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秋華
摘 要:隨著新課標進程的持續(xù)深入推進,初中各學科的教學越來越注重對高效教法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初中地理作為培養(yǎng)學生地理素養(yǎng)的重要學科,地理教師需要通過更符合初中學生特點的高效教法進行教學,構建和諧高效的地理講堂,有助于促進初中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形成和以后的地理學習和專業(yè)發(fā)展。生活化教學作為一種適合初中學生特點的高效教學方法,應該在地理課堂上得以正確的應用,以促進學生的地理學習和教師的地理課堂高效教學;
關鍵詞:初中地理;地理教學;生活化教學;探究
初中是地理教學的起始階段,也是地理教師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地理學科素養(yǎng)的重要階段。初中地理教師應摒棄傳統(tǒng)的教師主導課堂的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生活化教學方法的優(yōu)點,構建和諧的地理課堂,激發(fā)學生對地理知識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思想也變得活躍,從而有效提升地理知識的學習。
一、營造幽默詼諧氣氛,構建和諧氛圍課堂
根據(jù)初中地理知識面較廣的學科特點,地理教師利用生活化教學方法,有助于制造課堂的活躍氣氛,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輕松詼諧的課堂氛圍中進行地理知識的學習。此外,初中學生尚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構成這一特點的原因有教材內容枯燥、教師的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年齡較低等特點,但是生活化教學法的運用能適當?shù)亟鉀Q以上幾個問題,教師對情境的設計可以可以用幽默詼諧的諺語方式在課堂上表達出來,打破課堂枯燥的氛圍特征;學生對生活中的實際情況、事件更為感興趣,生活化教學方法也能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生活化教學方法也能重新定位教師在課堂的引導教學角色,將課堂的主角地位還給學生,同時教師還可以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下開展其他高效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地理知識學習和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均有好處。
例如,教師在教學“日本”課程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將注意力轉移到教師對日本地震成因的講解上來,教師首先假設實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學們,假如我們這里地震了,我們需要做什么來保證自己存活下去呢?”有的學生說向樓下跑,有的學生說躲在桌子下面或者墻角,然后教師為學生講解了地震極大的危害性,增加了學生對于地震的了解,然后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最近網(wǎng)上流行一句話,說是地震了要不要跑,有個神評論是這樣講的:‘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你們覺得對不對呢?”學生被教師幽默的語言逗樂了,在和諧的氛圍中進行討論,教師總結說:“我們需要掌握必要的地震逃生常識,地震時按照逃生守則進行逃跑,能增加自己存活的概率。那么日本為什么那么多地震呢?”然后教師開始了對日本地震頻繁的城市和地震的形成原因講解,在和諧的氛圍中進行了本課的講學。
二、 課堂全程聯(lián)系實際,保持學生地理學習熱情
生活化教學應貫穿于一堂課的始終。許多教師往往只在課堂一開始的時候進行生活化教學,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他們忽略了生活化的其他功能,認為生活化教學的目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對生活化教學方法的一種錯誤的、片面的理解,生活化教學的功能不僅僅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它不應該只在課堂的開始才出現(xiàn),而后就沒有了,它應該有始有終,貫穿于一堂課的始終。如果教師只在課堂導入時聯(lián)系實際吸引學生,而其他時間沒有情境去維持導入時的興奮狀態(tài),學生就會失去興趣,注意力也開始不集中,最終跌入谷底,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例如,教師在教學“工業(yè)”內容時,由于內容較為枯燥,教師考慮到應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本節(jié)的教學,學生的興趣不高,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低下。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全程進行實際生活的關聯(lián)。在課堂教學的開始,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一間臥室的展示,臥室里面有各種工業(yè)產(chǎn)品,如水杯、衣架、衣服、衣柜、桌椅、電燈等,都是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物品,然后,教師在講我國工業(yè)的分步時,創(chuàng)設了關于學生在家日常淘寶購物的情境,小明在淘寶上買不同的產(chǎn)品,他將發(fā)貨地設置為不同的省份和城市進行商品的搜索,就能買到網(wǎng)上質量上乘的產(chǎn)品,大家知道他為什么根據(jù)不同的商品挑選不同的發(fā)貨城市嗎?因為不同地區(qū)的工業(yè)重點不同。同理,中國工業(yè)的分布也根據(jù)中國地區(qū)和資源的不同而劃分。然后教師為學生講解了我國工業(yè)的分布格局。教師在本課中通過多個生活實境的連續(xù)舉例,保持了學生在地理課堂學習的熱情。
三、邏輯推理生活實例,增加地理知識記憶強度
教師在地理課堂上多次實踐了情境教學方法,為學生準備了大量的生活中的實際情境。教師還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教師設計了課堂上的情境教學的語言等方面。讓學生能在詼諧而有吸引力的實際情境中感受地理知識的真實,從而強化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記憶,提升學生的地理課堂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教學“氣溫的變化與分布”章節(jié)內容時,教師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一張附近山區(qū)景點的氣溫分布圖,隨著海拔的升高,溫度逐漸降低,教師說:“你們爬山的時候有沒有感覺越往高出爬就感覺越?jīng)隹??”學生說:“有”;“就是越高越?jīng)隹臁保缓蠼處熤v解了同一緯度海拔越高溫度越低的知識點。然后教師又通過不同緯度,糧食作物品種不同進行了情境教學:“在低緯度的赤道附近,人們通常通過種植各種水果,因為低緯度溫度高,利于大多數(shù)水果的生長。而在中國南方,人們通過種植水稻進行糧食生產(chǎn),在往高緯度的北方,就不適合水稻的生長了,北方人種植玉米和小麥;而到了高緯度的俄羅斯地區(qū),除了生長一些生命力頑強的草以外,基本不長糧食,溫度又低,所以俄羅斯人多以肉為主要實物,再往北,到了北極圈附近,溫度就更低了,吃熟肉也無法保證人們的熱量消耗,所以像冰島上的人,還有丹麥的人,常常以生肉為食,才能保證他們在寒冷環(huán)境下身體熱量的供應。這下明白溫度和緯度的關系了吧,氣溫也正是這樣影響全球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的。”。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大量的情境創(chuàng)設,幫助學生進行了“氣溫的變化與分布”章節(jié)中知識的學習。
綜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師要達到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就要認真分析情境教學方法的特征和對教師進行情境設計的要求,通過專業(yè)教學知識的學習和實踐,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為學生構建越來越高效的課堂,并提升自身對于高效的情境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陳艷.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策略管窺[J].才智,2019(06):140.
[2]張毅博.生活化教學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