比,若P<0.05,說明組間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肛門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及留置胃管時間上,觀察組均短于對照組,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在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圍術期,術前做好腸道準備,加強心理護理干預,能夠確保手術順利進行,避免發(fā)生胃癱,術后密切觀察胃腸,給予疼痛干預、早期活動干預以及早期胃腸營養(yǎng)支持等,可促進胃腸功能恢復,加速排氣排便,縮短術后康復時間[3]。此次試驗中,觀察組為促進患者胃腸功能恢復采取對癥護理措施,相較于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預后更佳。
綜上所述,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積極采取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的護理措施,有助于改善預后,值得采納應用。
參考文獻
[1]李霞,趙星云,曾穎慧.規(guī)范化呼吸管理對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患者肺功能康復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20):11-13.
[2]唐榮,鄭輝,陳杰,丁巖江.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對胰頭癌術后并發(fā)癥及預后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7,9(02):84-87.
[3]喻曉芬,王知非,何茫茫,張琴芳.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中護理問題評估及護理措施[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6,16(11):1044-1048.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