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瑞娟
摘 要:本文主要以探究寫意花鳥畫在高中美術鑒賞課中教學的實際應用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現(xiàn)狀為主要依據(jù),從立足階段性教學,促使學生了解花鳥畫、立足學好中國畫,提升學生民族精神、立足花鳥畫的藝術情操,加強學生鑒賞能力這幾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其目的在于提高寫意花鳥畫在高中美術鑒賞課中教學的應用效果,為提升高中生審美眼光做鋪墊,促使其之后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花鳥畫;階段教學;提升;技巧;興趣
引言:花鳥畫具有較強的藝術性,為學生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有效渠道,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其寫意的風格能夠切實陶冶學生性情,培養(yǎng)學生的內(nèi)涵。用墨技巧與執(zhí)筆方式還能對學生的判斷水平與思維能力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獨特的繪畫風格能夠鍛煉學生的耐性與心理素質(zhì),最為主要的是,促使學生在美術課堂上調(diào)動自身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加強自身整體能力。本文主要分析寫意花鳥畫在高中美術鑒賞課中教學的實際應用,具體如下。
1.立足階段性教學,促使學生了解花鳥畫
1.1從基礎入手,實現(xiàn)穩(wěn)扎穩(wěn)打。諸多學生之前都未接觸過國畫,因此教學需從國畫的材料入手。比如,毛氈、墨汁、筆洗、筆、墨汁、硯以及中國畫顏料等繪畫用品。給高中生講解繪畫工具的操作方式與性質(zhì)特征,促使學生對花鳥畫有一個大致掌握。色彩調(diào)配教學中,教授學生一些基本的調(diào)色方式。能夠讓學生在自己初步理解喜愛感受繪畫過程,比如畫一些比較簡單的昆蟲與瓜果等,理論致力于實踐,取得進步,感受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魅力。寫意花鳥畫在高中美術鑒賞課中教學的應用效果是當前其他繪畫無法比擬的。
1.2在領略與欣賞名人作品時加強藝術感受。在實際教學中,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有紀律、有組織的學習中國畫,通過嚴謹且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我國傳統(tǒng)藝術。讓學生接觸一些對花壇影響較大的花鳥畫,比如,“蘭花圖”、“竹鶴雙清圖軸”等,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花鳥畫的意境,感受畫作的筆墨其情趣,在課堂教學中適當?shù)膶W生進行輔導。促使學生加強對筆、墨濃淡的認識和掌握【3】。
1.3加強學生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力與繪畫技巧。加強學生繪畫興趣培養(yǎng),通過創(chuàng)作或是臨摹作品提高學生用筆墨的能力,促使學生感受寫意花鳥畫筆墨情趣,進而更好的掌握國畫技巧,讓學生學習更加繁雜的畫作,提高他們的國畫表現(xiàn)力。通過教師介紹,豐富學生基本構圖能力,且自發(fā)形成畫面設計理念,之后落款,完成創(chuàng)作過程,促使感受創(chuàng)作的自豪感。
2.立足學好中國畫,提升學生民族精神
2.1感受民族文化,加強學生文化認同感?;B畫在歷經(jīng)曲折且漫長的發(fā)展道路互毆,其包含的民族精神、文化內(nèi)涵以及在中國文化發(fā)展中的地位是顯而易見。高中生在花鳥畫學習時,仿佛置身其中,切實感受民族內(nèi)涵與民族感情。感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從古流傳至今的花鳥畫,教導學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吸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智慧,全面發(fā)揚中國民族的傳統(tǒng)藝術為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與義務【2】。
2.2全面認識祖國文化。花鳥畫的核心構成部分為墨,其中蘊藏了諸多民族精神,把佛儒道三家理念結合起來。學生在學習重淡清以及焦的過程中,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其情趣感染,積極主動的投身到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中去。在高中美術鑒賞課中寫意花鳥畫的實際應用,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為其之后繪畫做鋪墊。
3.立足花鳥畫的藝術情操,加強學生鑒賞能力
3.1升華精神。中國畫以詩意聞名于世,從古流傳至今,畫中有詩、詩中有畫能夠充分詮中國畫的意境。一般情況下,花鳥畫以梅蘭竹菊等傳統(tǒng)文化元素的事物當作寫意對象,而該事物一般被賦予極高的精神品質(zhì),通過刻畫與描繪這些事物,能夠讓高中生切實體會到畫家的良好品質(zhì),同我國從古至今人們崇敬的人格,讓高中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3】。
3.2加強美術素養(yǎng)。新時期教育背景下,有諸多美術教師都未意識到學生美感培養(yǎng)的重要性,教育部門近幾年一直提倡全面發(fā)展,花鳥畫繪畫形式的學習不但能夠推動學生學會應用藝術形式闡述自身想法,抒發(fā)內(nèi)心感想,把自身的內(nèi)心世界引入到畫中,還有助于調(diào)動學生繪畫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審美能力與鑒賞水平,為其之后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素質(zhì)教育深受教育人員與家長甚至社會的注重,新課程對美術教育人員提出了新要求。為了提升高中生的綜合素顏,教育人員需采用寓教于樂的方式,將美術的感染力全面發(fā)揮出來,促使學生全面感受繪畫的魅力與趣味性,在其中找出流傳到今的民族精神,延續(xù)此種美好品質(zhì)。
參考文獻
[1]趙紅英,張湘萌.高中美術鑒賞課中“任務驅(qū)動式教學模式”的實踐報告[J].藝術評鑒,2017(24):151-153.
[2]謝圣飛.鑒賞課讓高中美術教學生動起來——以高中美術鑒賞課“中國民間美術”為例[J].職業(yè)教育(中旬刊),2018,17(11):70-72.
[3]傅閏冰.故事教學法讓美術鑒賞課生動起來——以人美版高中美術鑒賞《美在民間永不朽——中國民間美術》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8(04):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