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波
摘要:本文以吉林省普通高校冰雪特色項目開展現(xiàn)狀為研究對象,全面分析了吉林省普通高校冰雪特色項目開展模式,包括基本理念、方法手段、內容、場地與器材、學生積極性和培養(yǎng)目標等內容,最后提出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
關鍵詞:教學方法;教學時數(shù);冰雪特色項目;模式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60X(2019)08-0097-04
1 研究目的
2014年國務院下發(fā)的《關于加快發(fā)展體育產業(yè)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以冰雪特色項目為突破口,促進休閑項目的普及與提高.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申辦成功為大眾冰雪運動的普及與推廣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本文以北京冬奧會為契機,以吉林省普通高校冰雪特色項目開展模式為研究對象,通過實地調查吉林省普通高校冰雪特色項目開展情況進行研究分析,找出開展模式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原因并總結開展經驗,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策略性思考,旨在為完善吉林省普通高校冰雪特色項目開展模式,為冰雪特色項目開展提供有益的案例參考和理論參考,為冬奧會的舉辦打下良好的群眾基礎,為實現(xiàn)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偉大目標起到助推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文獻資料法
檢索中國知網和查閱圖書館,就有關冬奧會和高校冰雪特色項目開展等相關的資料進行收集與整理.了解有關冰雪特色項目開展的現(xiàn)狀、發(fā)展趨勢和前沿動態(tài),為本文的研究打下夯實的理論基礎.
2.2 問卷調查法
對吉林省普通高校冰雪特色項目開展現(xiàn)狀進行實地調查,選取5所院校的教師50人,學生500人作為調查對象,設計了教師和學生兩份問卷,并結合專家意見進行修訂,進行問卷的發(fā)放與回收.
2.3 專家訪談法
對有多年體育教學經驗和從事冰雪運動研究的專職人員進行訪談.內容主要是冬奧會背景下吉林省普通高校冰雪特色項目開展模式、開展現(xiàn)狀、場地設施等問題,獲得有關冰雪特色項目發(fā)展的建議和意見.
2.4 實地考察法
通過實地考察吉林省5所普通高校,了解關于本研究相關內容的具體情況,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依據(jù).
2.5 邏輯分析法
對冰雪特色項目開展情況的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保證研究思路的嚴謹性.
2.6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對所有相關資料進行整理與總結,把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得出結論.
3 結果與分析
3.1 冬奧會為吉林省普通高校冰雪特色項目帶來的契機與挑戰(zhàn)
3.1.1 吉林省普通高校開展冰雪特色項目的契機
吉林省是開展冰雪運動的重點地區(qū),具有地域優(yōu)勢和成熟的舉辦大型冰雪賽事的經驗,是冰雪競技人才培養(yǎng)的基地.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吉林省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大力傳播冰雪體育文化.且《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旅游支柱產業(yè)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提出將滑冰、滑雪納入全省中小學、大學體育課程,配置相關裝備,加快滑冰、滑雪場館設施建設.借此東風吉林省普通高校應進一步轉變冬季體育教育理念,突出冰雪運動課程地位,培養(yǎng)冰雪師資隊伍,加大體育經費投入力度,完善冰雪運動設施.這對吉林省普通高校體育課程的發(fā)展將是巨大的機遇.
3.1.2 吉林省普通高校開展冰雪特色項目的挑戰(zhàn)
吉林省在《吉林省“百萬學生逐雪嬉冰”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出抓住2022年冬奧會歷史機遇,以冰雪體育運動為基礎,利用我省冰雪資源優(yōu)勢,普及幼兒及青少年冰雪運動項目,培養(yǎng)廣大青少年對冰雪運動興趣,儲備冰雪運動人力資源,助力北京奧運會的目標.因此發(fā)揮區(qū)域優(yōu)勢是吉林省普通高校開展冬季體育運動的必然趨勢,吉林省普通高校要緊隨國家和地方的決策,順應時代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重視冰雪運動.但是各高校開展情況不同,冰雪特色項目開展也各不相同,主要是學校自身重視度和缺少政策支持、經費投入有限、場地器材和師資力量不足等原因.
3.2 冬奧會背景下吉林省普通高校冰雪特色項目開展模式的研究
本文把冰雪特色項目開展模式理解為:反應冰雪特色項目的開展理論和思想、要達成預定目標所涉及的相對穩(wěn)定的冰雪特色項目開展過程結構、相應的開展內容和手段體系,它的構成要素包括基本理念、方法手段、內容、場地器材、學生的積極性和培養(yǎng)目標等.
3.2.1 開展理念和培養(yǎng)目標
調查表明5學校的開展理念基本相同,都是讓學生體驗冰雪運動的樂趣,基本學會冰雪運動的基本技能.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冰雪特色項目越來越多,因此需要不斷改變教學方法和手段,也需要不斷更新開展理念.從表1可見,5所學校冰雪特色項目的培養(yǎng)目標的相同點是:都注重學生基本技能的掌握;不同點在于有3所學校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技術能力,注重學生身體素質,有2所學校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使之適應社會.
3.2.2 內容與屬性
表2顯示5所學校都開設了與滑雪、滑冰相似的輪滑課,都為必修課,是體育課程的重要教學內容.其中有2所學校開設了越野滑雪課,有2所學校開設了速度滑冰課.而其他特色項目冰壺、冰球和其他趣味性項目等系列項目都未開展.
3.2.3 冰雪特色項目的教學方法、手段和教學時數(shù)
調查顯示,5所學校采用的冰雪運動教學方法和手段基本相同,相對單一,都是講解+示范、陸地模仿.幾所學校都開設了輪滑課,教學時數(shù)為一個學期24-36學時,相對來說教學方法和手段更多樣性.表2顯示,越野滑雪和速度滑冰的教學時數(shù)都保持在6學時左右.由此可見冰雪項目受氣候影響嚴重,無法增加教學實數(shù),且教學方法、手段的應用也受到教學時數(shù)的影響.
3.2.4 場地器材設施
表3顯示各高校都沒有室內滑雪館或冰館,也沒有室外的滑雪場地,滑雪教學都是通過與滑雪場合作進行的,而室外非標準的滑冰場地5所學校都各有1塊,與輪滑場地公用的有3所學校.由此可見,各高校冰雪項目教學場地都不充足,將會制約吉林省普通高校冰雪特色項目的開展.
3.2.5 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
表4顯示5所學校開課對象均為本科生,其中4所為大一至大二學生,1所為大一至大三學生;各學校學生希望開設冰雪項目調查中花樣滑冰排名第一,其次是冰球、冰壺和其他冰雪項目.由此可見學生更喜歡新潮時尚的項目.
3.2.6 評價考核方式
表4顯示5所學校冰雪項目考核均已基本技能和平時成績?yōu)橹?,考核方式缺少多元?教師應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注重過程性評價,大大促進學生基本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對冰雪運動的興趣愛好.
3.3 吉林省普通高校冰雪特色項目開展模式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3.3.1 在理念上對冰雪項目開展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
學校領導對冰雪項目缺少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沒有理解和認識它的鍛煉價值,甚至擔心發(fā)生意外傷害事故,開展還需要投入大量的經費,因此一些學校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基礎上,讓學生有過冰雪運動體驗,保持在會的水平就可以.這樣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也受到影響.
3.3.2 在師資力量上專業(yè)教師缺乏導致執(zhí)教水平不高
各個學校的冰雪項目專業(yè)教師較少,都是其他項目的教師臨時調整為該項目授課教師,因此在專業(yè)技能上不能給予深入的指導,教學方式簡單,不能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因材施教,不能很好的引導和啟迪學生進行冰雪項目的學習.
3.3.3 在教學環(huán)境上場地器材設施和經費投入不足
冰雪特色項目的開展需要場地器材設施和體育經費的投入等,但由于體育經費有限,且冰雪特色項目的場地器材購買和維護費用較高,因此不能保障冰雪特色項目的順利開展.
3.3.4 在課程設置上教學內容單一
在課程設置上冰雪項目教學內容相對單一和枯燥,其開展受氣候和場地設施的影響較大,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3.5 在考核評價上評價內容不全面、評價標準統(tǒng)一化
考核評價是否科學合理將對學生產生重大的影響.調查顯示倍調查學校的考核方式幾乎都是基本技能考試和平時出勤,評價手段和內容不全面,過于簡單化、統(tǒng)一化.
3.4 吉林省普通高校冰雪特色項目開展中存在問題的策略性思考
3.4.1 更新冰雪特色項目的開展理念
冬奧會成功申辦后,地方教育部門和各學校領導都十分重視,使得冰雪特色項目的開展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開展要選擇受學生青睞的項目或是時尚的項目,才能真正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要繼續(xù)更新觀念,積極有效的開展冰雪特色項目.
3.4.2 開展冰雪特色項目的教師培訓,走出去請進來
地方教育部門和冰雪項目管理部門應積極組織高校教師進行冰雪項目的培訓學習,使其深入的了解其發(fā)展形勢,提高自身的運動技能,還要請專業(yè)教練進校園,宣傳與普及冰雪項目.特別是未開發(fā)的項目,應由教育部門和冰雪項目管理部門組織體驗學習和研發(fā).
3.4.3 豐富冰雪特色項目開展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冰雪特色項目有很多,目前開展的種類不夠齊全,各高校應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積極開展各種冰雪項目,特別是趣味性項目,可自制場地進行,如雪橇、冰爬犁,這樣既豐富內容,又寓教于樂.同時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可利用多媒體和網絡平臺傳授冰雪知識.
3.4.4 充分提高場地利用率,自制器材,共享資源
從學校的實際出發(fā),注重提高場地利用率.在現(xiàn)有基礎上,轉變組織形式,積極開展冰雪項目比賽活動,如室外輪滑場地可在冬季澆冰變成滑冰場,河道在冬季清理一部分也可作為天然的滑冰場,還可作為趣味項目的場地,如雪橇、冰爬犁、溜冰等.同時也可資源共享,各校聯(lián)合起來形成聯(lián)盟,溝通交流,共同推動冰雪特色項目的發(fā)展.
3.4.5 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
要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就需要不斷進行改變和調整.全面的考核評價學生,要因人而異,注重過程,包括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進步幅度等,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的收獲.
3.4.6 開展課內外一體化的冰雪項目,建立冰雪項目俱樂部或訓練隊,促進冰雪運動可持續(xù)發(fā)展
以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為契機,加強學校與經營冰雪產業(yè)的單位的合作與交流,改變冰雪特色項目的開展模式.可開展選修課進行冰雪項目教學,也可與室內場館建立聯(lián)系,給予學生一定的優(yōu)惠,并建立冰雪項目俱樂部或訓練隊,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推動冰雪項目廣泛開展與普及,促進其可持續(xù)發(fā)展.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4.1.1 冰雪特色項目的開展理念有待更新,培養(yǎng)目標比較明確,但側重點有所不同,因此高校需要抓住契機,更新觀念,調整培養(yǎng)目標.
4.1.2 冰雪特色項目開展模式相對單一、固定,不能調動學生的內驅力和激發(fā)學習興趣,冰雪特色項目的開展受到嚴重影響;課程設置上存在教學內容不夠豐富,種類不夠齊全的問題;教學方法和手段有待于創(chuàng)新,無法增加教學實數(shù);考核體系有待完善.
4.1.3 軟硬件條件制約了冰雪特色項目的開展,專業(yè)教師匱乏、場地器材和經費投入不足等狀況有待于改善,努力打破吉林省普通高校冰雪特色項目開展的瓶頸.
4.2 建議
4.2.1 冬奧會背景下吉林省普通高校應打造特色冰雪的體育課程,創(chuàng)建更多的冰雪特色學校,探索體教結合之路,普及學校冰雪運動,進一步推動吉林省“百萬學生逐雪嬉冰”工程.
4.2.2 冬奧會背景下吉林省普通高校應逐步完善冰雪運動各項設施,再多舉辦豐富多彩的冰雪賽事,吸引和帶動更多人參與其中.
——————————
參考文獻:
〔1〕王玉珠.冬奧會背景下東三省體育院校冰上運動開展模式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7.
〔2〕楊占月.冰雪課程助力冬奧[J].教改前言,2016(01).
〔3〕白雪.冰雪運動全面進入吉林省高校共同體育課的價值[J].冰雪運動,2017(03).
〔4〕朱立斌,劉麗輝.東北地區(qū)高校冰雪運動推廣的理性思考[J].冰雪運動,2015,37(03):42-45.
〔5〕王萍.冬奧背景下南方高校體育專業(yè)冰雪項目辦學路徑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5(07):6+15.
〔6〕黃佩玉.冰雪項目在高校開展情況的調查研究——以哈爾濱師范大學為例[J].運動,2018(11):74-75.
〔7〕呂青.冬奧會城市群高等院校冰雪項目發(fā)展調查報告[J].運動,2018(11):8-9.
〔8〕關靜紅.吉林省普通高校冰雪特色項目開展模式的研究[J].才智,2018(31):226.
〔9〕孫爽.高等院校冰雪特色項目課程開發(fā)研究[J].知識經濟,2018(23):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