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曉靈
“雅”是一個好字,跟它組合的詞語,雅致、文雅、優(yōu)雅,無不是好詞。而我對雅安這座城市,早已心向往之。去年仲秋后某日,我們一行終于來到位于雅安市名山區(qū)的上里古鎮(zhèn),與“雅文化”來了一次親密接觸。
上里古鎮(zhèn)美極了!右側(cè)是青碧的山野,左側(cè)是兩河環(huán)抱的大壩,壩上圍合著吊腳樓式的明清木樓群,明鏡似的河水倒映著她,像從天而降的蓬萊仙境,又像不經(jīng)世事的處子,驚艷、唯美、秀麗。
上里古鎮(zhèn)天生兩河夾一壩,是個聚寶盆。我們來到石橋邊,橋頭一通石碑記載著當?shù)厣迫司杩钚迾虻臍v史。在一片密密麻麻的小字上,又有紅軍刻下的宣傳標語,很有歷史鉤沉的感覺。這個位于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在歲月長河中,走過多少馬幫、官人、壯士和美女,發(fā)生過多少故事呢?
踏上石橋,我們挪不開步,嘴里哇哇咿咿個不停。水呀,清汪汪的水,沒有一絲渾濁,現(xiàn)在很少看到這樣的河水了。河邊的野棉花,也是潔潔白白的,很雅,很仙氣。淺灘上歇著幾只肥鴨,恬然自得的樣子,與古鎮(zhèn)人間相得益彰,渾然一體。走過石橋,我對古鎮(zhèn)的好奇心更強了,安放在紅塵俗世中的她,該有著怎樣的煙火氣息?
走進古鎮(zhèn)大壩,周圍是一座座木制吊腳樓,上面住家,下面開店,店招在微風飄拂。有 “不來遇見,何來艷遇”的小酒館,有賣珠珠串串、棉麻衣服的旅游產(chǎn)品店,有賣狗屎糖、姜糖、糖炒栗子的小吃店,有黑木耳、筍干兒、野生菌的山貨店。走不了幾步,我倒是被一種奇特的東西吸引住了。那飯館里堆得像火焰山似的,紅紅的東西是啥?走近一看,紅燒肉。好家伙,這么大的紅燒肉,怎么個吃法?店家說,佐面條、下飯、當零食吃都可以。乖乖,上里人這么大胃口!店家猜出我們的心思,說,土豬肉做的,肥而不膩!我們又問,這紅燒肉是咋個燒法?店家說,就是紅棗冰糖文火慢慢燒唄。長見識了,怪不得成為當?shù)匾唤^,原來有這般道理。
茶是整個名山區(qū)世代相傳的產(chǎn)業(yè),這里祖祖輩輩以茶為生。街上隨處可見茶店,茶攤,茶車。“蒙頂山上茶,揚子江心水”,一位賣茶女推著茶車吆喝著走來。打開口袋,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撲鼻而來。最好的茶是什么?甘露、黃芽。我拈了一小撮,放進嘴里嚼得嘎吱嘎吱響。
買了茶,又看見幾個山里人賣獼猴桃。這桃兒似乎有點小,還毛茸茸的。原來是山里的野生獼猴桃。賣家說,十元買三斤。我買了四個“三斤”,算來該四十元。結(jié)果,厚道的賣家只收了三十六元。這種不欺生、不算計、不沾半點兒銅臭味兒的賣家,讓我頓生“受寵若驚”的感動。上里人,跟這里的自然風光一樣,干干凈凈,淳樸可愛,有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雅。我對上里古鎮(zhèn)又高看了幾分。
再往前走,我在一家名為“楓楊樾”的大宅院前留戀。厚實的墨漆大門,門上一對銅環(huán),朱紅的倒貼“福”字,喜氣洋洋。木制楹聯(lián)上刻著:喚友呼朋品郁,香茶神怡心曠;尋芳覓勝觀幽,古道海闊天空。這副楹聯(lián)分明是上里人家雅致生活的寫照。
古鎮(zhèn)的樹蔭下,小河邊,隨處有三三兩兩寫生的大學生。他們那么專注,那么入神,心靈早與古鎮(zhèn)相融到一塊兒去了。這樣民風淳樸的小鎮(zhèn),這樣山水環(huán)繞的仙境,不愛上她都不行呀。上里古鎮(zhèn)的雅,像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就這樣長進我們的心坎里,記憶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