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筱薇
【摘要】目的:研究肝癌介入治療中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方法:利用電腦隨機雙盲法對2017年5月-2019年8月本院接診的肝癌介入治療病患68例進行分組,試驗組34例實行針對性護理干預,對照組34例實行常規(guī)護理。對比2組的首次排便時間與腸鳴音恢復時間等指標。結(jié)果:試驗組干預后的疼痛評分為(0.83±0.71)分,比對照組的(2.04±1.85)分低,P<0.05。試驗組的首次排便時間為(61.68±18.34)h、腸鳴音恢復時間為(42.16±14.85)h,比對照組的(86.29±22.37)h、(60.07±16.53)h短,P<0.05。結(jié)論:選擇針對性護理干預法,對介入治療的肝癌病患進行護理,能夠有效促進其病情恢復,減輕疼痛程度。
【關(guān)鍵詞】介入治療;針對性護理干預;疼痛程度;肝癌
現(xiàn)階段,肝癌在我國臨床上十分常見,為惡性腫瘤類疾病之一[1],可通過介入治療的方式來對患者進行治療,但術(shù)后疼痛感比較劇烈,能夠?qū)颊卟∏榈幕謴驮斐刹焕绊?。為此,筆者將著重分析針對性護理干預在肝癌介入治療中的價值,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7年5月-2019年8月本院接診且行介入治療的肝癌病患68例,按照電腦隨機雙盲法劃分成試驗、對照組,每組34例。試驗組男性23例,女性11例;年齡介于48-67歲之間,平均(54.21±2.69)歲。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10例;年齡介于46-67歲之間,平均(54.43±2.71)歲?;颊卟v信息完整,自行或者由家屬代為簽署了知情同意書。2組年齡等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2]
(1)胃腸道疾病者。(2)術(shù)前感染者。(3)有精神病史者。(4)術(shù)后腹腔感染者。(5)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2組都完善常規(guī)護理:術(shù)前檢查、床邊護理、病房安排與術(shù)中配合等,試驗組加用針對性護理干預:(1)治療期間,主動和患者溝通,分散其注意力,鼓勵家屬積極參與談話,確保談話的內(nèi)容為患者感興趣的話題,促使患者放松心態(tài)。指導患者做適量的深呼吸訓練,鼓勵患者將心中的想法告訴信任的人,使患者能夠通過傾訴的方式宣泄出心中的不滿。予以患者乳果糖口服液,防止便秘。術(shù)后,若患者存在嘔吐以及消化道出血的情況,要立即對其施以肌注胃復安以及應用止血藥等治療。(2)采取多瑞吉外貼、運用強痛定亦或者是肌注杜冷丁等方法,減輕患者的疼痛感,并利用安痛定(2ml)和柴胡(2ml)聯(lián)合療法對患者進行降溫處理,需采取肌注的用藥方式。(3)術(shù)后,指導患者進食流食,比如:藕粉、去油肉湯、米湯和魚湯等。囑患者禁食高糖、辛辣、高脂及刺激性的食物,盡量少食或者不是容易產(chǎn)氣的食物,比如:豆制品和牛奶等?;颊卟∏槊黠@好轉(zhuǎn)后,指導進食半流食,比如:稠粥、爛面條、豆腐、蒸蛋和肉末等,禁食刺激和辛辣的食物。術(shù)后24h后,指導患者進食軟食,比如:餛飩、細面條和軟米飯鞥。(4)注意觀察患者病情變化,若術(shù)后6h內(nèi),患者體溫明顯升高并持續(xù)超過48h,立即予以降溫治療,避免體能被大量消耗。對穿刺部位進行充分止血處理,此后,再予以加壓包扎治療,利用沙袋進行8h的壓迫,同時告訴患者保持術(shù)側(cè)肢體伸直狀態(tài)。嚴格遵醫(yī)囑對患者施以靜注葡萄糖溶液和清蛋白。
1.4 評價指標
利用視覺模擬評分量表對2組的疼痛程度作出評價,最高10分,隨著評分的增加,患者的疼痛程度變得更加明顯[3]。
記錄2組的首次排便時間與腸鳴音恢復時間,便于后期的分析與對比。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對數(shù)據(jù)的分析選擇SPSS 20.0軟件,t檢驗計量資料,也就是( );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也就是[n(%)]。P<0.05有顯著差異。
2 結(jié)果
2.1 疼痛程度分析
對2組干預前的疼痛程度作對比,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干預后的疼痛程度比對照組輕,P<0.05。如表1。
2.2 臨床指標分析
試驗組的首次排便時間與腸鳴音恢復時間比對照組短,P<0.05。如表2。
3 討論
臨床上,肝癌的患病率非常高,且容易致人死亡,危害性非常大。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介入治療變得更加成熟,且具備創(chuàng)傷小等特點,受到了越來越多臨床醫(yī)師的青睞。但有報道稱,患者在介入治療后比較容易出現(xiàn)胃腸道反應和疼痛等并發(fā)癥,不僅加重了患者的痛苦,還對其病情的恢復造成了不利影響,延長了住院時間。
針對性護理干預為新興的一種護理方式,能夠針對某種疾病的癥狀,對患者施以飲食、心理、病情與疼痛等方面的干預,以盡可能的減輕其疼痛程度,改善心理狀態(tài),促進病情恢復,提高生活質(zhì)量[4]。此研究中,試驗組干預后的疼痛程度比對照組輕,P<0.05;試驗組的首次排便時間與腸鳴音恢復時間比對照組短,P<0.05。針對性護理干預的運用不僅有助于促進肝癌病患介入治療后病情的恢復,還能有效減輕其疼痛程度。
綜上,于肝癌介入治療期間,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法對患者進行護理,能夠取得顯著成效,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蒙立艷,何柳芬,鄭玉勁, 等.肝癌介入治療患者應用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效果[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9,16(15):90-93.
[2]宋媚.針對性護理干預對肝癌介入治療患者疼痛和胃腸道反應的影響分析[J].母嬰世界,2019,(7):215.
[3]王楠楠.探討晚期肝癌放射介入治療及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9,13(7):189-190.
[4]何柳,張銘光.針對性護理干預對肝癌介入治療患者疼痛和胃腸道反應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16):5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