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新佳
摘要:在現(xiàn)代幼兒語言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影響著幼兒語言教學的發(fā)展,本文就對現(xiàn)如今幼兒語言教育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找出其中的問題,進行探討。并基于現(xiàn)有的問題,給予幼兒語言教學在策略運用上的一些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幼兒;語言教育;有效性
學齡前期是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時,要更尊重幼兒的年齡特征,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適合學習的語言的環(huán)境。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幼兒語言教育也在進步和發(fā)展,現(xiàn)代的幼兒語言教育采用了多種有趣的形式,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和想象力,促進幼兒的語言發(fā)展。
一、語言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
1.基于幼兒的興趣
幼兒在學習一項新事物時,往往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作為學習的對象,面對感興趣的事物,幼兒會變現(xiàn)出強烈地求知欲。例如你和一個幼兒同時談論小豬佩奇的劇情與打針吃藥,幼兒自然會在談論小豬佩奇時興高采烈,在談論打針吃藥時表現(xiàn)出抵觸情緒。根據(jù)這一特點,在語言教學中可以和幼兒聊一些幼兒感興趣的話題,諸如小豬佩奇、熊大熊二、打游戲、玩具、食物之類的話題,提高幼兒對于聊天的興趣,促進幼兒語言的學習。
2. 基于幼兒的生活體驗
幼兒的認知能力有限,他們對于身邊很多事物都是陌生的,在聊天時和幼兒談論大學、工作這些話題,幼兒對此沒有概念,即使他們學到了這個詞,也不會懂這個詞的意思,還需要花大量的時間來給他們解釋,有時還會解釋不清。因此在幼兒語言教學時,選擇幼兒身邊更熟悉的事物來作為聊天對象,從心理上讓幼兒產(chǎn)生一種親切感,同時還能加深對于這個詞語的認知。
如果需要和幼兒談論他不熟知的事物,以此來擴大幼兒的詞匯量,可以準備一些實詞,并帶幼兒去親眼見識表達這個詞的事物,讓幼兒對于該事物有一個具體的認知,以此來幫助幼兒學習和理解。另一方面,面對新事物,可以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有助于幼兒的語言學習。
3.基于幼兒的多重能力培養(yǎng)
幼兒的語言學習需要一定的社會經(jīng)驗作為輔助和支持,家長在教幼兒學習語言時應注意擴展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多帶幼兒去認識一些新奇的語言詞匯,既擴大了幼兒的詞匯量,又提高了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
學習語言的方式不局限于聊天,還可以采用朗讀、歌唱燈光方式來進行學習。兒歌就是幼兒語言學習的好方法之一,朗朗上口的兒歌,既好讀又好記,能夠快速地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在幼兒語言教學中,還可以采用游戲的方式來提高幼兒語言學習的積極性。比如讓一個幼兒來說詞語,另一個幼兒來模仿這個詞語所表達的意思,在游戲中學習語言,寓教于樂。
二、語言教學目標的設定
2.1問題
現(xiàn)如今的幼兒語言教學,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有:
(1)教學目標與內(nèi)容不相適應
每個教師對于教材的理解都不同,對于語言活動的側(cè)重點的認識也不同,在授課時所采用的方式也不同。雖說老師的教學存在著差異,但都存在著一個共同問題,就是教師沒有把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目的相結(jié)合。教學的目的不是教授,而是教會,一味地填充教材上的知識,不考慮幼兒在語言學習時的感受和需要,最后只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幼兒什么都沒有學到。
(2)目標無法檢測和量化
在幼兒語言教學中,部分教師制定的目標沒有針對性,在任何年齡段的語言教學中都適用,但又因為語言教學的空泛性,導致幼兒語言教學的成果無法檢測和量化,也就無法考核這種教學方式是否適合幼兒。
(3)從教師的角度出發(fā)
有些老師在設定幼兒語言教學方案時,是從教師的角度出發(fā)思考的,成人的思維模式與幼兒的思維模式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導致幼兒用成人的思考方式去學習語言,降低了幼兒學習語言的積極性。
2.2案例
比如小班學習“爺爺?shù)耐馓住边@篇童話時,可以把書上的圖片做成ppt來播放,讓幼兒更有興趣。還可以給幼兒講解故事的情節(jié),并配上一些自己的生動活潑的理解,增強這個故事對于幼兒的吸引力。還可以讓幼兒在課堂上表演這個故事,增強趣味性。
三語言教學策略的運用
3.1游戲情境策略
蘇霍姆林斯基說:“游戲猶如火花,點燃了探索求知的火焰”幼兒天性活潑愛玩,與其壓抑幼兒愛玩的天性,不如順應幼兒愛玩的天性,并利用幼兒的天性來引導幼兒進行學習。根據(jù)實驗研究表明,游戲可以開發(fā)幼兒的大腦,因此,游戲不失為幼兒語言學習的好方法。在幼兒語言教學中,可以采用游戲結(jié)合策略來輔助教學,組織幼兒參與一些游戲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中可以讓幼兒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讓幼兒表演詞語的意思、搶答念詞語等等方式,讓課堂變得不再死板枯燥,而是生動活潑,促進幼兒對于學習語言的興趣。
3.2視聽結(jié)合策略
試聽結(jié)合就是運用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來通過動態(tài)的畫面、悅耳的音樂來直觀的理解語言。學齡前是幼兒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幼兒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迅速發(fā)展,身體的各個感官也是最活躍的時期,最適合通過視聽結(jié)合的方式來加速語言學習。視聽結(jié)合的方式不僅促進幼兒的感官發(fā)展,還能活躍幼兒的思維,提升智力。具體的教學方式是通過多媒體方式來進行教學。例如,在學習《春天來了》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制作出精美的課件,課件上有春天里的各種景色,一只只小動物從屏幕上跑過,同時還伴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給幼兒感官上的多種體驗,促進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還可以指著ppt上的畫面來問幼兒,關于動物的名稱,作者植物的名稱,提高課堂的互動性,提高幼兒的思維和認知能力。
3.3圖片支持策略
學齡前兒童的具象化能力增強,適當?shù)亟o幼兒展示一些圖片符合幼兒大腦發(fā)展的需要。同時幼兒缺乏一定地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水平,對于很多新奇的事物沒有概念,給幼兒展示一些圖片,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課文。也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具象化思維意識,促進幼兒的智力發(fā)育。具體教學時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給幼兒展示一張圖片,例如海鷗,然后在圖片下標注出“海鷗”兩個字。引導幼兒將這兩個字和圖片相對應。還可以反復的誦讀,幫助幼兒理解和加深記憶。
3.4有效提問策略
有效提問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問題來讓幼兒回答,這個問題有助于幼兒學習。提問是教學中比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來了解幼兒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還可以加深幼兒對于事物的理解,另一方面,通過不同的問題,教師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促進幼兒的智力發(fā)育。提問還能夠培養(yǎng)幼兒傾聽的美好品質(zhì)。在具體地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指著圖片,問幼兒這張圖所表達的意思。
參考文獻
[1]鄒月明.提高幼兒語言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探索[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9(21):105-107
[2]祝娟. 淺析幼兒語言教學中對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 中國校外教育,2016(22):143+145.
[3]石靜. 淺析幼兒園語言教育中的提問策略[J]. 學周刊,2016(25):231-232.
[4]黃美燕. 淺析如何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J]. 學周刊,2016(18):188-189.