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新
摘 要:小學的課程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在更加輕松的氛圍中接受教師的指導,從而以主動的狀態(tài)學習語文知識。不過在現在的教育機制下,學生的負擔也在不斷的增加,繁重的學習任務讓學生身心疲憊,無法實現理想的學習效果。從這里就可以知道減負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可以提供給學生一個有效率的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增效減負;策略
教師需要進行更多的教學實踐活動,才可以實現減負增效的效果。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更要有針對性的給學生布置一些課程。對于小學生來說,語文課程是一門很重要的課程。只有在語文課程上更好的開展減負增效教學活動,才可以實現相應的目標。在具體的講解過程中,教師要把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放在一個首要的位置上面。如何更好的優(yōu)化已經形成的語文課堂模式,已經成為教師們主要思考的問題。只有構建更加輕松的人文課堂,才可以讓學生保持生機與活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一、減負增效的具體意義
減負增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呈現出一個學校的辦學里面和教學水平,同時也可以體現出教師的價值觀和對自己發(fā)展的追求。隨著教育改革推進,教學方法和內容也更加的科學,更加重視減負增效的作用。學校師生的價值觀為逐漸的走向開放,并成為了學校文化的一個核心,是學校價值觀的統(tǒng)一。因此減負增效是現在發(fā)展教育內容的主要目標,也是一個學校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二、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很長時間以來,小學教育都受到了升學率的影響,很多教學活動的開展都是建立在應試教育之上的,這就使升學率成為一個學校教學質量的標準。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這種升學模式也有了相應的變化,不過還是會有很多人把升學率當成首要的目的。如果學校的升學率不高,優(yōu)秀的學生往往會選擇另外的學校,這就給減負工作帶來很大的阻礙。大家都知道,良好的課堂的氛圍必須要依托于學校的力量,這樣才可以把學生都凝聚起來實現相應的教學目標,并且無論是哪一個學科的實踐活動都應該這樣。
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的具體方法
(一)在減壓的同時進行課堂結構的優(yōu)化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都是在有限的課堂里面給學生傳輸更多的知識量,不過傳統(tǒng)的題海戰(zhàn)術已經不再適應現在的教育模式,這種讓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下的學習,往會降低學生的自主思維,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想要讓學生在一個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就應該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優(yōu)化課堂的結構,從而讓學生更好的進行課題的討論,積極的回答相應問題,這樣才可以優(yōu)化教學結構的過程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還應該注意的是,教師要在這個過程中不應該當領導者,而是應該當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再加上很多學生的家長都想讓孩子可以更加的優(yōu)秀,所以總是會花錢給學生上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卻不知道學生本身的負擔已經超出了承受能力。這樣不僅僅會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壓力,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樂趣。只有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學的結構,才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只有更有針對性的布置相關的作業(yè),才可以讓學生更喜歡學習,從而實現教學的目標。
(二)簡化課堂的程序,提高教學效率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前的準備工作的質量,直接影響著課堂的有效性。所以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都需要樹立素質教育的觀念,做到去除沒有效果的環(huán)節(jié),做到重點突出,盡可能的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從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也就是說,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在有限的課程時間里面,做到有亮點,從而做到有創(chuàng)造性高效的設計相關的課程活動。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都需要建立相關的課程理念,不僅僅要更加重視教材的內容,也要注重學生的接受情況,并且融合相應情況,考慮到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會出現哪些情況,會被問什么問題,以及怎么處理這些問題等等。
小學語文教師要知道學生的精力也是有限的,特別是在上課時間里面,學生不可能一直都保持著興趣。所以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更好的把握上課時間,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一般情況下,教師講課的時間不能超過一節(jié)課的三分之二,這就需要教師把握教學的重難點,教給學生最核心的地方。如讓學生學會這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剩下的時間鞏固之前學習的知識,從而更好的讓學生運用這些知識,并沒學生安排相應的造句活動,加深學生對字詞的理解,使學生養(yǎng)成現在的事情現在做的習慣,真正的實現增效減負的效果。小學語文教師要更加合理的去安排相關的作業(yè)。作業(yè)的內容不一定是要全部都寫出來,也可以是口頭的作業(yè),動手操作的作業(yè)等等,這樣就冷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耳目一新感覺,不僅僅可以讓學生更好的鞏固知識,也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小學語文的作業(yè)不能太多,禁止出現懲罰性作業(yè)。因為這樣機械的作業(yè)往往會讓學生感到無聊從而不喜歡這門課的代課教師。這樣時間一長,學生就會討厭這門學科。教師在布置作業(yè)的時候,也要考慮到其他學科教師的工作,給學生留出來自由活動的時間,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減輕學生的壓力。
(三)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
小學生這個時期不管身體還是精神都在快速的發(fā)展著,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的特點。簡單來說,它們之間有著很明顯的差異性。教師在學生的這個時期就應該做好啟蒙的作用,對每一個學生都做到去進行引導和鼓勵,減少他們之間的差異性。避免出現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活動,這不僅僅是不尊重學生的行為,而且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其次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多和學生進行互動,可以轉變傳統(tǒng)的舉手回答的模式,讓學生進行兩三個人辯論的方式或者其他的方式等等。因為傳統(tǒng)的舉手教學的方法往往會局限學生的自主性,使很多有個性有想法的學生得不到發(fā)揮。另外在教室座位的安排上面,教師也可以使用循環(huán)換位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平等的感覺。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一定要更加明確以積極的角色定位,這樣才可以發(fā)揮自己的作用,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構建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更好的進行自主學習,促進學生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李喜志.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的策略研究[J].初等教育,2017(10).
[2] 張文輝.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的策略[J].初等教育,2018(2).
[3] 陳茂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的策略探究[J].初等教育,2013(7).
[4] 許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的策略研究[J].初等教育,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