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贬槍Ξ斍皩W生自我意識強化,對他人缺乏愛的言行這一現(xiàn)狀,我校以“愛心教育”為主線,秉承“給我六年,給你一個知愛、懂愛、會愛的童年”的理念,以少年兒童的生活為基礎,積極開發(fā)校本課程《愛育童心》,努力打造全方位、多層次的愛心教育課程體系,讓校園充滿溫情,讓教育充滿愛心。
一、課程理念及思路
愛的教育外延廣泛,內涵豐富,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有真實感知,必須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學生熟悉的場景中,讓孩子感受愛和回報愛。《愛育童心》從“愛自己、愛家庭、愛學校、愛家鄉(xiāng)、愛祖國、愛世界”六個版塊建構課程,立足于家庭、學校、家鄉(xiāng),將心理教育、感恩教育、禮儀教育、紀律教育、安全教育、衛(wèi)生教育等貫穿其中,每個版塊都有明確的主題,既有著獨立性,又相互融合,全方位給予學生正確的導向。教材的編寫圖文并茂,語言簡潔有趣,注重兒童化。力求做到文字簡潔,內容精辟,意義深遠。共編寫十二冊教材,每學期一冊,每冊六個單元,每個單元兩課,全冊十二課。每一課正文有的是故事,有的是本校學生的習作,有的是訪談等,正文后設置“說一說”“評一評”“做一做”“讀一讀”等形式,讓學生在閱讀感悟、圖文欣賞、活動競賽、社會實踐等不同環(huán)節(jié)中體驗,養(yǎng)成愛從身邊做起、愛從小事做起、愛從小做起的良好習慣。
二、課程內容與亮點
本課程教學內容的選擇與整合,主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關注孩子的內心需求、認知水平與能力結構,通過課程教育的所有活動和細節(jié),使孩子獲得愛的感覺和體味,讓愛的陽光灑滿孩子人生的旅途。目標的制定體現(xiàn)學段特點:低年級段 “感知愛,學榜樣”,中年級段 “學會愛,見行動”,高年級段 “弘揚愛,明責任”,循序漸進,渾然一體。在學段目標的引領下,確定學段的主題。如“愛自己”版塊主題:低年級認識自己,中年級相信自己,高年級約束自己;“愛家鄉(xiāng)”版塊主題:低年級了解家鄉(xiāng),中年級觸摸家鄉(xiāng),高年級贊美家鄉(xiāng);“愛祖國”版塊主題:了解紅色中國、古色中國、綠色中國、夢想中國。有了明確的主題,課程內容選擇就有了正確的方向。如“愛自己”版塊,三年級的主題是通過自信展現(xiàn)自我。內容的選擇讓學生明白什么是自信,怎樣用實際行動表達自信,充分展示自我。具體編排三年級上冊第一課:認識自信。內容包括,1.故事會:愛因斯坦的小板凳,討論:這個故事和愛因斯坦成為偉大的科學家有關聯(lián)嗎?2.區(qū)別自信、自大、自卑:以班級文藝晚會文娛委員安排節(jié)目為情景,從幾個同學不同的回答中評出誰是自信的人,為什么?接著一個小貼士:進一步明確什么是自信。3.說一說:遇上這種情形(課堂、家庭、公交車上遇到的情況),該怎么做?4.說一說:班上誰是自信的孩子?第二課:自信是成功的鑰匙。編寫了自信格言、采訪學校藝術節(jié)的小主持明白自信源于堅持不懈的努力、自信的自我訓練、寫出自己的優(yōu)點夸夸自己、讀一首描寫自信的詩等內容。在教材中,有關自信的信息量很大,既有名人故事,也有名家格言,注重了文化的傳承。同時,有著很強的現(xiàn)實感,學生能看到很多熟悉的地方,聽到身邊同學的故事,真實可信,拉近了學生與教材的距離,這也是教材得天獨厚的教育條件。如“自信”采訪的是本校一名優(yōu)秀學生,在學校的很多活動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有時表演,有時主持,有時參加比賽,同在一個校園,他專心學習,在不同的舞臺展示自我,這種榜樣的力量更有說服力和號召力。
這本教材最大的亮點就是開放性,不同于紙質教材,以電子稿的形式出現(xiàn),開放而有活力。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學校網(wǎng)絡暢通,每一冊教材匯編定稿、審閱、試用后,以電子版分享在校園網(wǎng),供師生使用。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結合本班學生情況進行再創(chuàng)造,以便更貼近學生實際。同時,如發(fā)掘了更好的課程資源,也可以隨時提出修改意見,加以補充或更換。教材的出爐還引起了家長的關注。家長從事著各行各業(yè),涵蓋的知識面很廣,填補了我們的不足,在教材試用期間,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議,切實幫助我們完善了教材的編寫。
三、課程實施后的成效
課程實施已四年了,這套接地氣的教材也在不斷地圈粉之中,獲得教師、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取得了喜人的成效。
1.教師轉變了角色,由教材的執(zhí)行者變成了教材的編輯者
以往我們任教的學科都有現(xiàn)成的教材,揣摩編者的意圖,用好教材是我們日常的工作,教師和學生都是教材的實踐者。而校本教材《愛育童心》由本校的教師編寫,從立意、選材編輯到使用全程參與。這一角色的轉換,要求教師搜集課程資源,圍繞主題篩選課程資源,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采取合適的方式呈現(xiàn)課程資源,最后才是在課堂上正確的使用課程資源。教材的編寫不但拓寬了教師的知識面,提升了業(yè)務素養(yǎng),還讓教師的心靈受到了洗禮。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只有有愛心的教師才能教出有愛心的孩子,起好表率作用是教師的必須。熱愛生活,開朗陽光,愛崗敬業(yè),團結合作,積極向上,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出了和諧的校園氛圍。
2.愛心教育落到了實處,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校本課程土生土長,以身邊的人做示范,用周圍的景來啟迪,無論在家里,還是學校,還是其他公共場所,都讓學生知道什么行為是對的,什么行為是錯的,自己應該怎么做。如愛家庭版塊立足于家庭,從一年級教材中的介紹家庭成員到六年級教材中的家風、家書,包含了很多關于親情的感人故事、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各種情境中的想和做,榜樣的作用從小得以樹立,重親情、感親恩牢牢扎根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之中。在學校,孩子們關愛集體,友愛互助,共同進步,享受并創(chuàng)造著校園里的美好生活。愛家鄉(xiāng)版塊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領略家鄉(xiāng)的名勝古跡,感受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文化,愛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
3.踐行課改理念,打造學校品牌
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是課程改革的新舉措,一整套校本教材的編寫和使用有效打破了課堂空間界限,讓課堂從教室擴展到家庭、社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及兒童其他的生活空間,通過校內外的系列活動課程建設,為學生營造愛的“大”課堂,有力地提升了學校的品味。
(作者單位:江西省萍鄉(xiāng)市蓮花縣城廂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