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清 丁軒 張啟文
摘要:目的 分析正壓支持減重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步行能力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期間在我院進行康復治療的腦卒中偏癱患者70例,按照患者到院治療的時間分為a組與b組各35例,前后分別采用正壓支持減重訓練、運動療法,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等。結果 a組的有效人數(shù)和有效率要更高一些,且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較大,可以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治療后,a組的Fugl-Meyer評分與b組差異不大,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正壓支持減重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步行能力改善效果更明顯,增強患者速度、耐力、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等,是目前康復訓練的一種新的訓練手段。
關鍵詞:腦卒中偏癱;正壓支持減重訓;步行能力
【中圖分類號】R74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19)06-242-02;
腦卒中患者發(fā)病后會出現(xiàn)諸多后遺癥,比如運動能力下降、平衡功能失調。相關文獻顯示,正壓支持減重訓練能夠有效改善腦卒中偏癱患者步行能力,因此,本文選擇近兩年內于我院中進行治療的腦卒中偏癱患者70例為研究對象,分析臨床價值,詳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近兩年內于我院進行康復治療的腦卒中偏癱患者70例,按照患者到院治療的時間分為a組與b組各35例,前后年紀最大分別是65歲、64歲,前后年紀最小分別是35歲、34歲,前后的男女比例皆為1:1。所有分析主體皆滿足腦卒中偏癱患者診療要求,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且基本資料基本一致,可比(P>0.05)。詳見表1。
1.2方法
b組應用運動療法,對患者進行下肢肌力訓練、軀干控制訓練及平衡訓練。a組在上述基礎上加用正壓支持減重訓練,具體:減去百分之三十到五十的體重在活動平板上步行,速度控制在0.2Kw/h,零坡度,時間為五分鐘,休息兩分鐘以后,再以相同的速度走五分鐘,共四周,一周一天,一周后,速度不變,時間變?yōu)槠叻昼?,每天三次,共兩周。第四周,從百分之三十到五十的體重降到百分之二十,速度、時間不變,四六軸?,速度提升到0.4Kw/h,零坡度,時間變?yōu)槠叻昼姡刻烊?,第八周,速度提升?.6Kw/h,時間變?yōu)槭昼姡惶烊巍?/p>
1.3評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Fugl-Meyer評分、FAC評分、Berg評分,有效為患者基本臨床癥狀消失,無效為患者臨床癥狀并無改變,采用Fugl-Meyer評分表、FAC評分表、Berg評分表對患者進行評價,評分越高患者治療效果越明顯。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22.0 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表示,并進行 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進行X2檢驗,P<0.05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
從表2能夠看出,a組的有效人數(shù)有33例,對應的有效率是94.29%,b組的有效人數(shù)有28例,對應的有效率是80.00%,前后比較,前者的有效人數(shù)和有效率要更高,且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較大,可以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P<0.05 )。詳見表2。
2.2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Fugl-Meyer評分
治療前,a組的Fugl-Meyer評分是10.69±1.21分,b組的Fugl-Meyer評分是10.93±1.32分,兩組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并不是十分明顯(P>0.05 ),治療后,a組的Fugl-Meyer評分是25.69±1.21分,b組的Fugl-Meyer評分是25.93±1.62分,前后比較數(shù)據(jù)相差不大,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3。
3討論
偏癱患者多半都會出現(xiàn)步行不穩(wěn)或是步態(tài)異常的情況,導致此種情況出現(xiàn)的原因是患側下肢肌肉痙攣、肌力下降、平衡功能下降。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當前康復治療領域常常把增強步行功能訓練當做是主要訓練內容。減重訓練作為一種步行訓練的有效手段已經得到了業(yè)內的認可。而正壓支持減重訓練作為一種新興的康復治療手段運用于臨床。因為正下肢正壓支持對人體的支撐力均勻,且支撐力與人體重心接近或相同,故患者能夠較好的掌握平衡,且其密閉貼緊密結合在患者腰部,不需要專業(yè)人員給予患者輔助,只需要治療訓練時在一旁予以指導即可,治療訓練非常安全。
下肢正壓支持減重技術在減輕患者體重的情況下,結合跑臺對腦卒中患者進行步行功能訓練,不僅能夠使下肢肌力不足以支撐的患者早期站立和步行,促進本體感覺的恢復,還能夠為患者提供一個多次重復的任務導向訓練,利用前面及左右兩面的攝像頭捕捉到的步態(tài)信息通過正前方的電腦顯示屏反饋給患者,通過視覺反饋使患者矯正異常步態(tài)。通過對患者本體感覺及視覺的多感覺刺激,能夠更好的促進腦卒中患者的步態(tài)功能的恢復。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醫(yī)學中心對9名腦癱(CP)患兒進行為期6周的下肢正壓支持結合跑臺訓練的研究,結果顯示下肢正壓支持技術結合跑臺訓練可使步行速度明顯加快,雙重支撐時間減少,整體平衡改善,下肢抗重力肌肉組織強度增加。可作為改善腦癱患兒行走、平衡和力量的康復訓練手段。在低重力環(huán)境下,可以調節(jié)下肢的肌肉張力,緩解由于早期步行負重帶來的肌肉不協(xié)調收縮運動,促進患者恢復正常生物力學步行功能。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醫(yī)學中心對9名腦癱(CP)患兒進行為期6周的下肢正壓支持結合跑臺訓練的研究,結果顯示下肢正壓支持技術結合跑臺訓練可使步行速度明顯加快,雙重支撐時間減少,整體平衡改善,下肢抗重力肌肉組織強度增加??勺鳛楦纳颇X癱患兒行走、平衡和力量的康復訓練手段。在低重力環(huán)境下,可以調節(jié)下肢的肌肉張力,緩解由于早期步行負重帶來的肌肉不協(xié)調收縮運動,促進患者恢復正常生物力學步行功能。
近幾年來,下肢正壓支持技術結合跑臺作為一種高科技的運動訓練和康復技術已經在國際上得到廣泛的應用,但在國內的應用和研究還很少。本研究旨在使用這種新技術運用在腦卒中患者的康復治療上,從而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步行能力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參考文獻:
[1]甘泉,隋小妹.智能運動康復訓練聯(lián)合減重步態(tài)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運動功能的影響[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8,27 (11):1166-1167.
[2]支芳,吳星星.腦卒中偏癱患者采用早期部分減重步行訓練與康復治療臨床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8,24(16):162-164.
[3]高永義,董國欽,羅新,馬帥統(tǒng).智能運動康復訓練聯(lián)合減重步態(tài)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運動功能的影響[J].中醫(yī)研究,2017,30(12):32-34.
[4]王智勇.腦卒中偏癱患者采用早期部分減重步行訓練與康復治療的臨床效果[J].雙足與保健,2017,26(04):19-20.
[5]戴清月,賴靖慧,程熙.減重步行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步行能力影響的系統(tǒng)評價[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7,8(03):15-17.
[6]尚淑梅,劉樹利.減重步行訓練療法對腦卒中偏癱患者步行能力的影響[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7,8(0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