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一個人的健康狀況不僅僅在于其身體方面更在于心理方面,只有身體和心理同樣健康才能稱之為一個健康的人。當前我國的高中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這影響著他們的生活和學習。而體育活動不僅僅有利于提高身體健康,更能夠調節(jié)人的心理和社會適應性。高中體育教學應該充分發(fā)揮體育活動對于心理的積極促進作用推動高中生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一、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體發(fā)育的第二個高峰期,在心理上處于幼稚和成熟交替的時期,此時逐步向著獨立性邁進,不過在心理上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幼稚和依賴性。高中階段的學生有著比較強的自尊心,內心渴望獨立,但往往不能自我約束、自我監(jiān)督,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容易喪失信心。尤其是這個時代的高中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環(huán)境的溺愛讓一些高中生以自我為中心,獨立能力弱且不能很好的明辨是非,容易沾染一些不良的風氣,容易導致自我意識過強、自私、對于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弱等等,因此容易做出一些相對來說較為極端的事情。
二、體育鍛煉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
在不同的文化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品德教育往往是通過教授、讀書指導等方式完成,而體育活動則不同,體育活動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體育課中的品德教育可以通過身體教育來完成,適當?shù)慕M織體育活動對于高考重壓下的高中生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方式和途徑。體育課提供了一個平臺,能夠有助于教師更加直觀的了解到學生的心理活動,從而幫助教育者抓住時機及時采取措施來做好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體育教學對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利于促進高中生自我意識的發(fā)展
在高中階段的體育活動中,有很多的集體活動或者競爭性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個人素養(yǎng)的高低、個人能力的強弱等等都能夠得到體現(xiàn),在這個過程中也是學生對自身有一個認知的過程。
(二)有利于調節(jié)高中生的情緒
一個人在情緒處于低谷的時候,往往能夠通過體育鍛煉來進行調節(jié)和發(fā)泄,因此體育活動對于不良情緒有著良好的調節(jié)作用,而且體育活動本身具有獨特的魅力,體育活動形式的多樣性也能夠滿足不同的人們去從事自己喜歡的運動。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有助于培養(yǎng)高中生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幫助學生擺脫消極情緒干擾,更加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和學習。
(三)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
體育活動是通過科學設計得來的,要想完成體育活動,必須具備堅強的意志,從事體育活動能夠培養(yǎng)學生持之以恒、不輕言放棄、積極勇敢的品質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讓學生保持陽光積極的心態(tài)。
(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的能力
體育活動往往是集體性活動,在體育活動中通常需要團隊合作,團隊成員間公平友好的相處,大家一起進行比賽和聯(lián)系,能夠在集體活動中培養(yǎng)深厚的感情。在體育活動中,成員可能不需要多余的言語,只需要一個眼神或者一個手勢就能夠心靈相通,在活動中獲得安全感和信賴感。因此在增強學生體魄的同時,體育活動也創(chuàng)造了和諧友愛互助團結的氛圍,有利于學生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成長。
(五)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修養(yǎng)
如今高中生處于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會接收到大量的信息,不過也正因為如此往往對于信息感到困惑或者難以判斷,每天大量的信息鋪面而來,很容易迷失在信息爆炸中,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學習。體育活動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學生能夠通過外在的活動來釋放內在的感情,從而有助于陶冶情操、建設健康人格,還能夠通過體育活動收獲成功感和信念感,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鍛煉習慣。
三、高中體育教學提高學生心理健康的措施分析
在高中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關注體育技能的傳授,還要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作為體育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多種體育運動技能,同時要通過設計,借助多樣技巧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一)提升體育教師心理教育的素養(yǎng)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老師是主體,發(fā)揮著主導的作用,體育教師要促進學生發(fā)揮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向著培養(yǎng)目標邁進。這就要求體育教師本身就要具備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素養(yǎng),通過使用專業(yè)的教育心理學內容來教育學生,將理論知識在實踐教學中進行應用,最大限度的發(fā)揮體育教學在促進高中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過程中所發(fā)揮的作用。
(二)營造良好的體育課教學環(huán)境
教學過程中,環(huán)境對于教學效果具有非常重大的影響,只有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才能在潛移默化中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體育課程中,師生聯(lián)系密切且交流眾多,教學環(huán)境開放,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注重教學環(huán)境的優(yōu)化。作為一名體育老師,要精心布置優(yōu)異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互動、參與體育活動,并且接受心理健康的教育,讓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來面對體育教學活動。
(三)增強體育教學的針對性
不同的學生自身性格特點不同,在教學時所采取的教學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教師在教學之前要對學生有一個充分的了解,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身體素質、體育運動水平等,然后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有的學生天生體質差,無法完成某項體育活動,這時候教師要及時的開導學生,避免學生因為無法完成任務而內心受到挫敗,要積極挖掘不同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且進行鼓勵和贊揚,教師通過自己的思考創(chuàng)新,讓學生能夠時刻感知到體育活動帶來的自信,培養(yǎng)學生面對挫折不輕易放棄的堅強意志。
(四)采用多樣化教學,滿足不同學生的教學需求
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勢必會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不同的教學任務可以借助不同的教學方法來實現(xiàn)。不同的學生其擅長的或者合適的體育活動不同,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來為他們搭建平臺,讓學生們能夠盡情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所在,并且體會到在體育活動中所產生的愉悅,幫助釋放學習壓力,調節(jié)消極情緒,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高中生正處于心理健康成長的關鍵時期,此時體育教師務必抓住關鍵時期,將促進學生心理健康融入體育活動教學之中,在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培養(yǎng)積極健康向上的人格,促進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的全面發(fā)展,讓學生不僅僅滿足身體健康,更要滿足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1]徐晨.淺析高中體育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J].心理健康教育,2014(10):52-53
[2]張進柏.淺析高中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J].教育科學,2015(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