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慧 楊雪 修春蕾 紀淑香
[摘要]目的:探討婦科腹腔鏡手術室護理時間的影響因素及對策。方法:收集婦科實施腹腔鏡手術患者1903例的相關資料,分析手術方式、連臺手術及患者心理狀況對手術室護理時間的影響。結果:非手術時間中術前等候時間平均值為33.6min,術后等侯時間平均值為31.7min,非手術時間平均值為65.3min,手術時間平均值為59.7min;不同手術方式下的術前等侯時間、術后等候時間、手術時間、非手術時間及手術室護理時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V0.0.01);首臺手術患者的術前等候時間及非手術時間顯著低于連臺手術,術后等候時間、手術時間及手術室護理時間顯著高于連臺手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V0.05);焦慮患者的術前等候時間、非手術時間及手術室護理時間均顯著高于正常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V0.0.01)。結論:手術類型、連臺手術及焦慮患者均可影響手術室護理時間。嚴格的工作制度、密切相關部門配合,術前良好心理護理,合理安排手術,加強腹腔鏡手術培訓,提升術中配合技巧是降低婦科腹腔鏡手術室護理時間,提升手術室資源利用率的重要方式。
[關鍵詞]婦科;腹腔鏡;手術室護理;因素
[中圖分類號]R47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05-106-01
引言
對于婦科中的腹腔鏡手術治療方法,其在當前是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方法產(chǎn)生的創(chuàng)傷較小,且患者在手術治療過程中承受的痛苦較小,目前已經(jīng)逐漸取代傳統(tǒng)的婦科手術治療。隨著外科手術逐漸向著專業(yè)化發(fā)展,手術室的護理質(zhì)量競爭也在逐漸加劇,各個醫(yī)院在手術空間和時間方面展開競爭,這使得手術護理過程中除了常規(guī)內(nèi)容之外,還需要對手術室資源進行優(yōu)化和合理利用,提升手術室的護理管理水平。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醫(yī)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婦科實施腹腔鏡手術患者1903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①婦科腹腔鏡手術;②資料齊全;③完善的血常規(guī)、凝血功能、肝腎功能、血清電解質(zhì)、免疫四項、心電圖、胸片等檢查;排除:①婦科腹腔鏡相關禁忌證下手術;②資料缺失。1903例患者中年齡26-79歲,平均(46.3±14.3)歲。手術方式:附件手術(輸卵管造口術、輸卵管系膜囊腫切除術、盆腔粘連松解術、輸卵管妊娠切開取胚術或切除術、卵巢囊腫及腫瘤切除術等)763例,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525例。子宮切除: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615例。麻醉方式:氣管插管全身麻醉1903例。術前焦慮(SAS≧50分)836例,正常1068例。
1.2手術室護理時間相關定義 將婦科腹腔鏡手術分為3個階段:①術前等候時間:患者人手術室至手術開始前的等候時間;②手術時間手術開始至結束手術時間;③術后等侯時間手術結束至離開手術室的時間。將術前等候時間+術后等候時間稱為非手術時間,術前等候時間+手術時間+術后等候時間稱為手術室護理時間。
1.3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詳細記錄的婦科腹腔鏡手術的相關資料,包含:手術室護理時間(術前等候時間、手術時間、術后等候時間),手術方式,麻醉方式,連臺手術,焦慮水平,比較不同手術方式麻醉方式、連臺手術、焦慮水平及手術地點下的手術室護理時間情況。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l7.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料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手術方式與手術室護理時間 非手術時間中術前等侯時間平均值為33.6mm,術后等候時間平均值為31.7mm,非手術時間平均值為65.3mm,手術時間平均值為59.7min。不同手術方式下的術前等候時間、術后等候時間、手術時間、非手術時間及手術室護理時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
2.2連臺手術與手術室護理時間首臺手術患者的術前等候時間及非手術時間顯著低于連臺手術,術后等侯時間、手術時間及手術室護理時間顯著高于連臺手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心理狀況與手術室護理時間 焦慮患者的術前等候時間、非手術時間及手術室護理時間均顯著高于正常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
3討論
3.1手術方式對婦科腹腔鏡手術室護理時間的影響婦科腹腔鏡手術應激大,術中相關組織的分離、電凝、切除處理耗時長,手術室護理時間長。不同手術方式的術前等候時間、術后等候時間、手術時間、非手術時間及手術室護理時間有較大的區(qū)別,單純的附件切除耗時最短,子宮切除聯(lián)合附件切除手術操作復雜,需分離組織多,術中仔細探查及電凝刀分離,止血處理,明顯增加了手術時間及手術室護理時間。出于手術難度的考慮,通常首臺手術為相對復雜的手術,晨間手術者、麻醉醫(yī)師及手術護士精力較好,思維清晰,術前l(fā)d手術室做好了相關儀器設備的準備工作,手術護士調(diào)試相關儀器設備,準備相關器械,將患者送至手術室進行手術,因此子宮切除+附件切除術前等侯時間較短。附件切除手術的難度相對較低,多以連臺手術方式實施,相鄰手術間的儀器設備整理、更換,麻醉復蘇工作耗時較長,因而術前等侯時間延長。
3.2心理狀況對對婦科腹腔鏡手術室護理時間的影響 患者的心理狀況與圍手術期的各項護理依從性、手術配合程度密切相關,患者由于對腹腔鏡手術缺乏了解。擔心手術效果,害怕手術失敗。擔心術后疼痛,恐懼未來生活,臨近手術時更為明顯。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焦慮患者的術前等候時間、非手術時間及手術室護理時間均顯著高于正常患者,P<0.0.01.分析原因為:術前明顯的焦慮情緒,人手術室后燈光、儀器設備、醫(yī)生護士、監(jiān)控設備聲音均可加重其焦慮情緒;手術護士在與患者核對相關信息、講解注意事項、協(xié)助擺放體位及與相關溝通耗時較多;另外麻醉前保持患者處于平穩(wěn)的心理狀態(tài),有助于麻醉的順利實施,心理負面情緒的患者麻醉誘導過程中手術護士不僅要協(xié)助麻醉的實施,采用各種方式分散其注意力增加了麻醉耗時,間接增加了非手術時間及手術室護理時間。
綜上所述,手術類型、連臺手術、心理狀況是婦科腹腔鏡患者手術室護理時間的影響因素,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降低術前、術后等候時間,縮短手術室護理時間,是提升手術室資源利用率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