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娜
摘 ?要:掌握語塊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英語寫作的準確性、流利性和地道性,對于學生在高考英語寫作中提高寫作效率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針對語塊教學,認為教師應該具有語塊意識,并提出了在高考英語寫作教學中滲透語塊教學的方法和手段。
關鍵詞:語塊;高考英語寫作;教學方法
語塊是一種約定俗成的、作為整體被儲存在語言使用者記憶中的、能夠隨時直接取用的多個詞語的組合。語塊可以根據長短和功能大致分為短語、短句、句式結構式和篇章結構式。不同類型的語塊在句子和篇章建構中起到了不同作用。而根據研究者證明,自然話語的構建有90%都是由這些語塊組合實現的??梢钥闯?,積累語塊、運用語塊對于語言學習者是多么重要。
一、語塊在英語寫作中的重要性
在高中英語作文批改過程中,筆者發(fā)現高中生經常犯以下積累錯誤。首先是語法上的錯誤,比如,一些基礎差的學生總是記混固定句型,把the reason for…is that寫成the reason for…is because,或者無法嚴格分清as is known to all與It is known to all that兩者的區(qū)別,表達“眾所周知”的意思時寫的是“as is known to all that”。其次,作文中大量出現“中式英語”,比如,表達“大雨”的意思,有些學生直接用中文字對字地翻譯成英文,寫成“big rain”這樣的短語。這反映出很多高中生其實并沒有將中文語言結構和英語語言結構區(qū)分開來,認為中文和英文詞匯在句子中可以一一對應。另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學生經常寫的learn knowledge這樣的表達,學生寫得多了,竟然也將這種典型中式英語表達也當成了英語中的固定表達,用起來“得心應手”。
學生作文中出現的這些錯誤乍一看并不影響行文邏輯和讀者理解,但其實在這種情況下作文的地道性和流利性已經大打折扣。語塊介于傳統(tǒng)的語法和詞匯之間,既參與了句子結構的整體搭建,也從詞匯這一單位出發(fā)保證了句子意思的成功傳遞。在寫作教學中開展語塊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寫作用詞的地道性,從謀篇布局上減少作文中的中式思維,并且由于語塊提前存儲、用時即取的特征,還能夠大大提高寫作效率,幫助學生在寫作時達到行云流水、一氣呵成的效果。后面這一點尤其在高考英語寫作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直接影響著學生是否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寫作。
二、如何開展語塊教學
(一)語塊的積累
閱讀和聽力是語言輸入的重要方式,也是語言進一步輸出的基礎和前提。高中英語教材、英語閱讀和聽力習題、學生平時的英語課外視聽材料中包含有大量原汁原味的語塊,對于學生語塊的積累具有重要意義。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利用閱讀和聽力等材料本身創(chuàng)建的語篇語境,引導學生理解其所用語塊的意思,以及語塊對于句式結構、篇章架構的作用,再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收集和摘抄,構建學生的語塊庫。教師還可以進行不定時抽查,督促學生養(yǎng)成在日常生活中“見一個記一個”、“記一個學著用一個”的習慣。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教材Unit 2 Healthy eating中的“Come and eat here”閱讀為例,這篇閱讀中相繼出現了lose weight、get away with、on one’s way home、drive back home等語塊,教師按照順序講解這篇閱讀的每個段落時,可以將這些語塊作為除了語法、詞匯等語言知識點之外的另一個重要講解點,梳理每個語塊的含義和作用。比如,教師用中文解釋get away with的意思是“逃走”,考慮到這一語塊在英語情境中使用時表達的隱含意思其實比單單的“逃走”更加豐富,教師可以借助更多的例子,比如引入You’ll never get away with cheating、Next time you might not get away with that等句子,用更多的語境幫助學生理解get away with中包含的僥幸、未受到懲罰等方面的隱含意思。在理解步驟完成后,教師為學生布置造句任務,讓學生在句子建構中進一步鞏固對于語塊含義和作用的認識,以為學生在寫作中靈活調用語塊做好鋪墊。
(二)語塊的運用
根據語塊的學習規(guī)律,每個語言學習者在通過聽、讀等方式輸入了大量語塊過后,都必須要經過一個反復使用語塊的過程,才能在真正意義上掌握語塊,從而保證語言表達的流暢度和地道性。因此,在平時的聽力、閱讀教學中幫助學生理解和積累了大量語塊后,教師還要及時開展寫作中的語塊應用練習,讓學生盡快習慣在寫作中自然、流暢地運用語塊。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在寫作列提綱環(huán)節(jié)以及作文講評環(huán)節(jié)進行語塊滲透。在列提綱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為學生首先羅列寫作時可能會用到的語塊,并要求學生將這些語塊運用在提綱中,形成以語塊為線索或以主題句為線索、以語塊為段落架構的提綱形式。在作文講評中,教師糾正學生作文中出現的錯誤用法,從而進行語塊查漏補缺,并進一步帶領學生鞏固和復習了語塊。
以“回復美國筆友,告訴他自己高考后暑假的安排”這一作文題為例,教師在寫作前的準備階段首先在黑板上列出more than excited、How time flies、as you know、announce the end of、have a rest、take courses、be a participant of、looking forward to等語塊,作為學生列提綱時的參考;在開展作文講評時,教師挑選出其中的優(yōu)秀作文,向學生展示這些作文,重點引導學生關注優(yōu)秀作文對于語塊的使用,從而讓學生意識到語塊的重要性,并反思自己語塊使用方面存在的問題。
總之,語塊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形成地道、流暢的英語表達習慣,對于學生高考作文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該革新理念和方法,利用語塊提升英語寫作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錢潔.從高中生英語寫作問題談語塊教學[J].英語教師,2016,16(07):139-140+150.
[2]金志茹.英語寫作教學中“語塊理論”作用探討[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1(02):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