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萬祥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領域使用的范圍越來越廣。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新媒體技術,可以讓語文課堂形式多樣化,讓學生產生全新的學習體驗,增加學習的興趣。同時多媒體還能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讓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初中語文;應用
一、多媒體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增加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信息更新速度越來越陜,教育不僅僅局限于課堂的書本知識。多媒體是一種有效的教學資源,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也是善于開發(fā)這種資源的。由于多媒體集多種教學形式于一體,教師可以巧妙地將其融入語文課堂中,為學生帶來更多樣化的學習體驗,從而全面提高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解《孔乙己》這篇文章時,為了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可以播放相關影視片段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文章的時代背景,從而有效地導入課堂內容。然后,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目標,設置一些問題并借助多媒體技術順勢把學生們的思路帶到語文課堂中,讓他們在欣賞影視片段的過程中進行全方位的思考。與此同時,在多媒體的配合下,教師在講解課堂內容的時候也會更加清晰和具體,使學生們在興趣中完成課堂教學。由此可見,巧妙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讓語文課堂不再單一、枯燥,還能有效地引導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更加集中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
二、多媒體的應用可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多媒體技術可以實現師生有效互動,可以有效打破傳統(tǒng)教學中單向灌輸的模式,從而有效地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而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促進學生自主思考能力、探究能力等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時,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多媒體的交流和互動價值,基于多媒體技術和學生實現全方位的溝通,讓學生們能夠有效地參與到語文課堂中。
例如,在講解《春》這篇課文的時候,首先讓學生們課前收集一下有關春天的詩句和好詞好句,在課上選幾位學生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接著教師用課件播放一些春天景色的圖片,并且配上相應的課本內容,讓學生順其自然地進入課堂學習狀態(tài),這樣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激隋,從而使學生更好地配合教師的教學;然后,讓學生們大聲朗讀課本內容,用心體會課本中的春天;最后,課堂教學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圓滿結束。當然,要想發(fā)揮多媒體的交互作用,教師也需要有一個明確的教學思路,切忌讓多媒體教學流于形式,影響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多媒體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抽象的內容
初中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不僅擁有一定的語文基礎,而且擁有足夠的好奇心。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會表現出十分濃厚的熱情。很多學生認為語文就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由于學生始終存在這種想法,導致語文課堂經常是死氣沉沉的。例如,在講解“黃河頌”內容的時候,首先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們簡單地介紹了一下黃河,了解黃河源遠流長的歷史,讓學生們有一個簡單的認識;接著給學生們播放大型民族交響樂《黃河大合唱》,從跌宕起伏的旋律中感受中華兒女對黃河深厚的感情以及炎黃子孫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的努力;最后教師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們講述課本內容,使學生們更好地理解所謂的黃河精神。
四、結語
綜上所述,正確地運用多媒體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制勝法寶。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知識,還要接受新的思想,充分開發(fā)多媒體的應用價值,找到多媒體應用于語文課堂中的有效形式,為以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奠定基礎,從而推動素質化教育的全面開展。
(責編: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