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還是失去
近日,浙江杭州一小區(qū)業(yè)主家的貓走失,該業(yè)主懸賞萬元尋貓,另一名業(yè)主“牛媽”發(fā)現小貓并拍照發(fā)到業(yè)主群后,找回貓的失主帶著小禮品上門道謝,卻未提酬金。被問及時,失主解釋稱是其他業(yè)主看到消息通知她的,所以酬金已經給了別人。不過,一份群聊記錄卻顯示,有人幫失主“支招”,“你就說(酬金)打給通知你的鄰居了?!?/p>
毋庸諱言,“賞金激勵”是人們協(xié)助找人尋物的重要動力,而“尋貓”一案,則從根本上演示了這種“空頭支票”的脆弱不堪,個別失主借著小聰明省下“賞金”,而今后更多失主卻可能面臨“開出賞金也無人應和”的窘狀。因小利廢大義,概莫如是。諾而不踐暴露的是個人品德有損。“懸賞”不兌現、失信于眾,也無疑是對良善的戲耍,即便是貓找回來了,也丟了更重要的東西。
網紅還是網黑
近日,陜西西安一位陳姓業(yè)主向媒體爆料稱,她把房子租給一名女“網紅”,房子到期后,女“網紅”不見蹤影,留下了滿地的垃圾、狗屎和被狗咬爛的門框,并且拖欠了物業(yè)費、水費和取暖費共計3000元。
光鮮亮麗的“網紅”與“一屋狗屎”之間的強烈反差,引發(fā)公眾紛紛斥責,“網紅”秒變“網黑”,痛何如哉!一個連最基本的做人做事的規(guī)則和底線都不能遵守的人,何以成為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我們有理由擔心,她在網上會發(fā)布的內容將會傳遞怎樣的價值觀?如果這樣的人也會被很多粉絲“崇拜”,足以令人細思極恐。留下“一屋狗屎”的網紅固然只是個例,但整出各種奇葩出格行徑的“網紅”,卻時有聽聞。一言以蔽之,揩了網絡經濟的油,又對社會沒有責任,這或許是所謂網紅素質差的根源。
高雅還是低俗
前不久,“美術院校示范人體寫生引爭議”的話題上了熱搜。起因是,網友“@藝術物語”上傳了一組大學美術課堂教學照片,配文稱“川美院長親自寫生示范確實厲害”,評論區(qū)卻熱議起了“該不該畫裸體”。還有網友表示,自己學校的藝術系,就因為部分家長學生反對、別的教師從中作梗,而取消了人體寫生課。
一具裸體出現在大街上、公園里,顯然是不合適的;當一個其他科目的課堂上出現了裸體,我們也可探討合不合適;但是,當裸體出現在美術寫生課上,就沒什么不妥。在美術的語境里,裸體不能與低俗、羞恥、淫穢畫等號,恰恰相反,它是美和藝術的體現,指向的是文明和美好,而不是愚昧和丑陋。不過,最可怕的還不是不理解,而是對自己不理解的東西一概嗤之以鼻,甚至讓別人也做不得。這種“伐異”思維,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