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芳
有什么方法能使學生在獨立閱讀課上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全員參與,讓課堂上出現(xiàn)的不是熱熱鬧鬧的讀書聲和以點帶面的答問組成的大合唱,而呈現(xiàn)的是頗具用心的閱讀、各具風格的表達、各具角度的感悟、各具千秋的個唱呢?有!筆者認為,把課堂還給學生自主閱讀,用激勵法推動個性化理解,是最值得嘗試的做法,而這個“激勵法”,就是老師用“畫(插)紅旗”的辦法給學生的閱讀理解一個評價。
所謂“插紅旗”,即讓學生帶著任務(wù)認真默讀課文,老師根據(jù)學生的筆答準確程度給他們畫上大小不一的紅旗。回答很好的同學,給他插上一面大紅旗,可讓他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如看課外書等。不過,沒插到紅旗的,即使下課鈴響了,也不得離開教室(這個制約萬不可少),直到完成了閱讀任務(wù)方可離開。這樣能促使學生擰緊思維的發(fā)條,凝思靜讀課本,讀出自己的感悟,如此把課堂完全交給了所有學生,避免了以往的“讀——說——結(jié)”式的教學,總是用部分學習積極的同學的回答替代不主動學習的同學,往往好的越來越好,落后的永遠落后,以點帶面,沒有真正把閱讀任務(wù)落實在每個學生的身上,無法確保學生在40分鐘內(nèi)圓滿完成任務(wù).
如上《老師的手》這篇獨立閱讀短文,它的主要內(nèi)容是:感恩節(jié)那天,老師叫同學們畫出他們感恩的東西,道格拉斯畫了一只老師的手,以表達對老師真摯的謝意。要弄懂的關(guān)鍵問題是:1道格拉斯畫的是什么?他為什么要這樣畫?2.談?wù)勀銓Χ涛淖詈笠欢渭啊案卸鳌钡捏w會。
筆者照例采用了“插紅旗”法,學生便在“紅旗”的鞭策下自覺走進文中。不久,一只只小手陸續(xù)舉起,筆者愉快地拿著紅筆走向他們,大小不一的“紅旗”插在他們藍的、黑的、淺灰的字跡旁顯得耀眼。有的同學望望“大紅旗”再看看筆者滿意的微笑或聽到筆者“不錯”的評價,自豪而滿足地攤開了課外書;有的同學瞧瞧“小紅旗”再看看老師,于是又不甘示弱而愉快地捧起了課本再讀。有的拼命地搖著小手唯恐老師沒發(fā)現(xiàn)他,每次閱讀,筆者就愉快地穿梭在這如林的小手和輕輕的、急切的催促聲抑或是邀請聲中——“老師,老師,看我的!“老師,老師,這里呀!”筆者忙碌著,更確切地說是享受著,被他們在乎紅旗大小的認真勁兒陶醉著,更為他們流利的表達和非千篇一律的回答興奮著:
“老師的手每天都在改作業(yè)…. ….為了我們的學習更上一層樓老師的手是最美麗的,老師的付出是無價的?!薄∩海ㄖ械壬?/p>
“我要感謝老師的付出,我不會再去畫一只老師的手,而是好好地當好‘早餐長’加認真地學習,這也是很有意義的感恩?!薄〗埽ㄖ械壬?/p>
“老師天天牽手,仿佛給(他)(指引)了一條光明的路,給了他信心,如我們做不出難題,老師拍拍我的肩,就感到難題變易了?!薄∶簦撃苌?/p>
“如果別人給你恩情,十年后(乃至更長時間)恩情還是存在的,就像我們永遠不忘記戴老師做了我們的啟蒙老師一樣。”——小珊(中等生)
“我們應(yīng)感謝老師對自己的關(guān)愛,就算是你的樣子最怎么不討人喜歡,除爸媽外可老師也是最關(guān)心你的人?!薄〕▋?yōu)生)
“因為他覺得世界上老師的手是最溫暖的,我感覺也是這樣?!薄〕桑ㄖ械壬?/p>
“我認為不懂感恩是一種笨人?!薄⊙荩撃苌?/p>
“道格拉斯對小小的幫助,是那么地有感恩之情,那他的人生道路(上),定會受到別人的稱贊,得到(更多)的幫助?!薄∫悖▋?yōu)生)
“一個一年級的同學學會了感恩,準會向?qū)W習邁進一步,我自己也要(努力)學習,那就是我對老師的感恩?!薄〕迹撃苌?/p>
“我們從小就要像道格拉斯,知道(感謝)曾經(jīng)對自己有過付出的人,‘感謝’是一個人的良好品質(zhì)?!薄$鳎▋?yōu)生)
……
——這是隨手摘下的幾位學生對《老師的手》的感悟,你會看不到一絲人云亦云的影子,雖是參差有別,也非盡善盡美,但完完全全出于自主閱讀,真情表白,話語中跳躍著智慧的靈光,情感與哲理同在其中,筆者那幾絲快慰亦在不言中。新課標不是提倡自主閱讀,個性化理解嗎?筆者慶幸自己以這種方式領(lǐng)著學生自覺或不自覺走在這靜讀的陽光大道上。怎么能不歸功于——還課堂于學生及“插紅旗”的激勵法呢?
“紅旗”插出了學生的感悟,慢慢地也插出了筆者的感悟:“激勵”加“壓力”加“措施”是走向自主閱讀與個性化閱讀之路的指示牌,“插紅旗”法則是行進在這條大道上的便捷快車。它最大的好處是“南郭先生上不了車,中下等生盡在關(guān)注中,也絕對溜不了車?!迸笥?,你也不妨搭搭這輛便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