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二孩政策實施以來,幼兒園生源飽和的同時也吸納了大量的幼兒教師。各幼兒園師資隊伍出現較大差異,造成了專業(yè)水平差距大的現象,影響保教質量。因此,加強教師培訓,加速教師保教能力持續(xù)提升是幼兒園的重要工作。在教師培訓上對教師實行分層培養(yǎng)、有的放矢的培訓,加速促進各級各類教師專業(yè)成長,不斷優(yōu)化、深化培訓模式進行實踐探討。
關鍵詞:師資專業(yè)發(fā)展;多元化;分層級培訓;整體提升]
打造高品質幼兒園,提高幼兒園社會影響力,教師隊伍的師德師風及綜合能力是關鍵。加強教師培訓工作,是提升幼兒園教職工整體素質的有效途徑。針對教師個人在職業(yè)理想、專業(yè)素養(yǎng)、個人基礎等方面的差異,不斷拓展教師培訓新途徑和新方法,積極探索靈活、高效的培訓機制,建構園本特色的多層次培訓體系。有效地實現師資隊伍的整體優(yōu)化,是廣大幼兒園管理者和教研部門的目標。以下從理論結合實踐層面對如何加強在幼兒園開展幼兒教師分層培訓,摸索并推廣教師培訓新模式進行實踐探究。
由于教師個人在職業(yè)道德理想、文化水平、專業(yè)技能、年齡經驗等方面都有差異,因此對教師的分層并不是單一形式的,按教師年齡、工作經驗、專業(yè)能力分基本可以分為:成長發(fā)展期、經驗成熟期、風格形成期。也可以根據工作的崗位不同來分層;挖掘教師的個人教學特色及愛好分組,多維度分層級的劃分是以教師為本,讓教師多元化、個性化的提高專業(yè)技能。
一、全園開展主題教研培訓,各層級教師相互影響、共同提升
在學前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的新時代,社會、家長對幼兒教師的期望與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幼兒教師的教育理論基礎、專業(yè)技能都還需不斷地學習和實踐。在全園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全員培訓,積極營造“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提高”的氛圍,各層級的教師在培訓中能相互影響,并彰顯出自己的特色和能力。
(1)例如:以“區(qū)域活動”為載體的主題教研培訓中,不同層級的老師有不同方面的能力提升。專家型教師可以針對“區(qū)域活動”中的區(qū)域如何合理分布、教師的指導策略等等問題進行探討并分享自己的經驗;經驗型教師會針對在區(qū)域活動中的常規(guī)培養(yǎng)、活動材料如何更好的投放進行探索;成長型教師則會在培訓教研中學習如何打造孩子們有興趣的區(qū)域和游戲設計等等,通過這種全體教師進行的主題系列教研活動,既有整體又有部分,相互影響、相互學習,有效提升教師隊伍在此領域的整體水平。
(2)以課題研究促教師專業(yè)成長,教研興園,鑄造高素質的教師團隊以“以研促教、科教興園”為目標,努力形成各層級課題人人參與的格局,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課題研究,提高教研能力,以課題研究為載體引領教師專業(yè)的成長。
國家、省重點課題由教研部門主要負責,名師及骨干教師為中堅力量,全面開展幼兒園教科研工作,重視教研動態(tài),掌握實驗方向和進展情況,鼓勵名師、骨干教師學習理論結合實踐。幼兒園園級研究課題,教師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組合,自組成若干小組,對課題進行探索研究的同時小組間以研討會、沙龍、成果展示等形式分享研究心得及成果,激發(fā)每位教師的積極性和成就感。
通過專家引領、名師牽頭、教師自主組合、自主研究,積極申報省、市級課題及市級小課題和園本課題,做到人人有參與、個個有發(fā)展。
二、開展多層次、多元化的分層培訓,關注教師的學習需求,提高培訓的有效性
在園本培訓中,準確地分析每一教師的現狀,尊重教師的個體差異,分層次、有針對、有計劃性全覆蓋地做好新教師、青年教師、骨干教師的培訓,通過多角度、靈活、新穎的培訓形式,激發(fā)教師學習自主性,讓不同階段、不同教師的成長更迅速。
1.成長發(fā)展期(工作1~5年)
(1)重視入職培訓,促使新教師盡快適應角色。這類教師正處于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換期,對組織一日活動和家長工作缺少經驗。因此,第一學期由業(yè)務園長及教學、后勤主管對新教師進行師德要求、教職工勞動紀律、教育教學管理、家長工作等幾個方面進行培訓,以幫助新教師盡快順利適應崗位。制定個人發(fā)展規(guī)劃,用三年時間,逐年完成分解目標,向園級“教學新秀”努力。
(2)加強理論結合實踐,促進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進程。青年教師經過對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實踐,能自如開展班級工作,一些優(yōu)秀的教師會凸現出來。對于這些教師的培訓,一方面要鼓勵她們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教師專業(yè)能力大賽,感受自身價值、享受職業(yè)幸福。同時要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培訓形式拓寬視野,了解并學習更多的先進幼教理念。
2.經驗成熟期(工作5年以上)
經驗成熟期的教師對于日常教育教學工作更加熟悉,形成一定的特色和教學風格。她們的優(yōu)勢和不足也更加明顯,積極上進的老師會孜孜不倦的不斷提升自己,部分教師安于現狀,家庭、情緒等各方面的原因都會影響成長速度。采用互動學習、專題培訓、教師沙龍活動等形式,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打造個人教學特色,幫助成熟期教師自主發(fā)展、消除職業(yè)倦怠、喚醒他們的職業(yè)激情和動力,凸顯教學特色。
3.風格形成期(園級以上名師)
通過長期歷練,骨干教師的教育教學技巧更嫻熟,是市級、園級名師,成為具有個人專業(yè)風格的名教師。他們是青年教師的專業(yè)的引路人,幼兒園要為骨干教師施展才華搭建更加廣闊的平臺,鼓勵她們承擔幼兒園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主持教師沙龍主題活動、對外教學活動的展示等等。
為專家型教師搭建更加廣闊的平臺,輻射優(yōu)質教育,對專家型教師進行業(yè)務組織能力提高的同時注重管理及協調能力的培養(yǎng),為幼兒園管理人才的儲備力量。
教師實行分層管理的是激發(fā)教師的積極向上的動力和工作熱情,讓學習培訓更加高效,實現教師的優(yōu)勢互補、整體提升。讓教師成長于學習之中、發(fā)展與工作之中,煥發(fā)成長的活力,幸福地成長。讓高素質的教師團隊在加速幼兒園內涵式發(fā)展的進程中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
作者簡介
楊泉(1978.04—),女,漢族,湖南祁陽人,幼兒園一級教師,本科,學前教育及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